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篮球教学理论研究状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阶段,它构建起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系统和利于“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体系,大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竞技体育总体实力稳中有升,体育产业初具规模,体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我国篮球运动也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发展动力不足。影响其因素众多,其中篮球教学理论研究滞后、成果不显著、教学整体理论体系构建不完善等因素是形成当前我国篮球运动整体水平上不去的关键,研究针对相关问题,力求找出原因,为丰富我国篮球教学理论出力。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系统查阅了21世纪前十年(即2001-2010年)间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体育与科学、北体、上体、武体、成体、西体、沈体、天体、广体、山体、南体(社会科学版)、首体、哈体、河北体院等学报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浙江体育科学、体育科技、四川体育科学、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3种国内具有影响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体育科研综合类期刊以及第7、8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有关篮球教学理论的科研论文369篇。
1.2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论文分类,并运用Excel2003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3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类比等思维形式,对10年来篮球教学理论科研论文进行分析,并进行逻辑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篮球运动已走过61年的风雨历程,期间有曲折有停滞,但篮球运动还是在和平的社会大背景下不断前进,并逐步走向强盛。进入新世纪,社会一切事务都有新气象、新规划,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就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少走弯路,是我国体育工作者矢志不移的重任。因此,对21世纪的前十年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科研情况进行研究,正是对过去几十年篮球教学理论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的一次系统总结,从而为更好地指导我国篮球运动科学有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研究从数量、篮球教学理论内容分布、论文作者的基本情况(职称、年龄结构、单位)、基金项目、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2.1十年来科研论文总体发表量分析
如表1所示,23种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体育科研期刊、两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和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0年间共计刊登论文66079篇,其中篮球运动科研论文3260篇,在所刊登的论文数量中占4.9%。如果就中国篮球运动整体的发展对篮球运动理论研究的需要而言,这个量显然是有差距的。在篮球科研论文中,有关篮球教学理论的论文524篇,在研究篮球运动的论文中占16%。其中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55篇,因此,在23中体育科研期刊中实际论文数369篇。说明目前中国篮球教学理论研究的整体力度是明显不够的。
2.2十年来各期刊量情况分析
十年间,我国体育类科研论文数量整体上呈逐年递增趋势,研究篮球运动方面的论文亦如此,但对篮球教学理论方面的成果情况并非如此,据表2分析。从表2可知,十年间,23种体育类重要期刊共发表篮球教学方面论文369篇,平均36.9篇/年,1.6篇/刊/年。其中年份最多的是2004年,共发表62篇,占总量的17%,但是当年是第7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年,其中有八篇论文被选用此次大会,而在这之前已经在期刊上发表,所以2004年的实际论文为54篇,占总量的15%。纵观10年间各期刊总量可发现,《哈尔滨体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和《四川体育科学》是篮球教学理论科研的重要阵地,10年里共刊登论文149篇,占总量的40.4%。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国体育类最核心的《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两家期刊10年来仅各有一篇有关篮球教学理论的论文,不难想象在篮球教学的科研成果方面还没有达到更高的水平,距离更高的科研殿堂还有一定差距。为了清楚表明10年间23种体育期刊的篮球教学理论论文的年度变化情况,绘制了“十年来各年度论文变化趋势图”(见图1)。该图清楚的显示出10年间变化趋势,各年度数量波动起伏状况。由图1可知,2001-2004年呈逐年递增状态,2004年达到10年来的最高峰。2005年突然减至波谷,2006-2007年又一次呈递增趋势,但2008-2010年又逐年递减,10年来篮球教学理论论文数量整体上呈逐年递减趋势。表明了我国篮球教学科研的松懈,很多科研工作者把目光从教学转移到其他上去,忽略了教学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性。
2.3十年来我国篮球教学科研论文内容分布情况
2001-2010年十年间,有关篮球教学理论的内容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新形势下篮球教学的目的与指导思想的转变、教材教法改革的思路与建议、技战术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最优化和篮球教学与考核的标准化与科学化等几个方面。根据研究的需要,依照多年来我国篮球教学理论主体结构,将篮球教学理论内容划分为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原则、教学基本理论、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文件制定和考核与评价等7个部分。论文分类结果表明(表3):在369篇论文中,教学手段与方法134篇,占总量的36%,大大超过其他方面的研究,其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使篮球教学、训练和竞赛朝着自动化、遥控化、轻便化、模拟化的方向发展,促进篮球科研从定性描述到定量研究的科学发展。因此,开发现代化设备成为篮球科研的重要工作,例如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但从统计数字来看还是太少,10年来仅14篇关于这一类的研究,占总量的4.3%。但从数量上看,这十年来篮球科研工作者在篮球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采用新手段、新模式和新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还是下了很多工夫。其次是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技术、战术和裁判方面90篇,占总量的24%,表明篮球技战术依然是研究的重点、热点。教学原则方面的研究论文仅有1篇,占总量的0.3%,研究还有待加强,原则是处事的准则、方向不能偏离。
2.4篮球教学理论科研队伍及研究方法运用情况分析
10年间,对369篇篮球教学研究论文作者职业群体分析,研究者包括:专业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的篮球专项教师;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的公体部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业余体校篮球教练;省、市及俱乐部职业队的高层次的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体育科研刊物的编辑;篮球专项研究生等9个职业群体的人员。10年来,篮球教学科研成果所获得基金支持项目主要有:国家级课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省级课题、院校级管理课题以及其他优秀的论文和博士论文,这四大类基金项目。10年来,篮球教学科研论文撰写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大致有六大类,以教学实验法、文献法、访谈法、数理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2.4.1篮球教学理论科研论文第一作者情况
