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出台,职业教育改革已然成为当今中职学校、社会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要立足专业特色,把握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通过对社会人才需求、课程标准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以课前、课上、课后等方面入手,优化职业教育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改善原本形式化育人机制的同时,全面推动我国汽修专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策略;模式

引言

人才培养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标,对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国家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汽修专业作为服务业的代表性产业,主打汽车检查、维修服务质量。但从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架构来看,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过于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当今社会人才需求、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并未过多涉及。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他们,对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的认知流于表面。如何以开展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为宗旨,人才培养为导向、产教融合为总抓手的教学工作也已成为当今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课前引导,增强学生专业认知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课前预习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知识感知、专业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有效的预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情感认知,为其后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而且多种形式的预习环节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可以要立足现阶段学生学情,结合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加强教学资源开发力度,提供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服务,满足学生发展实际的同时,以促进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效衔接。以《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将其分成两个阶段,帮助学生明确汽车维修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明确日后学习方向。第一阶段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核心技能为目的,中职学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专业人员到校担任客座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搭建“名教师工作室”针对目前社会人才需求、汽修企业岗位职责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目前最新的汽修技术、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跃迁。第二阶段则以学生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学习任务三部分为主的子平台建设。针对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多个方向学习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专业基础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发动机故障维修、曲柄连杆结构及维修流程、发动机装配与调试的基本流程。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校园城域网,依托“线上课堂”与合作企业在线进行联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工作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发动机维修”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发电机机械故障、电控故障、还是电路故障三个方面入手,导入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恢复性修理、运行性修理两个方面对故障原因进行思考。企业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辅助学生学习,使其具备基本的故障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建立以零件检修项目为主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加速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以“正时齿轮、链条与链轮检修”为例,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预习任务:①正时齿轮的检修(均以丰田22R发动机为例)。让学生利用CAD、3DMAX等建模软件观察正时齿轮结构,并分析其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作用。随后,让学生利用游标卡尺对正时齿轮极限值进行测量,当齿侧间隙极限值超过0.30~0.35mm时,应及时进行零件更换。②正时链条与链轮的检修。当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链轮出现磨损,直径逐渐变小,链条就会变松变长,导致发动机出现噪音、影响配气正时等现象。1)链条长度的测量:将链条拉直后再用游标卡尺测量,为了确保数据准确性,在测量过程中应施加100N左右的拉力,保证链条处于工作时的长度。当链条极限长度超过147mm时应及时进行零件更换。2)链轮直径的测量:将新的链条扣于链轮上,环绕一周拉紧,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直径。若小于极限直径应更换新件(丰田22R的链轮最小极限直径为113.80mm)。基于上述多个目标,教师还要构建相应的数字课程体系,以知识点教学视频为基本内容,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为拓展,并通过实时反馈,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2课上引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立足其发展实际,构建灵课堂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立足其发展实际,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结构的同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合理设计实践任务,指引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实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使他们能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最终实现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的目标。以“发动机维修”为例,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①学生分组。教师应当秉承异组同质和同组异质原则,组建多个学习小组,发挥“先进分子”带头作用的同时,保证每位学生学习能力均有所提升。②布置任务。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设置相应的实践任务: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与实训设备,对发动机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检修。③实践教学。发动机维修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传统发动机检修;零件更换、保养的发动机检修。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将其分成两个阶段进行。以“传统发动机检修”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检修流程以视频、影像等形式展示于学生,使其初步掌握这一流程的特点及检修的两个基本环节。以“气缸体”维修为例,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利用3DMAX等建模软件将气缸体整体结构展于学生,并让其利用软件进行拆解、组装,进而熟悉气缸体内部轴承、活塞、活塞环等易磨损的零件结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具体的维修流程:通过观察分析气缸体损坏部位(上下表面是否出现翘曲变形;表面是否产生裂痕;主轴承是否出现磨损、老化;零件螺纹孔是否出现磨损等等)。之后根据对应的形式总结出现损坏的原因(发动机散热是否正常;主轴承螺栓是否紧固;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值等等)。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多媒体演示技术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以“气缸体上下表面出现翘曲变形”为例,目前常用维修方式多为磨削或铣削加工,教师可以准备多把精密直尺与塞尺,让学生对气缸体、气缸盖变形程度进行测量,并以小组的形式对其进行磨削、加工。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将磨削或铣削量控制在0.25mm以下(气缸盖厚度的极限值为0.20~0.30mm),并将过度加工产生的影响(缸盖变薄,燃烧室容积减小,内部气体压缩产生爆炸)以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示于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规范。④教学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现阶段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整理,总结其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在课程结束前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如与学生分析发动机检测内容(气缸气密性的检测;测量气缸压力;发动机功率的检测;发动机异响的检查;进气管真空度的测量;曲轴箱窜气量的检测;检查气缸表面及活塞顶状况)、探讨发动机拆卸的注意事项(拆卸螺栓时要均匀用力、方向上要运用对角或逆时针方式来拆卸、对于拆卸下来的垫片、螺栓以及螺母等零件要结合位置以及作用,与零部件一起摆放)、传统发动机检修特点(只针对基础零件进行修理和加工)等等。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完善其专业知识框架,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3课下拓展,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作为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学习者不断地钻研、思考。为此,教师不能将目光停留在高效课堂构建上,还要进一步加强课下学习质量。以往的汽修专业实训教学课后复习和练习环节多以枯燥的作业和实践为主,加之教学评价的形式化,使得学生很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要顺应时展需求,调整课下复习模式,构建“数据信息采集———知识点筛选———重点精讲———教学反馈———课后练习———数据信息采集(更新)”的环式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其专业能力个性化发展。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维修”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本节课教学任务创设生活案例,并借助线上实训模拟平台开展“双线教学”。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视频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分析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的原因,并以板块或模块的方式,形成基础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够通过操作对知识进行巩固。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虚拟实训平台构建完整的任务项目,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虚拟实践,从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分析到对节温器、冷却水回流、冷却水温度感应塞等零件进行更换维修,使其从整体上感受实践过程的步骤和流程。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还可以依托案例、情境等教学模式,诱导学生的兴趣,并将实训教学与互联MOOC模式进行整合,采用线上引导、线下实践的结合方式,在线上通过微视频资源进行提前预习和辅导,在线下再结合虚拟VR、全息AR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践操作、复习巩固。此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课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将其学习情况与教学任务进行比对,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全面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实施教学改革尤为重要,不仅能高度衔接理论、实践专业知识,而且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为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实际,革新教学理念,深度解读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以课前预习设计为基础,明确学生学习方向;以课上学习为引导,提高学生专业实操能力;以课下、产教融合为拓展,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为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伟,柯壁珊,袁雅琪.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19(06):17-21.

[2]胡志科.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叶欣.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时代汽车,2020(23):48-49.

作者:滕祥 单位:广西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