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策略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系统教育的首个阶段,健康的学前教育内容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辨是非。因此,应将德育学前教育教学充分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人格,促进幼儿、教师、家长共同进步,同位发展。阐述了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性,深入剖析当前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渗透现状,并对德育与学前教育有效融合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德育;重要性;现状;策略

在当前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固然重要,但伴随着教育改革,学前教育也不能置身事外,教师应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自觉渗透德育,在强化幼儿学习能力的同时加强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教师应加强德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在园内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幼儿在该阶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日后成长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幼儿时期是人类接触社会的初期阶段,也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之一。人类在幼儿时期产生的认知是其人格形成的基础,换言之,人类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德育认知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时代逐渐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思想道德教育逐渐重视起来,是否具备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是衡量人类个体素质的标杆之一。学前教育是幼儿首次接触的系统教育,健康的学前教育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满足当今幼儿全面发展的具象表现。学前教育以培养幼儿的正确学习态度为基础,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促使幼儿在群体环境中健康向上的生活,为幼儿步入小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学前教育教学要适当渗透德育,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提高幼儿思想品德发展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尚未进行系统学习的幼儿,幼儿普遍存在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自控力等特点。而且幼儿尚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极易受短视频平台或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价值观、人生观有所偏差,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导致幼儿在日后的学习道路中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他们无法承担起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重担。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课堂与日常活动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1]。学前教育具备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与灵活的教学方法,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德育元素,融入教学设计的同时对幼儿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切实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且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活泼的天性会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通过有效互动和探讨,充分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思维,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将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是促进幼儿思想品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保障学前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文化交流的渠道得以拓宽,诸多外来文化冲击着我国国民的眼球。面对丰富的外来文化,即便是具有完整价值观念的成年人,也难以分辨其中蕴含的理念正确与否。因此,尚不具备完整价值观念的幼儿很容易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提升幼儿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幼儿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因此教师应主动将德育渗透到学前教育教学中,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寻找西方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异同,帮助幼儿排除外来文化带来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幼儿能够较为准确地辨别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幼儿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这样才能保持学前教育主旨思想不偏离正确轨道,保障教学质量。

二、德育渗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教师普遍缺乏对德育的重视

当前大多数学前教育教学并未将德育渗透其中,归根结底是教师尚未树立完整的德育意识。当前教育改革中,社会各界都提高了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但部分学前教育教师认为,德育知识是幼儿步入小学后应当学习的内容,与学前教育无关,导致传统学前教育教学失去了教育功能,几乎成为“托管”机构。传统的以“玩”为主的教学模式依旧禁锢着教师,导致德育无法渗透到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不重视与德育方向迷失都阻碍了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在这一现状下,部分学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仅仅将看护好幼儿的安全作为教学目标,不仅失去了学前教育教学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初心,而且使幼儿在玩乐过程中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幼儿经过系列学习后,对德育知识完全没有概念,错失了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机。综上所述,学前教师具备德育意识是将德育渗透进学前教育教学的首要前提,教师作为学前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对德育渗透到学前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

(二)德育资源挖掘不充分

当前,将德育渗透到学前教育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对德育以及协同育人的观念认识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案实施起来过于被动。教师在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自觉挖掘德育元素的习惯,也没有制定一系列德育教学体系的意识,这成为阻碍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重要原因。学前教育机构并未针对这一问题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导致部分教师即使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学前教育教学,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德育方法,难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最终导致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元素的缺失。

