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教育教学的融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教育教学的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国文字博物馆教育教学的融合

摘要: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现在使用的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而作为中国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保存展示了中国文字的文明演变和发展史,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笔者以中国文字与中小学教育教学为切入点,探索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教育教学的关联。

关键词:中国文字博物馆;教育教学;思想道德教育

一、引导语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河南省安阳市,是集中国文字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专题文字博物馆。内容涉及到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方面。众所周知,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某种意义上,更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与中小学校教育之间的关联。

二、中国文字博物馆融入学校教育的方式和意义

学校不光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地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扩大求知领域,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而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在配合学校教育和扩大求知领域,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因此,使学生们从小开始学好汉字文化、使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为中小学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校和文字博物馆共同的重要发展方向。主要方法和形式有:通过社会一些团体和联系学校组织学生来博物馆参观,做好陈列讲解和辅导工作、建立学生活动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与学校配合举办夏令营、与所在地附近学校建立固定关系,设立校外学科辅导员,经常到学校讲课、开展活动等等。把真实的文物、场景或艺术品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中小学生们在参观、欣赏、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文化修养,这无论是对学校、对学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本身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三、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学生科普知识新课堂

中国文字博物馆要配合学校教育,努力成为学生们的科普知识新课堂,要做好这一点,切实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大力普及课外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加科普知识全过程。使学校课堂向校外延伸。更要依靠关心下一代协会、校外辅导员等各种社会性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通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中国文字博物馆做好此项工作。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除了做好中小学生参观讲解的引导工作外,已开设了儿童参观陈列室,还结合中小学教材,编辑《中国汉字文化》教学幻灯片、挂图等形象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外补充教学素材,在提高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体验中学会学好中国的传统文字文化,培养学生们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社会有用人才。

四、中国文字博物馆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中国文字博物馆来讲,不光具有传承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功能职责,还要在做好社会宣传教育的同时,做好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实践证明,学校在文字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学习我国汉字文化传承和演变过程中,学生们同时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汲取传统文化、道德的精髓,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光靠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作用还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对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建议从政府部门职能、学校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工作重点、教育方式等方面需要进行改革,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密切联系起来,充分挖掘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校外潜力”,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现代素质贡献力量。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由于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各个层面,有着极大的自发性与开放性,学校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们在参观时所看到、或学到的东西与自己想要灌输给他们的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博物馆对于他们的教育意义。所以我们在引导中小学生们走进中国文字文化遗产时,没有必要坚持认为我们所教的理解法则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必须经常听取学校和家长们的意见,对有益的意见建议随时改进。然而,我们并不能单一地看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积极与学校教育联系、开发各种教育项目,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这一个方面。还有一项资金投入另一个方面的牵制,如果投入并没有换来理想的效果,那这势必会影响到馆内其他方面的运作。从这一方面来看,同样会影响中国文字博物馆为完成其目前教育大众的使命。这涉及到博物馆内部的资金链条与运作的问题,因此除了与教育教学要有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策划外,博物馆还必须在资金、内部运作方面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六、结束语

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自20世纪初期一些历史学家、教育专家便认识到博物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已经为和学校教育间的合作做出了尝试与努力,但是这一切并不能只靠博物馆单方面的主动、努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各中小学学校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善和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联合,才能保证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常的深入开展学校教育活动,从而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滕守尧著.《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年.

[3][美]南希•艾因瑞恩胡弗著,金眉译.《美国艺术博物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作者:李冰 单位:中国文字博物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