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分层教学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成功体验是学生情感因素中的重要方面,有效的成功体验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可以保证成功体验的有效性和全面性,由此构建“基于有效成功体验的中学分层教学模式”。

关键词成功体验有效分层教学模式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能够享受学习过程的学生必然有着良好的成功体验,而缺乏成功体验的学生会慢慢失去对学习的兴趣[1]。分层教学能够使教学从面对全体细化到面对更多层次的学生,将成功体验与分层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成功体验。

1有效成功体验的来源

有效的成功体验应有以下特点:①是在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②是学生通过自我感知而获得的成功体验;③是能够对学生产生持续影响的成功体验。根据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学生有效成功体验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学习环境中的竞争

在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竞争,良性的竞争环境应该能够让学生既在追求榜样成功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又在被追兵追赶的过程中,保持自身水平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对于差距过大的榜样,学生只能在认清自身水平的情况下承认自身的不足,榜样并不能发挥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

1.2探究合作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探究合作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使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在自我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小组成员的组成是影响成功体验获得的一个重要方面,小组成员水平接近更有利于成员间的交流,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探究中去,使成功体验的覆盖面更大。

1.3课堂提问

青少年处于表现欲、自尊心较强的一个阶段,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并得到认可的机会。相比于教师对学生直接的表扬,课堂提问产生的成功体验更能对学生产生促进作用。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所提问的学生水平也会有差异。分层教学能够区分学生的层次,使课堂提问更好地发挥提升成功体验的效果[3]。

2基于提升有效成功体验的分层教学模式

以获取成功体验为核心、分层教学为手段,构建了基于提升有效成功体验的分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班级整体分层策略

2.1.1纵向分层根据学习水平将学生按照比例1:3:4:3:1由高到低分割为层次一、二、三、四、五共五个层次,并在不同层次的基础上分为A、B、C级别的班级,根据学校人数确定每一级的班级的个数。由于细化了分班的层次,可以保证每一个班级中学生水平呈现较密的级差分布。这样的分层保证了同一班级中学生水平相差不至于过大,有利于榜样的选择和竞争的持续,减小学生所设目标的间距,通过小目标的达成保证学生成功体验的不断获得。2.1.2横向互动获得较高成功体验的学生需要高强度的竞争和更有成就感的成功体验,成功体验获得不足的学生需要能够获得成功体验的环境。有的学生更适合竞争较强的学习环境,有的学生更适合竞争较温和的环境。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别和心理因素的差别,在教学中适时地将A级班中的2、3层次的学生与B级班中的2、3层次的学生进行层次变动,将B级班中的3、4层次的学生与C级班中的3、4层次的学生进行层次变动,加强学生与环境的适应性。

2.2班级座位分布的分层

在班级整体分层策略中已经将学生的层次级差进行了更密的排列。在进行班级座位分层时,学生的水平是以均匀的间隔进行排列的,根据学生排名顺序以S形进行座位排列。对于其中一名学生,他的前后是与他成绩相差一名的学生,前后同学的差距非常接近,在与前后水平接近的同学竞争中,更容易产生超越与被超越的过程,成功与需要成功的体验频率更高。座位排布左右的差距较大,便于帮助学生树立级差相对更大的目标,促进学生在小目标和大目标的达成中循序渐进地进步。由于学生群体水平变化不是同步的,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水平的变化适时地对座位排布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学生周围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成功体验的获得,促进学生进步[5]。

2.3探究教学的分层

探究教学采用两人探究小组的方式,一般的探究教学都采用四人小组的方式,由于小组人数过多,小组成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同学在小组中只承担了聆听者的角色,没有承担表达者的角色。两人小组中,成员在聆听者与表达者的角色间互换,增强了探究的效果,使小组成员都能参与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2.3.1较困难的探究任务对于困难的探究任务,根据班级座位分布的分层,对每一排的学生进行两两组合。较难的任务更需要思辨的过程,不同水平的学生想法是不同的,对每一排进行左右组合,使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讨论中产生认知冲突,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低水平的学生也能够学习高水平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问题的成功探究,以达到成功体验的获得。2.3.2较简单的探究任务简单的探究任务更注重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再发现知识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根据班级座位分布的分层,对每一列前后的学生进行两两组合。这样的组合方式学生水平接近,讨论过程更加连续,学生的想法更相似,避免了因与高于自身水平的同学探究简单问题,过于快速得到答案而无法获得有效的成功体验。

2.4课堂提问的分层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依据回答问题所需要的认知操作,可以将提问分为六种类型:事实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评价型问题。用较低层次的问题对较高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能达到获得成功体验的效果,但是反之则不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问题的类型和难度有清楚的把握,对学生水平和思维方式有清楚的把握,在课堂提问中保证问题与学生层次的匹配,充分发挥提问提升成功体验的效果[6]。总的来说,学生成功体验的获得对学生学习水平、核心素养、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分层教学是保证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分层,保证学生与环境的适应性,使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成功体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卓琴.成功体验在厌学型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2]花雨根.创造成功体验培养数学兴趣[J].成功(教育),2010(6):62.

[3]闫东.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重庆:西南大学,2016.

[4]卢婷.大班额分层教学的行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作者:王小雨 徐永春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