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摘要:高校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遵循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要求。本文以香港国安法在高校中的宣讲解读为例,探讨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从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角度如何对教学内容和途径进行改革创新,以实例形式给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旨在提高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香港国安法

法治国家需要高度法治素养的公民,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当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还存在方向不够明确、与法治新成果结合不够、途径不够多样、思政共性与法理个性的处理不够顺畅等问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本文认为,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应以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为方向和目标。以下以香港国安法在高校中的宣讲解读为例,探讨新时期高校法制教育教学如何改革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传统的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比较单一,以传授法律知识为主,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应该能够满足更多功效。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体现在: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全民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国安法是我国法律法制建设的最新成果,学习好、宣传好、解读好这部法律,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港的需要。

(二)贯彻落实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高校法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思政改革创新的应有部分,应以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为目标和要求。香港国安法肩负维护香港国家安全的历史使命,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法理性),讲好香港国安法,是贯彻落实相关要求的需要。

(三)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需要法治社会,法治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加强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才能提高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高校宣传好解读好香港国安法,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香港国安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还能帮助大学生了解法的制定、实施、遵守等运行规律,提高大学生理解、分析、应用法律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具有较高法治素养的时代新人。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法治教育虽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容,但它同时又具有思政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香港国安法不仅是一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更是“维护‘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压仓石’”[2],也是“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法律利剑”[3],其制定和实施都体现着政治性特点,高校宣传解读香港国安法,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维护我国“一国两制”、祖国完全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二、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从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角度

高校法制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容,但新时期的高校法治教育,内容上还应具有政治性、理论性(法理性)、思想性特点。下面以香港国安法为例分析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如何做到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

(一)从政治性角度解读香港国安法每一部法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作为法律都有阶级性一面,反映的是统治阶级意志,只有社会主义法能反映的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香港国安法》作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一部重要法律,其制定和实施都体现了政治性特点。香港回归23年以来,香港基本法第23条授予香港特区制定有关国家安全方面的立法一直未能完成。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以来,反中乱港势力祸乱香港,外部反华势力指使、控制、资助香港暴乱,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严重损害香港法治,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由于反中乱港势力和外部敌对势力的极力阻挠、干扰,香港现行法律中一些本来可以用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长期处于“休眠”状态。香港国家安全不能一直处于“不设防”状态,内外敌对势力利用香港肆无忌惮地进行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干预香港事务的活动,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4]。为了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香港国安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公布实施,开启了香港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堵塞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的法律漏洞,为防范、制止和惩治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和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提供了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保障,将有力打击涉港国家安全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的繁荣稳定,长治久安。从政治性角度解读香港国安法,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理解香港国安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意义,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从理论性(法理性)角度解读香港国安法每一部法律的立法目的不同,结构和内容也有别于其它法律。香港国安法作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由基本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机构、危害香港国家安全的四类罪行和处罚、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机构(驻港安全公署)的设置和职责,以及效力范围、案件管辖、法律适用等组成,“是一部兼具实体法、程序法和组织法内容的综合性法律”[5],主要围绕危害香港国家安全的四类犯罪的定罪和处罚展开。从法理上解读香港国安法,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法律结构、内容、精神、运行、效力等法理知识,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