三、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德育意识,发挥引导作用

若想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明确幼儿是参与的主体,而教师则起着引导作用。教师应对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与思想道德有关的想法和问题给予尊重和重视,及时更新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为幼儿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注重改变传统的学前教育教学模式,尽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元素的学习兴趣。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注重将德育知识与趣味小故事相结合,培养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理念,自觉养成服务意识和奉献社会的精神[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完善自身的思想,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立场传播思想道德理念,在学前教育教学中除注意自身言行之外,在衣着打扮上要得体端庄,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世和衣着打扮上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挖掘教学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1.丰富物质文化建设,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人类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浸润与熏陶作用,幼儿园作为人类在幼年时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幼儿的成长观念以及人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幼儿园做好物质文化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为幼儿德育教学奠定良好基础。(1)走廊宣传走廊作为幼儿园师生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处,可作为德育宣传的有效载体,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根植优秀文化,促进幼儿精神文明建设。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走廊墙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学前教育教师可以在墙壁上粘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相关的小故事,包括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故事,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小培养幼儿乐于助人、谦虚礼让的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分楼层对德育知识进行介绍,例如在园区一楼走廊布置与团结友爱相关的图盘内容,二楼布置古代优秀诗歌等。通过布置走廊,形成传统美德长卷,促使幼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切实推动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渗透。(2)班级环境班级作为幼儿日常学习过程中身处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在班级内设立相应的宣传展板,在展板上展示各种德育小故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可在班级门口设置展板,以通俗易懂的剪贴画方式宣传本模块学习过程中蕴含的美德小知识,或通过教师寄语为幼儿明确当天的学习内容。教师也要注重时常更新展板内容,实现班级环境对幼儿的良好德育作用。同时班级内德育环境创设应与所学课程相呼应,同时教师还可以举办以德育为主题的作品展,通过在班级内展示幼儿的绘画或书法作品,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自觉树立以遵守道德准则为荣的意识,帮助其快乐成长。(3)户外场景在幼儿园的户外场景中,包含大量室外娱乐项目,例如塑胶跑道、沙地、游戏器具等。除上述基础设施外,幼儿园园区在建设户外场景时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爱心,融入德育元素,为其树立生命观[4]。例如,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一《幼儿园真好》中的“喂喂小动物”环节,在户外场景中设立绿化带、小动物的家以及小小植物园,教师帮助幼儿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满足其成长过程中的德育,促使幼儿在教师带领下领悟生命成长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强调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幼儿的正确认知(1)教师树立榜样作用,促进德育有效渗透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首次以群体为单位进行学习,群体间的人际交往对幼儿性格及品质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若教师团队在日常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展现诸多优良品德,那么幼儿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相应的品质。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之间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和谐关系,对德育渗透与精神文明建设起关键作用。和谐的教师团队可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会对幼儿起到相应的带动作用,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5]。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以生活中教师之间交往的实际案例为幼儿树立榜样。例如,在教学活动“大大的拥抱”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教师如何解决团队之间矛盾的方法传授给幼儿,促进幼儿自发构建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2)促进幼儿融入集体,打造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当幼儿首次脱离家庭来到群体中,一定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导致幼儿极度排斥学前教育。教师安抚只是缓解幼儿这一情绪的辅助手段,最主要的还是要促进幼儿快速融入集体,克服焦虑情绪。根据调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团结友爱能让新入园的幼儿更快融入集体,由此可见,幼儿之间的相互影响远比幼儿园教师的带动和照顾更有效[6]。因此,教师应激发幼儿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在幼儿群体间树立德育教学榜样,为幼儿打造思想道德与行为准则的标杆,使幼儿在榜样力量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幼儿未来的交往态度与社会行为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我的动物朋友》主题中的“找朋友”环节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扮演小动物,在表演过程中增加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幼儿融入集体,在幼儿间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推动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德育渗透到学前教育教学中。

(三)加强家长互动,实现全面教育

幼儿的德育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而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保证幼儿得到正确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彼此信任,共同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家长与教师应在德育理念方面达成一致。幼儿作为一张白纸,家长与教师的教育对幼儿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若此时教师与家长的思想观念发生偏差,幼儿则会产生疑问,无所适从,阻碍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教师与家长之间要进行有效沟通[7]。家长对教师的德育教学内容产生怀疑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表达,教师也要做到忙碌工作时兼顾每一位家长的合理需求,理解父母的苦心,与幼儿父母共同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工作并不是单纯满足某一方面即可完成,而是需要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同时教师还要与幼儿家长积极沟通,力求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进行多重挖掘,才能切实实现德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工作。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努力,相互理解,与幼儿之间平等互助,共同构建和谐的幼儿园文化环境,努力让德育充斥学前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造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贺郑.简论幼儿学前教育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及其建议[J].教育研究,2019,2(3).

[2]马妍.幼儿学前教育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及其建议探究[J].文学少年,2021(1):1.

[3]刘燕涛.简论幼儿学前教育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及其建议[J].好日子,2021(18):1.

[4]刘娅.浅谈学前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民间美术的策略[J].明日,2021(2):1.

[5]蒋习芳.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47).

[6]王金虹.谈学前教育如何做好德育教育的渗透[J].新一代:理论版,2019(22):1.

[7]张艳则.浅析学前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J].中外交流,2019,26(17):295.

作者:郭佳玉 单位: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