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乐高玩具吸引力下的高职教育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乐高玩具吸引力下的高职教育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乐高玩具吸引力下的高职教育教学

摘要:互联网时代,给电子游戏提供了高速发展的土壤。积木类传统游戏将面临淘汰,但是乐高玩具却在电子游戏时代成为最大的零售类积木玩具商。在电子游戏时代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一直将电子游戏视为学生不学习的原因之一,高职教育不应该在互联网时代被电子游戏所牵制,应当探究乐高玩具的吸引力,研究乐高用户为何成为乐高迷,借鉴乐高玩具的成功之处,让课堂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寓教于乐。

关键词:乐高玩具;教学吸引力;知识同构;课堂教学

近些年来,教育领域一直紧紧围绕教育改革、教育转型、课堂转型等方面做探讨,研究着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如何将学生由被动的灌输知识,转为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主要探讨从乐高玩具角度去谈高职教学。乐高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生态系统,促进了系统内的所有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自我提高[1]。乐高从玩具走向教育,提供了很多真实的寓教于乐的案例。乐高教育理念坚信,儿童是天生的好学者,只要加以适当引导,给他们更好的机会,每个孩子都能成功[2]。而同样在高职教育人才理念中,教师相信每个学生只要适当引导,都能够培养出能胜任就业岗位的人才。乐高迷们对乐高玩具创新精神、以及对乐高的吸引力,是使乐高在众多玩具品牌中屹立不倒的根基,这种“迷”之精神能否借鉴在高职教育与教学中?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能否让学生也为自己专业所主动吸引,成为“专业迷”或者“学习迷”,并且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职业技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学习知识过程中,也能够享受这一过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乐高玩具与教学的相似性

正如谢尔德所言:玩乐能启发创意和想象力的原理对大人同样适用[3]。乐高把玩具设计变成一项教育服务事业,无论是“RCX课堂机器人”、智能游戏积木,还是每年举办的LEGO世界杯,出发点都是依托信息技术平台,给予孩子或成年人发挥想象力的机会[4]。高职学生在校时侧重于动手能力、职业技能培养,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更需要启发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例如大学英语、思政、体育等,同时也学习专业课,例如技能软件课(PS、AI、AE等)、三大构成、素描、色彩等。通过这些课程支撑一个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能够胜任就业岗位,这一流程即为“教学课程-学生-社会岗位”(图2)。课程就等同于是乐高玩具小零件,而乐高是由每一个小零件进行组合成为一套型号玩具,乐高玩具的流程为“乐高零件-消费者-乐高玩具”。在知乎网上有人关于乐高玩具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乐高不拼装好再卖,而是售卖的都是小零件?”因为乐高是可以重复使用,反复再设计的,让用户不断创造新造型玩具。如果售卖拼装好的只能是收藏的艺术品。正如我们高职教育,不是帮助学生拿到文凭就等于教育终结,而是通过每一个课程知识,让学生主动吸收消化并组合知识模块,创造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胜任社会上的就业岗位。课程知识如同乐高零件,都是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反复再设计、举一反三,让学生在主动追求知识的同时去驾驭知识。

二、乐高的吸引力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老师都反感学生上课玩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微助教、云班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这些让学生注意力从玩电子设备到利用电子设备的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融入课堂并主动参与课堂探究知识。乐高玩具在电子产品电子游戏风靡的时代,能够有着强大吸引力,让乐高迷探索乐高积木并创新产品,乐高的吸引力能否带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些启示?乐高玩具的吸引力与乐高迷即乐高玩家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乐高的吸引力,一是从乐高玩具的角度,二是从乐高迷的角度。(一)从乐高玩具的角度1.乐高的无限性。6块2*6厘米同色标准乐高积木粒可以组合出9.15亿种造型,这也给乐高迷创造了无限创意的环境氛围。2.乐高所贩卖的价值观。商家在售卖空调这一商品的同时,同时也赋予空调“在适温下生活的环境”这一使命价值,而乐高贩卖价值观,卖的不仅仅是简单积木嵌插玩具,而是玩具作为一个载体所呈现的可能性,确切的说是一种服务的本质,乐高是创造力的无限可能性与载体。(二)从乐高使用者的角度1.高度的参与性。乐高城市系列之升级版警察局,升级版多了一个飞钩,这个飞钩帮助乐高里的角色多一种方式逃跑,这个飞钩的创意,是设计师在上海用户调研时,一个上海小朋友提出的创意。2008年,一个名为CUUSOO的日本公司与LEGO联手推出了LEGOCUUSOO(现为LEGOIDEAS)平台,只要粉丝提交的作品能够达到特定的支持票数,乐高就会考虑将其量产[4]。2.使用的无限可能性。进入乐高官网,可以看到乐高产品的服务定位是“玩耍探索世界,动手中学会创造”[5]。乐高机器人就具有使用的无限可能性,乐高机器人套件吸引人之处,除了具有传统的乐高积木,同时玩家自己动手,拼凑各种模型,让机器人真的动起来。除了乐高机器人以外还有乐高大电影,乐高迷们用乐高玩具做一系列的乐高定格动画,吸引着乐高迷们不停探索创造。

