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基于情景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情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应用情景学习理论对组织行为学进行教学设计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做法是重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用抛锚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景学习理论;组织行为学;教学设计
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决定了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作为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组织行为学课程对于学生提高其人际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相应的概念、掌握其中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观察、解释和分析人的行为,去解决管理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困难就来自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人的行为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就使我们很难总结出简单、准确而实用的定律,同样情景中两个人的表现常常大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下行为也会有所变化,需要学习者依据情景具体分析。传统的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普遍采取理论教学为主,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几乎整个课程都由教师主导讲授,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浅显,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情景学习(SituatedLearning)理论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它通过创设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进而在真实问题解决中进行有效教学,情景学习理论提出的抛锚式教学、交互教学与学习实践共同体等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使得情景学习理论视野下的组织行为学教学设计研究显得必要而且可能。
1理论的回顾
1.1情景学习理论。上世纪90年代初,融合了社会建构主义与人类学视角的学习观,情景学习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以其多样性和新颖性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传统观点认为知识和学习是在稳定而客观的世界中发展和实践的,学习是发生在人们大脑中的独有过程;情景和行为相对于所学习的东西被认为是中性的,传统的观点近年来受到了批判。与此相反,情景学习理论关心每天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强调学习与认知的情景本质。情景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一个来自于主观和社会化构建的世界的过程。个体能够应用知识去真正地理解世界时才算获取了知识,因此,情景学习理论不仅强调了知识和学习的情景性,更强调了学习和知识的社会文化本质,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和其他人的互动过程。情景学习理论具有以下这些特点:第一,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第二,学习是社会互动过程,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第三,学习者需要在真实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第四,学习者需要与其他学习者构建共同体分享经验与信息,共同参与知识与技能的建构活动;第五,学习者的学习是渐进的内化过程,从边缘性参与发展为核心参与。总之,情景学习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学校学习和课堂学习模式,把学习活动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而这正适合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1.2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特点。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探究管理实践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学科,用来提高管理者的人际技能。有人曾引用伽利略的话加以描绘;“这是一门研究最古老对象的最新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但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像人类行为一样为人类所熟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行为更重要,但是,它却不是我们最理解的东西”。因为人的行为是环境和个体的函数,组织行为学支持权变理论的观点,认为在对人的管理工作中,不存在通用的最佳模式,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即根据不同情景采用不同的理论和对策,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直觉和系统的学习相结合。因此,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天然强调与情景相联系。
2情景学习理论在组织行为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建立在情景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搭建学习实践场,形成学习共同体,并通过学习氛围的营造促进个体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情景性和参与性是情景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要求。2.1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合作学习。按照情景学习理论,学习就是成为一个实践共同体的成员,知识是参与实践共同体的能力,工具促进共同体中的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既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不仅来自于课本,更来自于对周围其他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观察,在个体行为这个层面,学生需要了解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比如个性、态度、价值观等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那么既需要学生观察自己,也要观察别人,才能理解理论观点,达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目的,进而形成准确的自我知觉和他人知觉,为未来成为知人善任的管理者奠定基础。在群体行为这个层面,学习者需要了解群体中的人如何相互影响和作用,人的行为如何在群体在发生变化,比如从众行为的发生,群体和群体的不一样受什么因素影响,对群体动力学的理解需要学生体会群体中的互动。在组织这个层面,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和外部环境进行资源的交换。要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不能只靠单纯的课堂讲授,需要建立学习共同体。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不是以完成作业为主要目的,其根本目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人的行为,体会群体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例如在群体行为这部分进行管理游戏建塔,老师临时指定学生形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用同样的材料搭建纸塔,最后进行评比。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在搭建纸塔的过程中,群体如何形成和发展,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分析影响纸塔搭建结果的因素有哪些:是否有领导者产生,群体成员的分工,群体决策如何进行等,纸塔本身不是作业的目的,对群体动力的体会才是学习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实践行动,让每个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理解群体的理论和团队的建设。这正是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合作学习的体现。在组织行为学中建立学习共同体,本身就要结合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共同体成员的异质性。共同体的形成必须考虑成员的差异性,包括性别,能力,个性等,差异性不但影响着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且差异性能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体会不同个体的差异及对行为的影响,能够更好理解学习组织行为学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形式,老师选择分组方法和形式,可以自由形成也可以强制形成。第二,在共同体的合作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转变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情景的共同营造者、学习共同体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引导者,老师的作用在于对学习过程的观察和指引。第三,共同体自发形成共同目标。要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成目标转向内部生成目标,即引导学生成为“实践共同体”,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共同体内成员独立思考和学习,进行内部交流和合作,各共同体推选代表发言,进行组际交流。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引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充分沟通,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2应用抛锚式教学策略。情景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通过讲授呈现知识和信息,而是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应用知识和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抛锚式教学又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有以下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首先,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实际情景中确立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锚。其次,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小组互动以支持生成性学习。抛锚式教学的过程如图1所示。组织行为学是通过把一般的概念和理论加以调整后,再应用到特定的情境中而发展起来的。组织行为研究的是个人、群体在组织情境下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影响因素很多,不同类型组织内的行为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并且充分发挥目标学生的主动学习思想意识,借由对多元化协作渠道的运用,丰富扩展学生的基本性知识认知视野。在组织行为学中应用抛锚式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创设情景,应该立足实际,接近学生已有的经验,比如在讲授个性理论时,先让学生描述一个同学的个性。第二,根据情景,给学生设置一些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注重问题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结合前面的个性描述,让学生描述这个同学的行为。第三,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分组讨论,交流知识要点。让学生自主学习个性理论,再次用个性理论分析自己和他人。第四,教师讲解理论要点,学生以自己学习的成果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对比验证和思考。同学之间分别验证自己及对他人的个性分析,由其他同学评判分析的结果。第五,学生反馈,由老师总结问题及解决方法,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3结论
知识是基于情景的,在情景中习得知识,然后经过参与实践,又将这些知识自然地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者的认知与经验会得到不断地生长和发展,因此,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引入情景学习理论的教学理念,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真实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在真实情景中使用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钟昱,曹问.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145-147.
[2]J.莱夫,E.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孙颖美.论情景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意义[J].科教文汇,2016,(9):29-32.
[4]陈秋怡.情景学习理论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38-43.
作者:周竺 杨芳 李丽莎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