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育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育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育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摘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引起了教育教学的变革,信息技术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尤其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效果颇佳。报告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职学生是未来国家中流砥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青年时代应该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因此理想信念的教育在中职时期是最关键的,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谈一谈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信息化课堂;融入

信息化课堂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运用信息化资源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信息化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使课堂立体直观。中职生就业跟踪情况反馈显示,用人单位认为中职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文化素养有待于提高。报告中指出“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不能丢弃,职业教育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就是觉醒的精神,这与传统文化的弘扬的自信意识、唤醒自我的精神不谋而合。因此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教学过程中创建情境,润物无声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育人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文化的解读

传统文化,有别于现代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先人经过5000年的传承保留下来的精神瑰宝,是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传统文化从历史长河的长度上来说,5000年的文明史,年代久远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广度来说遍布56个民族,横跨祖国大好河川,他诠释了宇宙自然规律,对道德做了延伸,是中华民族得以发扬光大的内驱力,是中华儿女弘扬民族正气、为荣为傲的根本。

二、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把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程度

以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计算机专业教学作为理工科教学,难免枯燥,而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不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关键。新课改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动性、创造性与自主性。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入传统文化,通过老师的精彩设计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予以展示,使学生不知不觉、自主自发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中职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2.更好理解传统文化,德育作用显著

文化是行为的内驱力,而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硕果,中职专业教学则是理工科的技能类教育,看似毫无关联的,但是实际上却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工匠”。在专业教学中,通过专业教学的案例与传统文化进行融会贯通,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重现相关的历史情境,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领略传统文化的真谛;徜徉于历史的长河,在古往今来中感触生动形象的传统故事,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利用情境教育,结合信息化手段,更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大量传统形象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怀,德育效果显著。

3.传统文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内化

中职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为给学生传授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信息化的辅助教学,课堂不够鲜活,学生的切入感不强,通过信息化的辅助教学学生不知不觉自发自动的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个时候如果有传统文化的融入,学生在倾听中接受文化的熏陶,通过学生的分组辩论、在激烈辩论中形成头脑风暴,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成功将理论转换为生活中的案例,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弥补了中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相对匮乏的现状,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内化。

三、中职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运用策略

1.创立传统文化情境,辅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特点是注重操作性,而操作的掌握过程也就是知识的学习过程,比如,讲解《PhotoshopCS6平面设计案例教程》的《路径钢笔工具的使用》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案例《龟兔赛跑》故事场景的编写绘制,过程中教师用信息化手段声情并茂的讲解《龟兔赛跑》的故事及相应的路径操作展示,学生近距离接触乌龟和兔子,并且分别对乌龟的胜利和兔子的失败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知识,真正实现了翻转课堂,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掌握知识并感悟“龟兔赛跑”故事之时,教师让学生介绍自己用路径钢笔工具绘制的“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场景,在学生相互之间的“商讨”与“论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透析了整个知识点。

2.创建传统文化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中职学校的学生喜欢实践讨厌理论学习,但是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确是中职生的共性,而传统文化蕴含了海量集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故事素材,作为中职教师可以深入挖掘知识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创建传统文化的故事情境来营造学习氛围。比如,在《flash二维动画》教学中,《元件、场景》一节,教师可以通过“井底之蛙”、“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大量的成语故事,来给学生素材,学生完成知识操作的过程,也熟悉了典故,学到了传统文化,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不再是一个理工科的课堂,而是在知识点之间贯穿历史典故,穿插传统文化,学生的注意力得以有效集中,课堂的过程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

3.传统文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增强知识直观性

中职课程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与传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有效地创设了教学情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视觉、听觉方面深刻体会,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而将传统文化和信息化有效融合可谓事半功倍。比如,在《常用工具软件》的《暴风影音》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加深学生对暴风影音使用的直观性,同时让学生对“三英战吕布”、“草船借剑”、“火烧赤壁”等故事片段进行视频的剪辑,通过视频剪辑,里边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和传统故事的结合,课堂学生在“形”和“神”上创造了“身临其境”的氛围,在思想上和学生引起共鸣,在视觉和思维上引起真实感,更将自己放入其中,深刻领悟作者想表达的精神要髓,提升了知识的直观性。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教学作为中职阶段的重要课程,应抓住新课程改革契机,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现代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有效的辅助手段,而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这一大胆尝试,进一步证实了这是中职教育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凸显了其在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一种主动探究知识、注重视实际运用的学习方式,为枯燥乏味的中职教育教学赋予全新的生命力,从而达到培育学生终身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终极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川.在现场感受[J].群众,2017(11):66-67.

[2]郝文红.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2018(2):85-86.

[3]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2(2):102-104+107.

[4]骆爱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试论我国祠堂文化及其发展的社会价值与功能[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2):26-30.

作者:马晓燕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