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导师制教学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导师制教学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导师制教学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导师制教学模式在新护士在职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对12位新护士进行培训,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观察组采用导师制教学模式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两组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将导师制教学模式运用于新护士在职培训,可大幅度提高护士的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导师制教学模式;新护士;在职培训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传统培训方式对对照组的12位新护士进行培训,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06±1.25)岁;2017年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导师制教学模式对观察组的12位新护士进行培训,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89±1.14)岁。所有的护士均为女性,且均是大专学校毕业的学生。本次研究给予两组护士的考核时间、考核方案以及培训内容均完全相同,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带教方式。由此可见,两组护士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培训,观察组则采用导师制教学模式培训,具体如下。

1.2.1导师选择

为保证在职培训的作用与效果,必须做到带教导师遴选工作。在本次研究中不同于以往导师的选择论资排辈,而是选择了5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工作时间超过5年及以上、且获得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导师,每位导师带2~3名新护士。由于部分导师可能没有带教经验,科室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培训,明确带教目标、教学内容等,并要求所有导师在进行带教的过程中必须要多方面给予护士指导与帮助,具体包括理论、实践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帮助,从而保证所有的新护士均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1.2.2时间安排

导师制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设置上与传统培训模式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在于导师必须要平衡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以及答疑提问这三个环节所用的时间,不能顾此失彼。在实施带教计划的过程中,导师还可以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以此不断提高新护士的素养与技能,从而提高带教的质量与效果。

1.2.3计划实施

带教时间一般为年,导师根据科室特点、工作内容等分阶段实施带教计划,保证带教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第1阶段(时间为1个月):导师的主要工作在于帮助护士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科室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并让其进行一些较为基础的护理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月底时导师可通过提问、质疑等方式进行来对新护士进行考核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强化其印象,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与此同时,导师也必须要实行“人性化带教”,多关心护士的心理、生活状态,并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辅导与帮助,从而使新护士能尽快融入到科室这个大集体当中[2]。第2阶段(时间为3个月):导师通过理论指导的方式帮助护士了解本科室的常见病症(具体包括病症名称、发病原因、护理内容等),采用导师亲自示教的方式使新护士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及本科室需掌握的专科技能,并让其尽快掌握护理记录的正确书写方式,从而让护士能独立开展护理工作。第3阶段(时间为6个月):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培训,护士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也较为扎实,导师可以开始进行加大培训力度,例如每月培训1~2项新的操作内容,培训结束后不定期安排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口腔护理、心肺复苏、更换引流袋、急救处理等,分数达到90分以上方算为合格[3-4]。

1.2.4交流沟通

导师应当要求护士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笔记的内容具体包括平时工作中遇到或存在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及工作中存在的疏漏等。与此同时,导师每月进行一次带教总结,科室利用质控会议时间进行导师与导师、以及与新护士之间的交流,导师在交流会上则根据护士的笔记进行解答、提问或者质疑,并且各导师提出在带教过程中各新护士是否有共同存在的问题,从而让护士能及时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与错误,导师们也激发思维共同提出带教中需改进的问题,这对于其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导师还应当积极、耐心与护士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其理论学习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的年龄、考核成绩等计量资料应以“x±s”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以(%)表示,采用c2值进行比较,如果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护患纠纷层出不穷,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要重点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然而,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医疗机构仍沿用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来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士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导师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型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模式多用于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但在临床护理培训中应用较少[6]。本次研究则对观察组采取导师制教学模式进行培训,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更高,本研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导师制教师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每位导师所带的学生一般不超过3个,由此,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提出疑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教学效率自然有所提高[7]。②导师在指导护士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促进护士的反思与思考,并让其能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导师也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带教措施,从而加快了新护士成长的速度。与此同时,导师还会主动与护士进行沟通,帮助其及时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8-9]。③参与教学的导师均与新护士年龄差距不大,使新护士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存在太大的拘束感及压力感,并且在沟通方式上使新护士更能接受。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将导师制教学模式运用于新护士在职培训,可大幅度提高护士的能力与水平,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梅,杨艺,杨春静,等.案例引导联合导师负责制教学模式在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7):2312-2315.

[2]费薇,梁燕,段海霞.PBL教学法与导师制结合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5,10(a01):690.

[3]董佩娴,陈颖川.责任导师制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173,179.

[4]吴荷玉,吴丽,王萍,等.三联教学法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8):69-71.

作者:涂菲 单位:南昌市第三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