(三)从思想性角度解读香港国安法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内容和功能有:第一,要让大学生明确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好国家安全,任何个人和外国及境外组织想利用香港实施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干预香港事务的图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的信心;第二,明确香港国安法是维护香港国家安全的“定海神针”,今后有了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保障,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安全将更加有保障。增强大学生对依法治港,恢复香港秩序、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心;第三,明确任何人(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非永久性居民、外国在香港特区内外成立的公司团体等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等),只要实施香港国安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均适用香港国安法。教育大学生认识香港国安法作为维护香港国家安全的“保护神”,将有效遏制反中乱港分子与外国敌对势力勾连祸乱香港的行径,教育大学生与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第四,明确香港国安法针对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大多数自觉守法的香港居民来说,“法律颁布实施后,香港居民……享有的包括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在内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6]帮助大学生理解香港国安立法目的是通过打击危害香港国家安全的行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保障香港居民的合法权益;第五,明确我国根据宪法、香港基本法、全国人大决定制定并实施香港国安法是一项中央事权,是中国内政,任何外国和境外组织无权干预。美国国会通过所谓的“香港自治法案”,妄图对香港单方面采取所谓的制裁措施,是对香港事务和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方将坚决予以有力反制。教育大学生识别外国和境外组织的险恶用心,支持中方维护香港国家安全的行动;第六,明确中央全面管治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责任的区别和联系。按照中央全面管治权,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案件都有直接管辖权,但基于“一国两制”原则以及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信任和对香港特区司法权和终审权的尊重,中央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绝大部分案件,只保留三种特定情形下香港特区办不了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直接管辖,而且对管辖这类案件规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香港特区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香港国安法指定专门机构负责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和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教育学生学会区别一国和两制、全面管治权和香港特区宪制责任的关系,自觉维护“一国两制”;第七,明确香港国安法制定并实施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仍然负有香港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制定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义务,补齐在机构设置、力量配备、执法权力等方面的短板,帮助大学生理解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和立法义务;第八,明确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和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四类犯罪行为及处罚,明确四类犯罪的管辖,以及从中央和香港两个层面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执行机制,以形成对香港内外各种反中乱港势力强大的震慑力,为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保障。帮助大学生理解维护香港国家安全的组织机制及运行机制,理解香港国安法在规定犯罪和处罚上是实体法,在组织力量上是组织法,在追诉犯罪上又是程序法的特点,是一部职责明确高效运行的法律。

三、高校法治教育教学途径的改革创新——从针对性角度

高校法制教育教学都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有限时间内要完成法治教育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成效难度很大。必须结合新时期信息化教学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对教育教学途径进行改革创新,突破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取得良好成效。以下以适合香港国安法在高校宣讲解读的途径为例,探讨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途径和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进行讲解思政课三门理论课程都有法治教育的功能,都可以融入香港国安法进行讲解。把香港国安法作为教学内容,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教育教学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该课程在宪法、法律体系、法律部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分,均可融入香港国安法内容进行教学。强调香港国安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清香港国安法在我国法治体系中的地位、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等。在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部分可以融入香港国安法的内容,强调依法治港和维护香港国安法权威的重要性。在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部分,结合香港国安法,讲清维护大多数香港民众的自由和权利和打击少数反中乱港分子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正确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理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概论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等部分可以融入香港国安法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坚持“一国两制”、依法治港的重要性,理解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和职责,理解维护宪法权威和香港国安法权威的关系,以及香港国安法在合宪性审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形势与政策”课:可以用专题教学的方式专门讲香港国安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犯罪构成、执行机制、适用范围、实施意义等。

(二)专题讲座鉴于香港国安法对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意义,建议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举行网上香港国安法的专题讲座,面对全国高校师生开放,这种集专业性、权威性、全面性的宣讲解读方式,更能引起大学生关注,更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香港国安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各高校也可以自行组织专题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宣讲解读。

(三)校园文化宣传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立宣传香港国安法的广告,或组织学生进行板报宣传,或通过校园广播进行宣传解读。这些灵活多样、见缝插针、言简意赅的宣讲方式,也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向大学生推送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有关香港国安法的立法情况和主要内容,有助于帮助大学生随时随地通过微信接受香港国安法的信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这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很受大学生青睐。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应遵循思政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上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取得良好成效。法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法治素养和思想素养双培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应该成为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向。通过改革创新提高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才能为法治中国提供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参考文献:

[1].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人民日报评论员.“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压舱石”[N].人民日报,2020-07-01(03).

[3]人民日报评论员.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法律利剑[N].人民日报.2020-07-05(01).

[4]人民日报评论员.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支撑[N].人民日报,2020-07-04(01).

[5]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决定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DB/OL].央视网,2020-06-30.

[6]人民日报评论员.香港居民权利自由的坚实保障[N].人民日报,2020-07-03(01).

作者:李彩鹏 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