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程序设计课程一般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开设。随着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尽快融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去,这是很多人都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的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资源,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引导学生愉快完成学习任务。
0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网络相继出现,各种媒体环境已经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层出不穷,各种新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越来越多地使用它。新媒体和传统的各种媒介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主要的信息资源的来源和交流的途径。大学生对接受新鲜事物强,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在开始了解、使用各种新媒体。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越来越多的在依赖新媒体,他们通过新体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很多时候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也是通过新媒体来实现的。如何在教学中充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已经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
1新媒体环境的概念和作用
传统媒体主要采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户外广告、通信、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统媒体的特点就是单向的,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是单向的,传统媒介的缺点主要是在时间方面和空间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是利用多种技术综合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各种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主要采用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平板电脑、高清数字化电视等,能对广大用户同时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富有个性化的内容。每个新媒体的用户既是信息资源的发送者又是信息资源接收者,每个用户都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的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它是双向的具有交互性,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即时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所以新媒体可以称为是一个数字化新媒体。人们对新媒体的需求及互联网的运用成了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尤其是当下,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革新,新的媒体广泛普及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知识,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特别是当代年轻的大学生们还会通过各种聊天软件、社交网站、贴吧、论坛等窗口发表自己撰写的文章和观点,浏览别人写的文章,同时还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评论。
2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与学情分析
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入门级的专业基础课程,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后期深人学习计算机专业其它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是动手能力要求高、知识点多、重点难点多、课时少,大部分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由入门转化为熟练编程,顺利通过国家二级考试。程序设计包含语言和算法两个方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而且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的编程思想。计算机的编程思想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思路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学生转变思路,按照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编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程序设计课程一般是在大一年级第一学期首先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课,大学新生从中学来到大学,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水平差的直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普遍没有用过具体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实践。当学生接触程序设计类课程时,普遍感觉内容枯燥、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很多学生在学期结束谈到对这门课程的感受时,仍有部分同学感觉没有入门。他们感觉读程序还能凑合,但是涉及到编程则非常困难,总有无从下手的感觉,部分学生甚至还毫无编程思想。很多教师也感觉到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融入课程。目前大部分学校在讲授程序设计这一类课程时,教学中仍然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再配以一些上机实验操作来加强巩固和理解课堂上所讲的一些理论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课时少、实践性强。所以,在授课内容处理上既要讲授大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编程思路和方法,而且还要讲授具体的解题过程和实际应用甚至具体的上机操作。要想让学生掌握课程的精髓,仅仅依靠上面所述的讲授和上机实验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讲授有偏重知识的单向的传授,它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能力无法锻炼,学生就不能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就无法满足岗位对能力的需要。为了让程序设计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达到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目标,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下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利用软件开发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新媒体时代下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
1)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让了解计算机语言的魅力,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语言的强大功能,利用它学生自己就能编写出各种有用的软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直接把已经写好各种程序源代码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通过程序的运行告诉学生,这是我们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学习完本门课程,学生也可以编写这样的程序水平,甚至可以编写出比这更好的程序。向学生演示的程序有两点值得推荐:1.程序最好是游戏程序,因为大部分同学对游戏是比较感兴趣的,告诉他自己以后能编写出这样的程序,那更是振奋人心的事;2.程序最好是以前的学生编写的,这样对正在学习的学生更具有说服力,证明了本门课程学完确实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
2)知识点模块化
目前我们讲授知识点的一般是按照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来进行的。讲授知识点的顺序也是按照大纲的顺序,平铺直叙。学生即使掌握了知识点但不会应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设计的思路是把相关联的知识点放到一个模块中。每个模块可以包含一到两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案例,在讲授新知识前,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案例知道要学习什么知识,这个知识学完能达到什么目标,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也有兴趣。
3)课前学习任务安排
课前学习的目标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课前学习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对学习知识点的在线小测验。在线教学视频的特点是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自己自由选择观看,视频中遇到不懂的或难点,可以暂停或反复多次观看。在线小测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有哪些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哪些已经掌握了。2.将知识模块的相关案例程序发放给学生,要想写出程序,必须能读懂别人写的程序。学生首先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对照教材和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己研究下发的案例程序,遇到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标注,通过网络中的BBS、QQ群等交流平台向其他同学咨询。学生通过研究程序知道解决相似问题的基本方法。3.试着自己编写程序。教师要布置两种编程题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种题目和案例程序相仿,类似于毛笔字的临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运用新知识编程的成功感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种题目是本次学习知识的综合应用,这个有学生能做出来,有学生可能做不出来,主要是让学生充分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这个也为课堂教学做下前期铺垫。为了让学生自己练习编程,所以题目的答案是绝对不允许学生在上网去搜索。
4)课堂教学的变革
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课学教学主要分成三个阶段:基础知识学习、综合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学习。在基础知识阶段主要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根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若干小问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再进行适当补充和拓展讲解。根据课堂提问,不仅让教师了解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理解力如何,而且让学生对这知识点进行全面学习。我们巩固所识学过的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再次接触它!温故而知新通过对知识点的第二次刺激,记忆效果更好,让学生真正记住、掌握知识点。在基础知识阶段主要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简单记忆,知识点与知识之间有何关联、如何融通,这就需要综合知识的学习。在这个阶段要解决课前布置的两种题目,特别是第二种题目。教师要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听取学生的编程思路和方法。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PPT、视频、上机演示等围绕教学目标展示相关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相互关系;特别是可以通过分小组讨论方法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学生对知识掌握就会从由表及里的进行更高阶的迁移与应用。在职业能力学习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学习的知识点是有关软件开发的实践,从而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以具体的软件项目开发案例任务为题目,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按照软件开发的实际步骤,让各个小组发言,各个小组之间找出对方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在最后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扩展,这样为各个小组课后完成自己的任务打下基础。
5)课后任务的设计
课后的任务的目标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他们的项目开发的能力。这个课后任务在课堂教学的职业能力学习阶段提出,已经让各个小组完成了初步的构思。课后就是各个小组成员通过编程实现本小组的项目。编程过程中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如QQ协调相互之间的程序功能和接口,大家一起努力解决遇到的困难,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培养。如果遇到的困难解决不了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咨询教师,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软件,远程查看学生的电脑,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出现在哪里,协助学生一起调试程序。通过聊天和远程控制,师生之间完全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感觉老师时刻就在自己身边,教师也可以时刻了解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把握好时间。
6)课程考核
传统的课程考核是期末考试,通过最后一次考核很难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新媒体时代下的考试不应该仅在最后考试,平时也有考试,在每一单元模块学完、甚至于在每一次上完课后都可以设计在线考试。所以这门课程的期末总评分数应该是如下构成:平时在线考试(30%)+平时作业(40%)+最后的期末考试(30%)。程序设计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动手能力的就是让学生编程,而平时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完成的编写程序作业,所以平时作业的成绩占到了40%。作业要求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已有的程序,同学之间的帮助也不能直接提供源程序,只能是程序的设计思路和算法之类大的框架,具体如何实施的必须学生独立完成,一旦发现违规学生,直接判定此次作业为0分,发现第二次扣除最终作业成绩20分,第三次出现问题作业成绩的40分全部扣完,意味着他期末有可能不及格。期末考试成绩仅占30&,这样可以杜绝平时不学习,到了期末的时候才用功应付考试的现象。
4结束语
总之,程序设计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岗位能力课程,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配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技发展带来的教学方式的革新,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的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有一定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为学完本课程以后其他的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带来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杨宁,林丽征,徐梦诗.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的“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15(3):61-65.
[2]张萍.基于任务驱动理念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5(6):159-160.
作者:周乃富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