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留学生书法教育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留学生书法教育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留学生书法教育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推进,与沿线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高校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成为来华留学生热衷学习的课程之一。文章针对留学生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具体教学方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生;书法教育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铺开,以及党和政府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更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的语言文字教学外,辅助的书法艺术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学生而言,学习书法是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既是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推动人文交流、民意相通的和平友谊之路。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来华留学生的书法培养,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既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在语言文化、经济贸易等领域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可以促进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和民意相通,为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积累广泛的人脉,培养一批以中青年为主的知华、亲华、友华力量,为国家之间的互动提供文化助力,更好地贯彻实施我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二、留学生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留学生书法教育应置于中华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开展,不应局限于书法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学习。目前,留学生书法教学基本上是照搬开设给中国学生的书法课程内容,大多采用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技法的练习过程相对单一,容易使初学者尤其是汉字基础薄弱的留学生产生厌倦、疲惫等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留学生的书法课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书法审美及书法史等可读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统一性

选修书法课的留学生来自全球各地,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学生的汉语水平有较大差异。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对汉语基础较好的留学生,可采取和中国学生同班教学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使其全方位地接触中国文化;对汉语基础较弱、无法编进正规教学班的留学生,可采用小班模式或者一对一培养模式,配备具备扎实双语基础的专业书法教师进行导师制教学。

(三)教师双语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进一步完善具备扎实双语基础的专业书法师资队伍建设。一名合格的留学生专业书法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书法专业知识,还应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面向留学生的书法教师尚未达到上述要求。

(四)缺少配套教材

目前大部分书法教材都是以中国学生为教学对象编写的,这类教材不太适合汉字功底较弱的留学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以传统书法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或自编适合留学生的教材。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广泛收集适用于留学生的书法教学素材。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生书法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建立合理、完善的书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高校留学生教学体系,开展书法课程教学建设改革,可以作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策略之一。在具体教学改革过程中,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实践等方面探索更合理、更具有实用价值的通识课书法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从书法技能和文化内涵、市场需求等方面提高留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视觉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实践创作能力。

(一)完善书法课程教学体系

留学生书法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对书法技法等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是近距离体会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只重视书法作品鉴赏与基本常识的概述讲授模式,穿插讲授书法中蕴含的古典哲学思想,以及书法与中华文化、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等背景知识。书法艺术积淀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蕴含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书法史可以看作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书法的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篆书体现了先秦文化对宇宙的庄严态度,隶书体现了汉代雄伟博大的气势,楷书的方正绮丽体现了唐代社会文化的开放多元,潇洒流畅的行书以及笔走龙蛇的草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书法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节日喜庆的装饰,还是店铺广告招牌,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书法。书法理论家王岳川认为:“书法说到底是技法升华以后的文化,是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中国文化精髓的表征。”书法技法与书法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对留学生的书法教学必须将技法与文化相结合,增加书法传统哲学思想的讲授,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举办书法展览和书法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二)采用创新型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在历史上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其留学生具备一定的汉字文化背景。在课时安排上,可以技法训练多于理论讲授,使学生真正参与书写过程,感受笔墨趣味与中国书法文化。对汉字文化背景较为欠缺的留学生,可通过1对1的师生沟通模式,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初始阶段,多利用图片、多媒体等手段,通过微课录制视频等方式,尽量从各种不同维度向学生直观展示毛笔书写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理论讲授应尽量具体,避免过于抽象而导致晦涩难懂。在授课内容选择上,要精挑细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书法教学内容涵盖书法史、书体、笔法、墨法等多个方面。对汉语水平有限的留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把控课程内容,尽量避免内容大而全,降低学生理解和记忆书法知识的困难。在留学生书法课程教学中,可适当与专业书法教学接轨,邀请书法专业的中国学生担任助教,这样既可以为留学生找到相对专业的指导教师,又可以为书法专业学生提供书法教学的锻炼机会,增加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临创示范,强调创作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临摹技法课程中,应采用临创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脱帖后的实际书写能力和书法应用能力。

(三)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更加多元化

留学生书法教学应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设施、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定位,整合课程结构,使课程教学更有效,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更加多元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应着重培养国际化人才,使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活动能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传承并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在教材选择上,可以适当选择国外经典书籍作为辅助教材,用中国书法艺术的形式表现各国文化,引导学生思考书法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可以建立书法交流机构与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之间、书法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体现书法教学的时代性。定期进行书法培训,举办书法展览、比赛,还可以举办作品拍卖会,这是书法教学与市场接轨的途径之一,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提高其学习热情。此外,应多了解其他院校留学生书法教学动态,加强交流,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带领留学生参观地方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使其在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脉络的过程中,体会书法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从而加强对书法的认知,有助于将其培养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结语“一带一路”倡议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契机。近年来,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指出:“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可见,“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天地,迎来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新历史机遇。但是,相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布局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而言,来华留学生教育仍有较大差距和提升空间。目前,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工程科技、汉语、医学等领域。高校应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立足于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的大背景,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势,提升留学生的书法教育水平,通过宏观规划和微观调整,发挥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为沿线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6(1).

[2]施渝一.高校留学生教育战略研究初探[J].山东纺织经济,2010(1).

[3]杨东平.高等教育的文化转换和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4]郑刚.“一带一路”战略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数据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6(4).

作者:赵晓娇 单位: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