2.4.1.1队伍结构
表4可知,我国篮球教学科研工作者所在单位呈大分散、小集中状况。在标明作者单位的369篇论文中,作者来自全国85个单位,其中普通高校大学公体部126篇,数量最多,占总量的34%;专业体育院校76篇,占总量的21%;而体育科研所最少仅有4篇,仅占总量的0.9%;其他单位如师范类体育系、普通高校体育系、专科院校以及职业学校共计130篇,占总量的35%。说明普通高校大学公体部和专业体育院校是篮球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而师范院校和体育科研所应加强对篮球教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师范院校,是培养我国体育师资的重要输出地,教学科研成果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影响深远,关系重大,所以必须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另外,从统计资料反映出体育专业科研人员和高水平专业队教练员,科研成果严重不足的情况是值得注意的,体育专业科研人员有扎实的科学研究功底,有较强的科学抽象和理论概括及逻辑分析能力,掌握了系统的科研和理论研究方法,对教学的实践把握能力也很强,能够凭借其自身素质总结出很多有益的教学经验。而专业队的教练员,其首先就是一名教师,工作在训练和比赛第一线,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篮球运动训练、比赛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刻程度又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而这两部分人在研究队伍中的明显不足,反映在他们身上的这些优势便无法体现在中国篮球教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这无疑是一种缺憾。在美国、俄罗斯、法国等篮球强国,篮球教学理论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高水平专业队的教练、体育学院的专家教授和体育科研人员这三部分人构成研究队伍中,在此基础上辅以其他群体的研究人员,共同构成篮球教学理论研究队伍的完整结构。中国篮球教学理论研究队伍目前的这种结构上的不合理状况,对于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是很不利的。
2.4.1.2年龄结构
表4可知,在统计的369篇论文中,注明年龄的275篇,35岁以下的47篇,占总量的17%;35-45岁的112篇,占总量的41%;45-55岁的论文88篇,占总量的32.2%;55岁以上的26篇,占总量的10%。可见我国篮球教学科研队伍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35-55岁这部分中青年教师群体的年龄段,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为评定职称的需要。职称反映的是教师、教练员的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而评定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取得科研成果。中青年教师正处在人生各项事业的“黄金时期”,为了能在学术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获得成就、取得很好的成绩,逐级成功评定职称,他们便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科研当中,以实现自身价值,达成目标;第二,对篮球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然而,更多的缘由是二者兼顾的。55岁以上的科研工作者就相对较少了,主要是因为在职称的评定上他们已经处于“金字塔顶”了,主要是出于对篮球事业的关心、热爱,希望就平生所学、所沉淀的渊博知识、经验通过文字的形式留给年轻一代参考、借鉴和学习,同时也为决策者出谋划策。35岁以下的群体,主要是刚走入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教练员、科研人员和在校篮球方向的研究生,十年来发表篮球教学方面的论文47篇,占总量的17%。教学经验的欠缺和科研能力的不足,是他们在教学论文的阵地上还不能发挥更大作用的缘由,还需努力。
2.4.1.3职称情况
369篇论文中,注明职称的283篇,283篇中正高职称22篇,占7.8%,副高职称83篇,占29.3%,讲师124篇,占43.8%,其他52篇,占18.4%。说明篮球教学科研的主力军主要是副高职称人员和讲师。究其原因:一是正高职称人员总体人数较少且年龄偏大,许多已经离开了工作第一线。二是副高职称人员和讲师正是事业高峰期,且需要向更高职称冲击。
2.4.1.4基金项目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在369篇论文中,属于基金项目的论文40篇,占总量的10.8%,其中国家级管理课题8篇,占2.17%,省部级课题15篇,占4.06%,院校级管理项目14篇,占3.8%,其他包括博士论文3篇,占0.8%。随着社会的发展,篮球运动在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中地位逐渐提升,篮球教学科研受到了体育总局和各体育院校的重视,但在大多省市仍处于被忽略的边缘。基金课题项目总数不多,说明我国篮球科研工作依然以分散型和自发性的科研为主。增加篮球教学理论研究课题基金项目的研究,是今后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2.4.2研究方法运用情况
从图2可,10年来所发表的369篇篮球教学理论论文,使用1种研究方法的论文117篇,占总量31.7%;使用2种的61篇,占16.53%,使用3种的75篇,占20.32%;使用4种的59篇,占16%,使用5种及以上研究方法的14篇,占3.8%。在对369篇论文调查中发现,使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教学实验法、计算机处理以及个人经验总结等方法最常用,其中教学实验法和计算机技术在这10年中运用的频率逐渐增加,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他几种方法在篮球教学理论研究中最为常见。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每一项新的探索,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巨大支持;体育科学的每一个新的成果,都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去推广”。我国篮球教学科研方法由最初的经验总结、图片表格分析、技术统计,逐步发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录像、影片解析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等多种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统计理论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使篮球教学科研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显著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研工作者收集资料和加工资料的效率,进而提高科研能力,使得研究内容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3结论
(1).十年来,我国在篮球领域的研究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有关篮球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却在减少,学术上重复性劳动现象明显,缺乏创新,没有形成篮球教学理论的完整体系。
(2).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战术、教学和训练理论与方法、职业联赛经营运作以及重大赛事的技战术数据分析上,同时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上也有成果,但不多。
(3).科研队伍方面,从事篮球教学理论研究的工作者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教师群体,且主要来源普通高校大学公体和体育专业院校,师范类院校在教学理论研究方面不足;职称结构多为讲师和副高层次;科研基金项目较少。
(4).科研方法主要是以教学实验和研究者的经验总结为主,同时方法呈多样化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