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课教学模式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课教学模式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课教学模式创新

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它以语言为基础,综合借鉴了表演、曲艺等其他艺术的研究成果,在文学的基础上兼具其他艺术的教学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播音主持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一方面,通过教师专业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接受并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继承传统艺术教学的模式,近年来,随着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的壮大,播音主持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改革。目前,各院校较为普遍使用的是“理论大课”结合“实践小课”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采用大课方式进行理论讲授、带播,引领学生找到相应的播读主持感受,而对播音主持中具体的用气发声、表达技巧、模拟主持等实操性内容则采用课内实践为主的小课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抓住了一些播音主持教学的重点,但其形式较简单粗疏,没有深层次激发、培养学生对于播持艺术的热情,与一线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要求有相当差距,尤其是单一的实践小课教学缺乏了系统性、关联性和延展性,不能很好地适应播音主持实践课程的教学。

1播音主持小课教学现状

专业小课就是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以期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的教学方式。小课教学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本科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该专业领域中的大部分技能、技巧都是从小课的实践中获得。因此,小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效果以及师资的优劣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毕业之后的专业竞争能力。

1.1师资力量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全国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大概有200多所,每年培养的毕业生达两万人左右[1]。生源数量的激增,使得许多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呈现出师资短缺、力量不足、构成多元等问题。调查发现,在一线担任播持专业的教师来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与播持相关专业转型的教师,如中文、新闻等,这部分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较为不足;第二部分是科班出身的教师,他们大多教学经验有余,实践经验欠缺;还有一类是由电台电视台特聘或调入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体系有待建立。教师构成的多元性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无法满足小课教学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影响了专业的长足发展。

1.2硬件设施不够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小课教学需要满足现代化设备的配置,包括录音、导播、摄像、视听、演播室等。没有这些教学的基本条件,就无法达到学生在模拟或仿真环境下学习锻炼的目的。但目前很多播持专业教学条件简陋,场地、设备匮乏,这样的教学环境对实现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不可逾越的桎梏。因此,完善和加强硬件设施是小课教学首要的、基本的条件。

1.3教学与应用脱节

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技巧都要通过实践小课来达到能力的提升和最终的应用。但实际上,很多院校将小课的形式固定化、程式化,课上单纯地纠正吐字发音或提高学生将文字稿件转换成有声语言的能力。这些方式一方面不能激发出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感悟;另一方面与电台、电视台等相关媒体行业的实际用人要求脱离,以至于很多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媒体行业工作时显得无所适从,这也显示出小课教学中的内容无法与行业实际工作衔接的弊端。因此,对小课教学模式进行一些创新很有必要。

2小课教学创新模式策略

根据对目前播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小课教学模式调研,以下三种模式值得关注和探讨:

2.1与一线接轨的实践教学模式

播音主持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简单闭门造车式的教学往往会出现脱离实际、学“无法”致用的情况,因此,建立与一线接轨的小课实践教学模式非常必要。第一,扩充“校内实训模式”。整合学校校内资源,利用学校的场地、演播室、录音室等设备和人员,建立拟社会化的实践培养机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校内电视台,策划制作公司、模拟报社等类社会化的媒体机构,通过仿真式的演练,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第二,深化“校外实习模式”。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的实习工作较形式化,时间也较短,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应当利用自身的设备资源、实训基地、专业人员等优势,与当地电视台建立长期实践实习合作关系或设立教学基地:一方面,学生可以随时配合或直接参与电视台的节目策划、主持、录制、制作;另一方面,聘请电台电视台经验丰富的播音员主持人以客座方式授课,定期在学生上课或实习中进行指导,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完善理论知识,迅速掌握要点,建立自信心。第三,建立“阶段式实习模式”。一般院校都会在大四进行集中实习,但事实上,这种实习方式没有针对性,时间也较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建立“阶段式实习模式”。即从大一开始,每学期留出2-4周的时间,进入专业传媒机构实习,让学生向一线岗位的记者、播音员学习,使他们获得真实的创作成就感和体验。

2.2建立课下回课新模式

传统的回课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和复习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这种方式较为单一,虽然有互动,但学生总认为是在上课,不能激发足够的兴趣和主动性。如果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的回课新模式,就会有效解决这些教学方面的老问题。一方面利用少量时间进行课内回课,另一方面加大以校园专业性比赛、表演、演讲和主持活动为主的课外回课的力度。课外回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2.2.1专业汇报演出模式每一阶段课程结束后,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课内容汇报演出,作为小课回课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以班级、年级或院系为单位,组织学生将该阶段所学专业课程以舞台或演播室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这种专业汇报通常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导演、主持,内容涵盖了该阶段专业学习的方方面面,集参与性、趣味性、表演性于一体,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寓教于乐的回课和学习方式。

2.2.2语言平台竞争模式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以语言学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有关语言的活动或竞赛方式,都可以借鉴运用到教学中。如果能创造一个让学生随时能够感受语言魅力、体验播音或主持魅力的平台,如模拟演讲、辩论赛、诗歌朗诵、模拟主持、现场采访等,既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发声、语言表达等基础能力,又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反应、播音主持能力。这种回课方式考察内容较多,形式活泼多样,但一定要建立起竞争的机制,在一次次竞争氛围的回课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主动求学的欲望。

2.2.3专业比赛增值模式提升艺术专业类学生尤其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参与专业性的比赛。小到班级的比赛,大到全国性的比赛,都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类比赛通常都有业内专家进行点评,专业点评与竞赛经历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这种方式是一种播音教学的“增值”,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增进,长此以往,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增值”效应。

2.3转变角色主动参与模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作为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来自于实践,而所有问题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暴露出来。传统教学通常以老师教加示范,学生学加练习的方式理论结合实践,但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如教师的角色定位单一,只能传道授业、讲解示范,不能深度参与、解惑答疑。最直接的表现为: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断点。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明白了是什么、为什么,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究竟该怎么做、做的好,存在困惑。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学生的个体有差异,难以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因教师在实践中的参与度不够,对学生作品不能全程跟进,无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困难,不能做到感同身受,这样与学生产生了距离,造成没有说服力。因此,我们需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丰富教师的角色定位,特别是在实践性的小课教学中,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既要当好老师又能扮演主持人、外景记者、配音员、剪辑师、嘉宾等多重角色,同时要充分地融入到学生的实践和作品中,从内心里真正了解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力。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属于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授课方式上可借鉴的不多,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老牌播音主持院校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据自身情况不断地努力探索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授课方式,使得播音主持艺术能够更加蓬勃、充满生命力的发展。

作者:赵熙敏 余岩波 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