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分析

摘要:文章在新常态背景下审视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现其处于关键机遇期与生存挑战期并存、公众价值弱视与社会实践认同并存、政策性失衡与市场性倾斜并存的困境场域中。据此,要突破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瓶颈”,就应当洞察高等教育新常态,向机遇要发展;抓住市场竞争新常态,以成败论英雄;适应政策变化新常态,用质量求生存。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继续教育;困境

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目前正进入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转型升级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以规模增速放缓、提升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高校生源竞争更是愈加激烈。高校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变革转型的夹缝中求生存,既是发展机遇,更是生存挑战。那么,高校继续教育是存,或亡?如何适应新常态?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予以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新常态内涵的嬗变

2002年以来,新常态(NewNormal)成为各大国际主流媒体的热搜词。据统计,仅2011年,这一名词每一个月就出现了700次。何谓新常态?新常态之“新”与“旧”、“老”相对;“常态”则是指“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起先是对宏观经济状态的描述。穆罕默德•埃尔•埃里安(MohamedEl-Erian)在2010年第40届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对新常态进行了确切的定义,他认为,“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新常态是经历多年非常态时期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在发达经济体中,新常态可归纳为“一低和两高”,即为低增长、高失业、高债务。经济学家林毅夫较早在我国提出新常态一词,后来学者们习惯于用新常态来描述国际经济态势。2012年,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将新常态内涵本土化,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较低的经济增长、较高的通货膨胀、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更为平衡的经济结构、加速的产业升级换代和更为激烈的经济周期”[2]。但新常态作为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经济学名词,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则源于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对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进行深入解读,使得新常态的概念更加明确。自此,新常态一词使用频率迅即攀升,成为官方话语体系中的热用词,也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专家学者所广泛使用。在2014年12月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常态得到了更加系统性的阐述,并明确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趋势。至此,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内涵和主要特征得到了系统明确的阐释。在“新常态”的概念嬗变历程中,其理论内涵日渐凸显。新常态包括当下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具有准范式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认知框架,用于指导相关研究工作。本文将以新常态为视角,分析高校继续教育困境场域,探究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

二、新常态下的高校继续教育困境场域的审视

高校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其功能和作用随环境的变迁发生价值异化,社会认同工具化。继续教育长期处于艰难的自我价值追寻和发展超越探究的困境之中,而在这种矛盾运动中,蕴藏着惊人的战略选择机遇,亟待进一步分析,为高校继续教育突破与超越提供理论支持:

(一)关键机遇期与生存挑战期并存

1.我国现有人口中对高等教育需求巨大,普通高等教育处于体制障碍和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高校继续教育处于关键机遇期。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亿余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亿余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亿余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亿余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内涵发展显然不符合,因此,继续教育应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提升国民的整体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这为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增速明显放缓,生源危机凸显,势必挤占高校继续教育生存空间,高校继续教育处于生存挑战期。据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2013年比2012年下降3万人,这种下降趋势估计将持续至2020年。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生源危机有蔓延至全国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在积极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部分高校为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不得不挤占甚至放弃高校继续教育。

(二)公众价值弱视与社会实践认同并存

1.继续教育的公众价值认同长期被弱视,社会认可的程度低。随着国家分配政策取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从个人素质和能力本位出发,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继续教育毕业生在就业及社会认可度上,按理应该有了共同的基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继续教育社会认可度仍然很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继续教育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可能在学习期间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些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办学过程中学生既没有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训练,又没有对其技能进行培育,因而难以适应社会需要;有些为增加经济效益所设立的继续教育函授站点过多,加之对教学过程又疏于监督和管理,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继续教育的社会声誉每况愈下。社会认可程度低损害了继续教育的长远利益,也蕴藏着继续教育的挑战。

2.从社会需求来看,继续教育满足了公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要求,在社会实践中赢得了公众的认同。从社会需求上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推进过程中,面对高等教育需求多元化,继续教育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从个人的需要来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教育对象不断扩大至成人群体。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无论一个人拥有多高的学历学位,都难以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成为时展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趋进步,必将导致社会个体具有强烈的知识匮乏感,而这种匮乏感促使社会个体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这在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三)政策性失衡与市场性倾斜并存

