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分析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冲击之下,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的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教师专业化存在发展意识薄弱、专业化发展途径缺失等问题。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外教育学者就展开了对教师专业化的讨论,主要针对教师职业中“不专业”“不规范”问题进行研究,最后讨论形成共识,即教师专业化是通过对教师培养模式、从业标准、科研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教师成为具有专业能力和特殊素养的专门职业,从而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仍相对滞后,离国际教育前沿仍有很大差距,通过大量资料的查阅和对教师的走访,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有了基本了解,为了更全面具体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本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以准确把握现阶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态势和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持情况,这有助于总结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因素。本次调查问卷采用网络调查、纸质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67份,收回263份,其中有效问卷258份,占96.6%,最后选取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本次调查样本中教师呈以下基本特征:性别结构:本次258份调查问卷中,男教师53人,女教师205人,各占20.5%和79.5%,可见,在我国教师队伍中,女教师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教师仅占12.7%,30~40岁教师所占比重最高,达到近65%,说明教师队伍人员比较稳定,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在学历结构中,现阶段教师的学历普遍符合要求,近几年,大学入职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博士学历。从侧面看出,我国对教师学历要求较高,其中那些以硕士学历入职大学的老师,都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提高自身学历。根据问卷调查,能够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素养的基本情况,也能够从中分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薄弱

专业化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原动力,有助于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不仅可以总结过去职业化中的得失,也有助于对当前职业状况的审视,还可以树立理想职业目标,使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调整状态。调查显示,仅有少数教师有明确的专业化发展意识,更多的教师主体发展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

(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认识的缺失调查得知,在所发问卷的区域,只有16.3%的教师对教师专业化内涵有比较深入、具体的认知,对于专业化标准了解粗略或者不详细,还有少数教师从来没有听说过,说明在教师行业中,部分教师存在对自己职业的专业化了解的空白点。另外,调查发现,仅有11.8%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化有比较明确的认知,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计划逐步将其实现。但令人担忧的是,50%以上的教师缺少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有些教师在任职之初有职业发展计划,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职业发展计划会逐渐地被遗忘或者逐步退让,失去最初的发展目标。

(二)职业理想和专业理想淡薄调查显示,教师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更多是受到外部的影响,比如教师的薪酬待遇高、听从父母的意见、教师有较长假期或者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等,在访谈中,更有个别教师表示自己是糊涂入行、在职业发展中没有方向。也有教师在调查中表示,自己现在的工作和想象中的有较大偏差,所以工作中负面情绪较多,工作热情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渐减弱,难以在岗位上踏实工作,甚至有的教师正在寻找其他职业途径,希望脱离教师岗位。

(三)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需要。在调查中发现,76.4%的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主动地接触、学习新知识,能在自己的课堂中融入时代的前沿研究,但18.7%的教师却因为教师行业和心理预期的差异,在工作中缺乏专业化发展的动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访谈中,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教书匠”,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就足够了,对于专业化发展思想淡薄。

二、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教师的工作仅仅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师众多的素养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职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社会经济发展给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教师需从一名机械的“教书匠”转变为睿智博学的“育人者”,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领路人。调查发现,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普遍较中小学教师高,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着大量的专业知识单一、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大部分教师对于本学科的知识能够比较详细、全面地掌握,但还有些教师知识更新较慢,急需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另外,还有些教师虽掌握了丰富的学科知识,但缺少教学经验,对于教育理论也缺少研究。还有些教师知识广博、教学经验丰富,但对现代信息技术接触少、运用欠缺。

三、缺少专业化发展途径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逐渐走向熟练化、职业化的过程,其主要途径包括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也包括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培训、经验交流、研讨、顶岗实践等活动。通过本次课题小组调查得知,学校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较少,主要依赖于教育培训活动。在调查问卷中,在“你所在学校都有哪些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问题中,有教学实践与反思交流、专家报告与咨询、同伴互助、教师共同体、校本培训、学历进修、网络远程学习、阅读专业报刊等选项,属于多选题,其中选择校本培训最多,为67%,其次是教学实践与反思交流(62%),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没有更多外出培训的机会,专业化发展主要依赖于学校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即使有的教师有外出培训的机会,调查中得知,仅有19.6%的教师认为外出培训在他们职业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研室或者课程组的教研活动,名义上是传帮带、老带新的活动,却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流于形式。在访谈中,有些学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但这些帮扶也仅限于比较低的层次,甚至有些徒有“师徒”之名却无“师徒”之实。而对于学历进修(10.9%),对于在职的教师来说也比较困难,更多教师安于自身学历,放弃了提高学历的机会。

四、教师评价体系不合理

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但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更注重教师工作的显性指标,如、科研项目、学生入学等考核指标,而忽视了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隐形指标。而这些隐形指标,如参与教学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等在整个考评体系中变得可有可无。这些隐形指标对于教师个人和学校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从国家层面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各个学校的具体实施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较大比重。在应试教育中,更加看重教师工作的显性指标,如学生的成绩是考核教师的重要因素。在本次调查中得知,有23.2%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考核制度对自己专业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强有力的推动力;41.8%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评价制度对自己专业化发展有作用;21.6%的教师认为没有任何帮助,还有13.4%的教师认为现行的学校考评制度阻碍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可见,有35%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合理,不能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力。

五、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素养指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通过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得知,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明显高于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意识的调查中,信息获取能力高低是信息意识的重要指标。信息获取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网络途径收集、整理各类信息。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图书馆、报刊、会议等,其中网络占绝对优势。通过调查分析,教师信息素养较低的原因的主要有:第一,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应加强信息学习资源建设,如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软件、校园网络课堂等。这些信息化设备高校相对比较完备,而中小学普遍落后。第二,教师学科不同,信息素养差别较大。相比较而言,中小学的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的信息素养明显高于艺术、体育类教师。第三,少数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教师,在信息化时代,故步自封,不积极更新信息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现阶段,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加快,教师队伍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提高信息化能力的同时,注重专业化发展,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任英杰.知识管理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守恒.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余彬.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029).

[5]周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建构的特点及策略[J].教育探索,2011(08).

[6]徐廷福.论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6(07).

[7]黄锐,王建华,姜南.利用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6).

[8]罗西平.现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特征及实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9(02).

作者:高燕 单位:郑州经贸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