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PBL在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PBL在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PBL在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已逐步脱离以言传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应运而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如今,国内外许多医学教育机构已将PBL教学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但其仍处于不断改良的试探性阶段。文章根据笔者从事医学教学工作多年的经验累积,简单阐述PBL教学的实施流程及其与传统教学的些许差异,结合目前PBL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所突显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后续教学方法的改进献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医学;改革;教学模式;应用问题

1PBL教学法的发展概述

PBL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诞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最初由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临床医学教师Barrows教授提出,它有悖于传统教学方法的说教形式,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随着这一新理念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医学教育改革途径,被逐步应用于西方众多医学院校,在扩散过程中被逐渐完善,形成了较前更为完整科学的教学模式。国内引进PBL教学模式相对较晚,直到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引进了PBL教学法,标志着PBL在我国内地医学教育领域探索的开始[2]。时至今日,PBL教学已被国内众多医学院校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课、临床课及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中也起着深远作用[3]。国内众多研究的综合分析表明,PBL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病历分析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值得推广应用的实践意义[4]。相较于国外经过深入科研探讨的PBL教学方法,国内的PBL教学法相对稚嫩,且由于基本国情的不同,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2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教学沿袭先祖们言传身教的思想,将知识信息以文述或口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身记忆、自身理解去掌握知识。几千年文化史册中,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的知识来源越发广阔,所学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保守的传统教学使得学生们深陷于记忆与遗忘的交替折磨中,学习效率滞后,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将自我的知识广度局限于课本及师者的言论,往往疏漏于自我思想的打散与新兴想法的探索,过于墨守成规,培养出一大批活在知识点中的“书面人”,学术对于老师绝对地尊重,在课堂上一般羞于提出自己的疑惑,缺乏质疑的勇气[5]。在这种情况下,PBL教学法被适时引进,并以相当迅猛地速度在国内医学院校中实践开来。

3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教学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实验课程,与此同时也被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临床辅助科室、护理专业等众多临床实践中,在基础医学及临床教学应用中,通常是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教学老师为其提供一个或几个临床案例,从而引出一系列与该病例相关的临床问题[6],学生通过翻阅书本,查阅文献,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与该病例相符的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同时将其运用到该特定病例身上,解决所提出的临床问题。它强调小组学习,将学习设置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来,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团结协作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7]。

4PBL教学法对医学教学的重大影响

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教学理念,如今的教育渴望培养极具自我思考能力、自我实现能力以及自我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无疑,PBL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医学教育新模式。众多研究表明,经过PBL教学法的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更加得心应手,与此同时,该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在基础医学教学及临床实践教学中,均有着非同一般的重大影响。

4.1PBL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式,把医学教育基于复杂的、有学习意义的病案上,在实际的临床病例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问题,激发学生对特定病例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此驱动学生自我思考,自主寻找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沟通交流中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分析、整合作用[8]。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诠释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用同样的时间接触更广泛的知识,且由此而习得的知识点记忆更加牢靠,不易遗忘,因此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2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传统教学遵循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度倾向于纯理论的输注,而缺少机会联系实际。事实上,任何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相关学科,其理论知识是处于不断更新当中的。医学课本上的知识每隔一段时间就已被淘汰,完全无法跟上实际知识的更新交替。在PBL教学中,把临床病例作为跳板,学生自主地查找文献、资料等,而不单单局限于课本,从而获得最新的相关病种的知识点,充分联系最新的理论与目前临床实践,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4.3PBL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主动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疑惑,同时吸纳别人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完善自我的信息,最终获得满意的答案[9]。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具有表达能力与自我实现能力的人才,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思维的拓展发散,而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授予的思维定式中,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人才。与此同时,PBL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我探索问题,通过一系列途径寻求答案,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使对疾病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同时为今后查询和阅读更多科研文献打下基础[10]。在分组讨论问题的同时,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好处,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获得不同的感受,收获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者的临床知识的讨论中,会深刻意识到新知识新技术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优越性,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建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除此之外,PBL教学法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融合,使其更有能力在未来的诊疗工作中学以致用,游刃有余。

