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能源科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面向新能源产业,立足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而开设的新专业。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非常“年轻”的专业,很多课程以及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结合西南石油大学现有的新能源专业教学和科研积累,总结了新能源专业的特点,探讨了该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当代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以往时代,并且还在持续快速增长。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过度开发利用会加重环境污染问题。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现存的化石能源很快就会消耗殆尽。能源危机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是破解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与传统的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和可再生的优点。立足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2]。根据目前的能源现状和国家能源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开发并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3]。新能源学科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高度前沿,飞速发展。开设新能源专业的高校根据本学校的校情和专业设置的特点,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上会有所不同。本文结合新能源专业的特点以及西南石油大学现有的新能源专业教学和科研积累,对该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进行探讨,为培养合格的新能源人才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新能源专业课程特点
新能源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能源工程、流体力学及其自动化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重点掌握新能源发电原理、转化与利用原理,既注重厚基础,又注重宽方向,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以后从事新能源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新能源学科的研究领域多,涉及范围广,发展飞速,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应用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难度。如果局限于学校的原有专业背景和师资力量,缺少具备交叉学科知识的师资,忽视学科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会使学生理解不够深入,视野较窄。基于以上分析,西南石油大学的新能源专业在满足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开设了相关学科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开设了实践课程,包含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和综合实验、社会实践、金工实习、新能源材料及器件课程设计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及应用。
二、对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一)基础实践基于新能源专业的特点,学校应综合自身师资力量和专业设置特点,选择1~2个重点且擅长领域作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予以倾斜,同时以其他相关新能源课程作为辅助。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专业主要以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为主要领域,同时辅以一定的锂电池设计与制造技术、生物质能开发与应用等学科内容[4],使学生在物理、化学、材料学以及器件设计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与宽阔的眼界,能从事通用和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依托光伏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社会实践、金工实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和综合实验等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有关新能源研究方向的兴趣。
(三)综合与创新实践在综合与创新实践方面,主要建立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西南石油大学依托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利用公司的实际生产线来安排学生实习,切身体验,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培养方案不明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正在探索研究阶段,没有成熟的实践教学方案和模式可以借鉴[5-7]。2.实践教学软硬件设施不足。由于新能源类课程难度大,硬件条件缺乏,在硬件不足的条件下进行实践教学,学生缺少充足的学习和锻炼,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目前学生培养方案只注重书本知识,在一些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上的培养较少。显然,只注重传授学生“纸上知识”,往往会忽略实践锻炼。
(二)建议1.学校和企业一起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人才资源。在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或修订过程中,高校应该与企业充分交流,结合实际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补充,逐步完善培养方案。2.学生校外实习的企业应该是一个系统而真实的实践环境,所有实习项目都按公司生产环节来安排,不能仅限于到公司参观学习3.保证实习的质量,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新教师较多,应结合专业的教学现状,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技能培训和综合考核。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多深入企业研究学习,积累实践教学所需的技能和经验,从而更加了解社会需求,精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此外,也可以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
四、结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设置的。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基于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践训练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研究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学校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和企业的需求,在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新能源专业的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更符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相信西南石油大学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该专业,为国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为民,王玉林.大实践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重构[J].中国科技信息,2012(9):215-216.
[2]李敏,郭永彩,邹建.光电信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5):175-178.
[5]王莉,杜艳红,靳登超,施煜,杨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6(04):159-162.
[6]李聪,李微,何建军.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264-265.
[7]徐志祥,王谦.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219-221.
作者:于月 吴巧凤 张富 于华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