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摘要]将创客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让大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融入路径包括创新教育理念、建立优质创客空间、设置创客教育课程、加强创客教育师资力量等。

[关键词]创客教育;综合素质;创客空间;创客教育课程

一、创客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创客教育就是要学习者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也就是自主创新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实施创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实施创客教育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随着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各高校的教学改革工作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落实创客教育,将其中的体验式教学、快乐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应用其中,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第二,实施创客教育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专业学科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创客教育项目中包含了多种学科专业,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专业知识上就会得到提升,继而就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第三,实施创客教育可以进一步磨练大学生意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挫折。创客项目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不仅需要多人配合,还需要进行不断修改、调试,项目失败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因此通过创客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也能够正视成功和失败。第四,实施创客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创客教育,让大学生自主研发创新一个项目,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职业过程,从而感知角色变化,继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化,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五,实施创客教育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

二、创客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创客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大学生创客教育以兴趣为主,以自我实现为创新动力。在调查中发现,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都对社会实践充满兴趣,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更是不在少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表达的意愿逐渐提高。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成败得失上,情绪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创客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看待创客活动,让大学生以自我实现为主。要告诉大学生:成功并不是创客活动的目的,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创客活动的价值意义。第二,大学生创客教育拒绝填鸭式教学,追求体验式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有了较大提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受到影响。传统的书籍、课本等知识渠道的使用率逐渐降低,基于网络信息的知识渠道使用率随之提升,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化,其学习需求发生了改变,如果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教师要充分考虑当前大学生对体验式学习的追求,加强教学实践性,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创客活动。

三、创客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校创客文化氛围

环境和理念对于任何一个事物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创客教育也是如此。高校想要开展创客教育,首先就要认识到高校创客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作为一项严密、烦琐的系统工程,只有保证创客教育的每个关系之间都得到全面协调配合,才能够真正将创客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需要创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校创客文化氛围。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为主,理论知识是主要内容,通过知识信息的传递来完成实际教学任务,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感悟过程,极容易造成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而创客教育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和协作力,从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创客文化。比如,某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习惯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真正吸收到创客活动中蕴藏着的丰富经验,最终让学生在创造中得到真正提升。

(二)建立优质创客空间,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对于创客教育而言,共享性、交流性是其必备的内容,因此在建立创客空间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这两个特点,只有建立优质创客空间,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创客人才。首先,高校要成立创客空间,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学科的特色,利用专业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高科技园区等实验基地平台,搭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校园众创平台。其次,高校要积极和其他学校、企业对接,通过合作建立创客空间,实现资源共享。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发起了高校创客联盟,成功推动了创客教育形式的新颖性和多样化,如广州、北京地区的高校创客联盟。在建立创客空间时,高校还要加强与社会创客空间进行合作,以此让校园创客空间和社会创客空间可以互相补充,推进产业的全面整合,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打造出智慧型校园。比如,基于O2O模式的网络创客社区,就是一种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时服务的创客平台。

(三)设置创客教育课程,完善创客教育体系

想要让创客教育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就要将创客文化和创客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设置创客教育课程,完善创客教育体系。首先,要对创客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内容选取上要展现出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形成融合性、先进性、交叉性的课程体系,将学科知识进行全面整合。其次,要对创客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要加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实践教育为核心内容,积极开发创客实训课程以及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龄段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大一学生可以开展入门级的基础必修课,以创客教育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面向大二和大三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选修课,选修课内容以专业基础为主,但内容上适当拔高难度。面向大四学生开设一些创新类高级课程,通过研究性学习、情境模拟等教学方式,解决专业工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难题。以某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了三项创客教育课程,分别为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硬件计算机,并且为这三个创客教育课程制定了专门的课程框架,通过校本开发的方式,展开校本创客教育课程。

(四)加强创客教育师资力量,实现教学互动

创客教育师资力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创客教育活动的最终成败,因此高校在开展创客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创客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以此实现教学的良性互动。首先,高校要培养教师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除了必备创客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信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其次,高校要不断拓展创客教师队伍,除原有师资力量之外,还可以聘请校外具有创客实战经验的专家,以兼职教师、课外辅导教师的身份,开展不同的创客教育。最后,高校还要建立形成严格的教师考评机制,让考评项目贯穿创客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以此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某师范大学为例,该校从目标定位开始到结果评价,都确定了具体评价激励机制,对于做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适当鼓励。不仅如此,该校还会定期举行培训大会,为校内教师提供学习创客教育理论知识的机会,还会在会后组织教师互相探讨,从而保证教师真正吸收所有的知识内容。

四、创客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以南通大学为例,该所高校对创客教育极为重视。南通大学和国内外多家高校积极合作,建立了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南通大学作为当地教育部门指定的创客教育示范基地,该校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也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学校内创建了多个大学生创客社团。南通大学也为社团活动创建了良好的资金环境和政策环境,对社团的发展给予充分支持,还会定期开展不同的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的竞赛,如陶艺制作活动、3D打印活动、机器人创新大赛。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出勇于创新、乐于分享的大学生创客。南通大学的创客中心在服务体系上也十分完善,在竞赛期间,空间全天开放,而且还会有专人值班,为大学生创客提供指导和帮助。以2015~2016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可知南通大学的创客中心发展体系较优,取得了丰富的发展成果。2015年~2016年期间,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一共服务了92支创客队伍,近500名大学生创客,成立了16项大学生创客训练项目,并且立项资助。还组织了多次创客教育培训工作,多名教师获得了创客导师资格证书,一年间指导创客参加多个科技竞赛项目,得到了80个项目获奖,其中省级比赛奖项有30个,国家级比赛奖项有21个,获奖人数高达200人。期间,南通大学还接待了上千名的国外大学生、创客以及创科专家等,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好的反响。综上所述,高校创客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创客培育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时期,高校想要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就必须要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积极开展创客教育活动,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创客教育制度,打造良好的创客教育环境。此外,还要积极普及、推广创客教育,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中,促进高等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苑园园,吴荣荣,赵娟娟.创客文化视域下培植高校创客教育的路径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30-33.

[2]陈玲.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创客教育实施路径探析———以南通大学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2):122-125.

[3]宋西顺.新常态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6,29(1):7-11.

[4]孔丹丹,石柏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客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30-133.

作者:武晓琼 单位: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 中文与社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