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市场经济下的德育教育革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市场经济下的德育教育革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市场经济下的德育教育革新

本文作者:徐小琴、宾云平 单位:重庆市暨华中学、重庆市育仁中学

市场经济形式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主导经济形式,但经济形式的转变,必然对少年儿童产生心理上的直接、深刻的影响,由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必须因时制宜地进行必要的变革和拓宽。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引起了青少年思想的健康发展,促进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性转变利用好市场经济的良性影响而施之于教育中,对少年儿童的发展将有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1、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剧烈竞争,丰富了学校竞争领域,强化了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必然带来一系列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引入学校后,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的品性和学业竞争,从而发展为多层次、多角度、复合性、立体化的竞争。学生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的某个方面,而把全面发展看作竞争的主要内容。竞争的范围也不仅限于小集团的竞争,而把这种竞争扩大到整个社会。横向比较的纵深发展,引起了学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潜能。作为德育工作者,教师应首先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在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中,竞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促使其牢固树立起竞争和敢于竞争的信念;其次,应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的魄力。教师一方面应帮助那些因取得了点滴成功而沾沾自喜的“井底之蛙”及时跳出“井底”,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另一方面,应帮助那些被失败挫伤的学生,抚平创伤,树立信心,鼓足勇气,继续前进。

2、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的参与意识增强,追求实践、注重实效成为校园变奏的主旋律。逐渐伴随校园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青少年的经济活动阵地增多。市场经济大潮所带来的参与意识,使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的青少年更加迫切地想参与一切实践性强实效性高的活动。学校应针对这一点,在搞好基础教育的同时,丰富、发展学生的第二课堂,使第二课堂不仅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成为市场经济知识教育的必要补充。既要使学生接触市场经济,又要使其了解、认识并参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教育,即不仅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德育教育在活动中具体化。

3、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扩大开始进入到每个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经济改革的深入,家庭的逐渐富裕,在青少年面前展现着一个全新的世界。零花钱的增多,首先使青少年有了自我消费意识。他们开始有计划地自己花钱开销。青少年私有物品的多元化则使其自我意识更加深刻,如果说物质上的自我意识觉醒和深入只是一种低级的自我意识形态,那伴随而来的就应是精神上的高级自我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现代家庭结构、条件的改善,儿童更加认识到自我的重要。他们在家庭中享有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相敬相爱的家庭关系。父母不再代表权威,而发展成为青少年人生路上的有力的护卫舰。伴随家庭关系的改变,校内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书师爷”式的教育逐渐被民主愉快的课堂所代替。现代家庭家务劳动的减少和校内课业负担的减轻,使青少年具有了充裕的自我支配的时间。不管是假期还是学习之余的时间,他们都开始合理愉快地安排属于自己的每分每秒。学生自我意识形态的改变,促使学校在各方面要做适当的调整。首先,应改良教学环境,这种环境主要指师生间应形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其次,应教给学生如何花钱最有意义;最后,还应在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里加入教师的合理引导调配。

二、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自然有各种弊端伴随而来,对青少年产生负影响

1、金钱至上的不良倾向:市场经济突出了物质观念,愉快消费是其一大特征,而这种消费的基础就是金钱。社会上金钱至上思潮的影响,使青少年深受其害。有的家长不是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循循善诱,而是把金钱作为调动孩子积极性的金钥匙,个别青少年获取报酬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做家务要家务劳动费,帮别人做事要劳务助理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他们把这种索费方法美其名曰“按劳取酬”。在学校中,每个教师普遍感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青少年学生对于一些公益性、义务性的劳动缺乏积极性,各种利己主义思想蔓延。金钱至上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带来校园内青少年坏思想的新泛滥。

(1)奢侈浪费的现象增多。由于受西方思潮的冲击,学生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现象日趋严重。有的少年儿童比阔气,讲排场,吃穿要名牌、洋货,用品要高档时髦,甚至于过一个生日要花掉几百几千元,乃至上万元。

(2)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校园“贵族”的不断增多,使那些家庭并不富裕或家庭虽富而不能满足自己的奢侈需要的青少年,在金钱至上思想的诱惑、支配下逐渐伸出了罪恶的双手。

(3)缺乏远大理想的现象逐渐升级:经济的发展,使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发生了裂变。他们认为上学就是为了挣钱,而社会上不上学挣大钱的人比比皆是,上学既乏味又无用。读书无用论的泛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私自利心理的作怪,这些青少年往往不是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去考虑问题,而处处时时以私利为准绳去衡量和认识一切,他们目光短浅,缺乏远大理想。

(4)盲目崇洋媚外,缺乏民族自尊感和自信心。我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部分少年儿童不是从发展基础的悬殊差距中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发展,不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增砖添瓦,而是一味抱怨,丧失了民族自尊感和自信心。

2、青少年人际关系的改变。经济形式的转变,使青少年学生之间各种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学生把金钱至上的思想直接植根于交友思想中,他们的交友准则是:“只可与之共富贵,不可与之共患难。”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已经在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