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30多年,外语水平一直关系到中国大学生的毕业和读研,致使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外语,从而导致对专业课的学习深度不够,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弱化外语水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弱化外语;高等院校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目前中国的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仅仅是口号而已,几乎没有一所大学是真正按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办学的,正如钱学森曾对温总理所说的那句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科技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越来越小,有的方面已经没有差距,模仿西方发达国家不再是时代特征,创新是超越他们的前提。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成为经济发展的方向,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创新型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院校便成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结构、教育体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新的教育模式应把传授知识、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协调发展升华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必将引起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改革高校教育体制刻不容缓。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障碍因素
(一)学习外语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课外时间
目前,外语水平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命运,国家英语四六级考场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必上的战场。尽管不同的高校对英语四六级成绩要求不同,但四六级外语成绩是大学生能否取得学位证一个重要指标。致使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几乎都被英语所占据,更有甚者,在专业课的课堂上,有些学生不专心听讲专业课,而是记忆外语单词,其结果专业课没能学好,外语单词也没有记牢。另外,本科生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英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促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专业课的学习深度不够,专业知识匮乏
外语学习占用学生大量课外学习时间,致使专业课的学习时间不够,淡化了专业课的学习。有些专业的学生,平时课外时间根本不学习专业课,而是在考前一个月对专业课突击学习,只为了应付专业考试。短暂的学习,根本达不到专业课要求,学习深度严重不够,专业课老师为了达到学校要求的及格率,只能降低专业课的难度。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深度不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专业创新,甚至在大学生中出现专业课无用论,不想学习专业课。
(三)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
很多学校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主要是知识传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较少,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打消了其积极性。有时教师的思维模式也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滞塞,不懂得变通,缺少勇于怀疑的精神
(四)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对学生评价不科学,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全面地评价,考试成绩还是作为一个主要的标准,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过于看重成绩,从而在其他方面不重视,尤其是在自身创新能力的锻炼方面,长此以往极易形成学生综合能力较差,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思维懒惰。
三改革对策
(一)弱化本科生外语水平要求,取消外语等级考
试与能学位证的关联弱化外语水平要求,把外语仅当成一门大学课程而已,并与其他课程同等重要,考试不必统考,任课老师自己出题即可,能否取得学位证不再与外语等级考试关联。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不再统一考试,像其他专业课一样,按照专业课要求各专业指定英语教师出题。
(二)加大本科生专业课的深度和难度
加大专业课的深度和难度,引导学生花费较多的课余时间学习专业课,杜绝专业课考试提供题库、考试范围等缩小考试内容的行为。考试试题减少或剔除仅考记忆就能得分的试题,所有考试题应以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
(三)减弱外语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权重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从外语分数占总分的比例看,外语所占的权重仅为五分之一,其实外语权重远远高于五分之一,有些专业的专业课试题特别简单,只要外语达到分数线,就能被录取,甚至可以理解为考研实际考的是外语而已。减弱外语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权重首先是取消外语统考,外语要求与专业课要求同等重要。
(四)强化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只有具备创新性的教师队伍才有能力引导出一支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教师才是教育的根本。教师无论在思想上,思维方式上都应极具超前性,不断的去促进并实施积极地创新型教育模式,不断的去探究、实践,在教学内容上改进创新,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以及考试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尝试。教学不能一直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老思路,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会发挥启迪、引导、组织、控制的作用。应随时做好面对学生的各个问题及挑战,用自己所具备的思维方式的创新领悟去感染,启发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促进他们的长足发展,营造教学以学生为主导教学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思和创新激情。
(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创新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对新接触的事物不能直接接受,要先质疑,然后经过分析,最后才能接受新事物。引导学生的疑惑意识,发散思维,提出与书本知识不同的见解,勇于提出相反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提高其创新意识。另外,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创新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来支持,没有无知识的创新,也没有能离开知识而独立存在的创新能力;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要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敢于并善于质疑知识、质疑课本、质疑教师和质疑权威,批判和超越自己、教师、书本、权威,培养灵活多变、务实求真的素质。
(六)评价机制的建设
通过论证分析,现有的考核制度应不断的进行改进,要不断减少学生对书本记忆性知识的的考核,增加能测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取消仅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低行为。教师的考核方法应根据其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模式,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产品设计、科研论文、才艺展示、社会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有效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实现知识面、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综合考评,最终要使得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专业知识、身心健康水平、思想道德修养、科技创新能力、文化技能特长、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与发展。甚至可以对不同能力的人发相关证书,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放含金量较高的证书,该类证书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凭借相关证书可申请免修相关的课程甚至直接攻读研究生。
(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新型的校园环境
新型的校园环境主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这两个方面来衡量。其有效途径主要是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做好积极有效的监督模式;以及正确评价的平等、信任、进取、宽容的创新软环境。在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上,要开展符合当下学生兴趣的活动,新颖、健康的校园活动能使得学生得到极大的锻炼,在活动中得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能带动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他们无限的动力和激情,从而能形成一个形成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
四结语
真正的教育教学改革牵涉面较广,实行需要魄力和勇气。在弱化外语权重的同时,要提高教师的创新意思和能力,不称职的教师要转移到别的工作岗位。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逐步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真正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全愈.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温总理“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J].同舟共进,2007,(5):20-21
[2]苏玉荣.大学生创新能力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1-11
[3]王锋锋,顾娟.浅谈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108.
作者:刘书伟 王燕 张耀辉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生物与农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生态环境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