三、乐高玩具的吸引力给教育教学的启示

教学的过程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两个个体进行相互反馈,教师学生个体不能只存在单个方面,需要教师学生的互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互相吸引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乐高玩具给高职教育以及教学有两个角度的启示思考,一是从教师角度,二是从学生角度(一)从教师角度乐高玩具有两种售卖的方式,一种是乐高已组装好的材料包,直接购买产品材料包,通过材料包里说明书,找到零件进行组装玩具,另外一种方式是直接类似购买不同颜色的绘画颜料,需要什么颜色什么型号的乐高零件,直接按照重量称重进行购买,这种形式可以像绘画一样自由发挥创造,设计各种造型,例如全世界最顶级的职业乐高积木大师Nathan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无论是乐高的哪一种售卖的方式,从乐高迷到最后乐高完成拼装的流程,都是乐高迷主动去获取方式方法完成乐高作品,通过主动探究后,再按照想法创作新作品。相对乐高使用方法不同的一点,乐高是需用户研究说明书或自己设计完成作品,而在教学过程中,需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后,再让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因此从教师的角度,可以借鉴乐高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研究并将知识体系融会贯通。1.明确教师的定位。传统教学填鸭式教学饱受诟病,教学改革、教学讨论等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像乐高公司一样明确自己的使命,乐高是成为创造力的无限可能性与载体,教师也应当成为学生创造力的无限可能性与载体。2.引导学生对就业的无限可能性。“与其想破脑袋去猜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功能,不如多做做减法,给用户预留一个DIY的空间。”[6]教学也同样,应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在校期间,对于未来就业岗位信息的渠道相对闭塞。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可能某个专业学生进校时就业火爆,毕业时就市场饱和,所以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扩宽思维,例如阿里巴巴集团前董事长马云学的是英语专业,但现在从事互联网行业。让学生明白入校学了一个专业,将来可以从事n+1种职业。乐高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用户与玩具互动的过程,重要的不是玩具本身,而是玩具为用户所编织的各种可能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引导适应就业岗位也与此相似,教师可以通过专业知识编织到学生“职业梦”中去。3.合理利用工具。教学过程中部分知识点非常的枯燥无味,无法用其他教学方式呈现,但是可以利用知识的同构,将知识进行类比。乐高的衍生产品,乐高大电影,乐高定格动画,乐高机器人等等都属于乐高的衍生产品,乐高合理的利用工具,使玩具产品都赋予新的活力。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赋予新的活力。教师要利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工具,增加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4.引导学生具有组合知识模块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认为每一个专业课都是独立的板块,互不相连,老师是帮助学生组合整个知识体系的绳索,老师的作用就如乐高的说明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搭建知识体系的方法。乐高在能够完成基础搭建后(即按照说明书搭建后),在拆卸后可以创造很多可能,教育也是一样,在老师引导下构建好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能够自由组合知识模块,并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二)从学生的角度——知识同构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组合知识模块,用同构学习法解决问题,例如莫扎特就用数学知识解决音乐上的问题,莫扎特的音乐,转调的位置经常会落在整首曲子的黄金分割点处,莫扎特刻意的安排和计算,帮助自己解决音乐作曲的问题。将学的专业课和公共课进行融会贯通,而不只是将某一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知识进行掌握。就如掌握乐高基本的操作,就可以尝试再设计。四、小结乐高的产品以及魅力不仅仅只是本文分析的这么多,乐高还有4C教育、以及STEM教育,都非常值得借鉴到高校教育以及教学中。本文从乐高的基础部件特点、零件、说明书、以及乐高创作,与学生教学流程进行同构类比,通过乐高的吸引力启示,帮助高校教师课堂更有吸引力,让学生寓教于乐,提高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财富.乐高的启示[J].上海经济,2013(9):71.

[2]刘云波.创新人才培养——乐高教育的理念与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6(2):22-25.

[3]刘军.从乐高的产品转型看设计在“后工业”情境中的特点[J].装饰,2012(223):88-89.

[4]钱丽娜,王志勤.抓住玩家的心,乐高用什么办法[J].商学院.2014(1):12-15.

[5]刘军,帅斌.设计驱动商业创新[C].2013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2013:430-432.

[6]孔文.消费电子产品可以借鉴乐高的游戏规则[J].集成电路应用,2010(10):42.

作者:程顺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