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院校是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能够使高校毕业生更加有效的服务社会,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随着我国经理的不断增加和飞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对管理类岗位的选拔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更加注重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安排及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利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面对未来职场的发展需求。

一、高校管理类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特点

我国高校的管理类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地探索,逐步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管理类教学的影响仍然还是有部分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教学认为:学生所学习的教学内容,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够全部接受,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因此,传统教学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传统教学认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以及书本知识的阐述,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课本上收录的教学内容,按照老师拟定好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认真击破课堂中的课本重难点内容。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老师在黑板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板书,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划记号、批注重点内容的方式,来不断的温故知新,从而掌握课本红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倾向于“填鸭式”教学,是老师通过灌输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大多数通过死记硬背,从而掌握一定的课本知识。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完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没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没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课本为参照和依据,对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和阐述,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掌握了课本中的原理和理论,而不明白这个原理所形成和总结的过程。学生知识单一的指导了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并没有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课堂上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场面,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明显降低,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无法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机会互相进行知识的讨论和互动,因此就没有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塑造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个性,这必然影响了学生在未来在工作岗位能力的体现。

二、国际化视角下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简要分析,结合国内外高校管理类教学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管理类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一)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国外的教学理念,必备内容就是对新的知识的不断开发,对真理的不停探索。在大学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最终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虚席能力。老师在课堂上需要更多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注重课堂的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新知识的开发和探索的过程中来。老师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设置提问环节,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形成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学习和进步。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完善教学内容,从而在课堂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紧凑而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带领下,更容易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心中的疑问去探索答案,从而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和管理类课程的基本技能。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逐步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程度,老师和学生之间充分的互动与交流,让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愉悦。课堂上,老师需要提供给学生自主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标书出来,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也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去主动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掌握能力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一般的教学流程和模式以外,还需要针对学生提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高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指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课堂安排上,老师可以安排不同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经过思考以后,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在课程结束以后,老师还可以针对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一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学习报告的形式,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独到见解。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从课堂衍生到课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更加高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帮助,这样更加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多角度的提出学习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有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提升,培养了学生在与人交流方面的沟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等。所有的课堂环节设置,都需要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需求,从而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

(四)增设教学的平等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节。

众所周知,在高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上课而选择旷课逃课等。这种不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与老师的不平等教学也有一定的关联。在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自由的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来。课堂发言的机会,需要平等的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增设课下单独答疑的环节。高校的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平等的教学成绩的评估。这需要我们高校的教学工作者,对教学任务非常的认真负责,投入自己的十分精力,去增加教学的热情,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现在也经常会观察到一种现象,就是有些老师的课程很多学生的愿意主动地去听课,去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而有些老师的课程就很少有学生到齐的情况,甚至有时候去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就要求老师对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方式更加的多元化,人性化,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常说,做学问是自己的事情,只有学生认真参与到学习中去,才能够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和理论,转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教学过程需要有探索的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高校教学的硬件设施配备上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高校教学设施都越来越齐全,比如说教学用的课堂投影仪、多媒体音频教学设备等等,而且很多高校都设置有自己的微机房,校园图书馆和学习一角。这些都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方法,调查研究显示,1998年美国就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就设置了网络课程,这样就直接使1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到了计算机查阅资料和网上自主学习的便捷。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如何让学生围绕课堂知识,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现代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研究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提出更多的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知识转变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能够激发学生在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潜能。探究知识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管理类课程教学案例,离不开我们实际的生活,因此我们除了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参与到学习中,还需要走出课堂,学会对教学知识的延伸探究。对于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仅仅通过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结合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去深入的思考问题的关键,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需要积极的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对知识的探索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自己的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学生的学习潜能需要老师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激发和挖掘。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使学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总而言之,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总结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实践和提升,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探究出来的成果。在管理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使不同的教学模式的价值有效的体现出来,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作者:刘芳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