4.4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传统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只要求教师了解讲解内容,并具备基本的讲授技巧即可,而在PBL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更高水平及更饱满的综合知识储备[11]。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各自发言,由此展现出问题的不同视角,教师会由此发现更多问题,正因如此,在PBL分组讨论之前,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去准备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答案的同时,能收获学生带来的新知识,从而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是传统固定的备课、上课模式所缺乏的。PBL教学法的成功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极高,不仅要求带教老师熟练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站在更开阔的视野去组织引导,同时需具有灵活的知识应用技巧,只有具备这样多种业务素质的教师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表达,科学地组织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并解决问题。因此PBL教学法的推进有利于对教师团队要求的提升,促进了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

5目前PBL教学实际应用问题

5.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与学生培养了固定的传教-接受的知识传递模式,PBL教学法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许多教师与学生都难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定式。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众多师生心里根深蒂固,使得PBL教学法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受到限制,这是PBL教学法推广使用需突破的一个重要障碍[12]。

5.2师资力量不足

PBL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求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需有极强的引导组织能力,有开阔的视野思考问题,在问题讨论中扮演导演、教练的重要角色,协调组织,同时正确引导[13]。与此同时,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人授课,众人倾听”的模式,PBL教学法通常要求每6~8人的学习小组匹配一个教师。因此,PBL教学法的成功实行不仅对医学教育机构教师的数量要求更高,也更加着重于教师的质量,如今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PBL教学法的开展受到限制。

5.3教学条件缺乏

为了达到PBL教学的效果,往往需要高校配备相应的教学工具,同时需扩大图书馆以及网络文献数据库的资料容量,以便于学生自主查找所需资料。然而,目前许多教学机构缺乏相应的教学条件,使得PBL教学不能顺利进行,这是PBL教学法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又一客观问题。

5.4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经验

除上述问题外,国内对于PBL教学法的实践尚浅薄,PBL教学法在未来的实施及改进过程中仍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经验,目前对于PBL教学法实行具体策略及有效性评价的科学论文少之又少,再次限制了PBL教学法在教学机构的推进。

6对策

6.1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为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教育机构可加大人才引进,同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增强教师对PBL教学法的认知,同时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组织相关考核,尽可能地提升教职工的专业能力及组织引导能力,以便稳步接力PBL教学的实行。

6.2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

同时,对于缺乏相应教学设备的教学机构,国家可拨款协助配备相应设施,同时各医学高校应加强自己图书馆及网络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扩充容量,尽可能地满足学生资料及文献获取的需求[14]。

6.3定点试行,逐步实践,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为保证PBL教学法的序贯推行,同时反馈出科学合理的实践经验,国家教育部门可逐一开设定点医学院校实践推行PBL教学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对医学教育工作整体进行评价,教学问题的合理性、知识点的囊括程度等都是考核重点,从而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回收[15],从而为后续PBL教学法的实践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7总结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全面的高综合素质人才。但其在我国的实践仍不成熟,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众多主观以及客观的限制因素,需更加客观科学的经验与评价,积极推行及逐步改进,完善PBL教学法对于国内医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茂娟,姜希娟,杜欢,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92-93.

[2]郭彦孜,何平,程小宁.PBL教学法在儿科学中的教学应用与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235-236.

[3]张博,刘瑞,赵卉,等.P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33-36.

[4]唐寒梅,达哇卓玛,高迪,等.PBL教学法对医学研究生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5):120-121.

[5]张瑜,平毅.医学教学改革回顾与新的改革法:PBL教学法[J].教育现代化,2017(49):131-133.

[6]王喆,杨新春.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6,17(7):91-93.

[7]卢金婧,张耐思,崔乐乐,等.PBL教学方法在全科医学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3-25.

[8]陈月桥,谭雁裙,毛德文,等.探讨PBL教学模式与临床思维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7(10):91-92.

[9]杨立强,倪家骧,岳剑宁,等.浅析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9):5768-

5772.[10]王伟,唐慎华,李琼,等.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10-11.

[11]刘震雄,窦维佳,赵曙光,等.当前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的应用浅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5):972-973.

[12]张子良,黄远,熊太农.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求知导刊,2017(18):134.

作者:梁丽 赵琪 芦起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