1.继续教育缺少政策的扶持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不但在办学能力与条件方面落后,而且很难得到政策上的扶持,因而二者之间很难形成公平的竞争。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对继续教育市场的挤占,还是继续教育的非规范化,势必都阻碍着继续教育的发展。同时,继续教育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加强对继续教育的依法管理,已在国际社会达成广泛的共识。美国早在1960年代就建立了二十多个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如《成人教育法案》。法国、日本、德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较早地建立起成人教育法律法规。反观我国继续教育立法,则具有明显的差距。除了少量的行政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至今仍然没有一部完整的《继续教育法》或《成人教育法》。继续教育在政策的天平上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根据供求关系配置社会资源,继续教育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可以帮助其获得更多的市场性资源倾斜。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现实困境,促使国家在教育生源的配置方面从初级中学向中等技术学校、高级中学向高等技术学院分流,以缓解高等教育的发展压力。这既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也是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结果。高校继续教育在满足公众分流生源高等教育再教育需求的过程中,也为国家人才素质培养和市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高校继续教育形式较普通高等教育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市场应变能力,使其更受到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青睐。在以上三对矛盾共同体中,既有体现“矛”的尖锐性、超越性,又反映出“盾”的迟钝性、滞后性。二者是悖立共生、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困境场域的分析和掌控,蕴含着极大的哲学智慧,考验着高校领导者的战略研判能力。其成败关键在于高校继续教育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洞察,对高等教育竞争环境的掌控,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执行。

三、新常态下的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洞察高等教育新常态,向机遇要发展

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其自身也要进入新常态。其主要标志:一是高等教育规模增速明显放缓;二是确立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总基调。关于增长速度与规模,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以看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达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提高到40%。据近年来的相关数据预测,2014-2020年只需维持相对较低的增长率,就可以达到预定发展目标。也就是说,低增长率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之一。高校一方面要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更要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拓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职后教育,向机遇要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加快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既是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也为高校拓展继续教育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

(二)抓住市场竞争新常态,以成败论英雄

竞争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竞争理论产生于人们对经济活动的理性思考。亚当•斯密提出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并将竞争作为市场规则的主题。竞争被认为是国家、工业和组织成功和失败的主要驱动力[3]。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竞争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术声望或者社会影响力,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高校继续教育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要求其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揽,高校经营的好坏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无关的计划经济利益状况,将学校的融入和效益与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树立“市场竞争导向观念”,以成败论英雄。第一,高校继续教育要抓好顶层设计,建立竞争领导体制。做好继续教育发展定位,运行良好的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化的领导体制,精简机构,整合教学资源,提高继续教育办学效率,避免浪费;建立将继续教育推向市场的机制,在市场中凝练竞争意识,熟悉市场规则,提高应变能力。第二,高校继续教育要树立竞争观念,把握继续教育发展规律。要在竞争中把握继续教育的市场需求方向,迅速做出反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总结研讨方案,研判市场。第三,建立奖惩机制,以成败论英雄。建立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市场绩效为导向,强调团队协作,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适应政策变化新常态,用质量求生存

在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继续教育逐渐得到重视,政策扶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要不断进行观念更新、加大投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推进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地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提倡阅读,促进全民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这又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继续教育要适应政策变化新常态,唯有以质量求生存。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准确定位。要明确以市场经济为原点的发展意识,树立牢固的全局观念,加强内部的统筹与协调,突出人才培养多元化与个性化特色;进行市场细分,找到目标市场;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其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个性化教育。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调整办学的理念,符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和未来的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开展个性化教育,构建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最后,建立将企业引进校园,让学生走进企业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无缝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为企业进行定制继续教育服务,扩大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空间,参与企业的研发。实现学校与企业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廷奇.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新常态[J].高等教育研究,2015(3):7-10.

[2]黄益平.下一个十年的改革与增长[N].经济参考报,2012-12-26.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9-15.

作者:李荣华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