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摘要:

以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团队合作、开发潜能为目的的PBL教学法,逐渐被高校应用。文章基于高校实践教学现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构建了PBL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绩效考核相关原理对其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

关键词:PBL;高校;实践教学;模式

一、基于PBL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2014年高校毕业生727万人,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而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就业能力不强。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与保障。黑龙江省教育厅早在2011年10月便提出“高校应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从管理上实现协同创新”的具体要求。可见,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俞仲文2004),是职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高志军2009),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而且会加强学生职业习惯(应金萍2009),阐述并实践了PBL教学模式(王平安2009),且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张兰芳2012)。此外,针对PBL在烹饪西式面点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王全利2014),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实践教学中效果显著(李鹏2015),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实践证明PBL是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葛高丰2015)。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大多仅从PBL或实践教学单一角度研究,较少将PBL与实践教学结合。同时,高校切实需要一座把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桥梁,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手段等各种因素优化组合并付诸实践,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十分有必要将PBL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二、基于PBL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一)PBL概念界定

PBL(Project-BasedLearning)是基于真实情境、以驱动性问题启动的“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小组为组织形式、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根本目的、将知识获得与知识应用相结合的探究型学习模式”。

(二)PBL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1.构建目标与原则。

以诱发学习动机为前提,倡导自主、探究和互动合作学习,倡导师生、生生间平等对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适宜互动情景,提供有效问题;民主性原则,保证师生双方人格平等,共同研讨、共同评价学习效果,互相启迪,协调发展;开放性原则,不局限于教材,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发展性原则,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

2.PBL实践教学模式的流程设计

(1)角色与任务。教师:课程组织者、学习参与者、信息咨询者、情感支持者,负责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收集、评价信息,有限地干预学生活动并给予学生反馈来传递专业知识技能,组织学生逐步完成PBL各个环节,监控学生学习方向,确保学生参与。学生:自主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和评价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从关注理论调整为关注实际运用,在收集查阅资料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动手、相互讨论及自我反思,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独创性,在讨论过程中,与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在总结评价环节,对整个过程评价,同时对自我表现、参与程度、掌握程度等自我反思及评价。

(2)基础保障体系。运行体系和支撑体系。运行体系以教师导引与帮助为核心,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效果评价三个部分,其任务在于组织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支撑体系以高校监督管理与支持为核心,包括教学管理部门和校企合作体系,在教学模式改革、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为实践教学的完成提供平台与保障,其中校企合作体系提供实践平台,其主要任务在于理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运作实践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师生在分析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确定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或提出问题假设,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明确任务分工,明确信息资源及获得渠道,确定研究计划及安排,组织学生小组分析与讨论,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整合、综合,形成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验证事先提出的问题假设或方案,得出结论。由教师组织各评价主体对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是总结、反馈,确定问题已解决———通过,付诸校企合作体系实践(特定项目要求边学习边实践),未通过———组织对情境创设开始的各环节进行反思反省,找出问题所在,充分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多次反复,直至正确的结果出现,再开始下一轮的学习。

(4)经验分享平台/360度评价。借助于学校教务网络,以经验分享作为教师评教、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必备项,同时又赚取积分兑奖的形式,鼓励师生失败教训、成功经验共享,同时进行多主体、多维度教学结果客观评价。(5)注意事项。采用PBL实践教学模式时,必须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明确小组长的责任和义务。首次应培训PBL教学法原理及PBL每个运行环节的具体操作,例行培训侧重于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确保问题合理、学生积极参与和集思广益。

(三)PBL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

结合360度绩效考核法与闭环绩效管理系统原理创新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前馈保障、过程保障和反馈保障三部分。

1.前馈保障侧重于人、财、物。

(1)师资保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侧重于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可采用从企业选调专业人员做实践技能培训或在高校指导下由专业人员直接参与,对老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培训,采用导师制,也可以采用校外培养实践,并制定师资队伍长期发展规划。

(2)经费资金保障。资金是实践教学得以运行的根本保障。打破以往按学院、按专业、按部门预算的模式,建立健全以PBL实践教学为中心的项目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集中财力支持一批对学生能力提升有重大影响,对相关专业发展有巨大带动、辐射作用的实践教学项目,促进重点专业做大做强。

(3)机制保障。健全机制保障是实践教学的有效支撑。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机制,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实验室和课外科技活动环境和条件建设,充分促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过程保障侧重于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环节控制。

(1)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严格标准、简化程序、明确责任、完善服务,建立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制,侧重于教学资源整体优化,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

(2)教学环节控制。教学环节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开展PBL实践教学之前进行教学方法培训,培训对象包括授课教师、实验管理教师和参与PBL实践的学生,控制每个运行环节,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做好预期和相应问题处理方案,同时做好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经验分享。

3.反馈保障侧重于教学评价、激励和反馈。

(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客观肯定和下一次教学有效开展的保障。基于360度绩效考核原理通常由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多维主体从知识获取、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积极参与等维度进行评价。

(2)教学激励。教学激励是PBL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动力。通过典型示范、外部奖酬、培训交流、优秀成果表彰或提供必要的现代化设施和工具,以满足教职员工的各种需要,形成内在或外在激励。

(3)教学反馈。教学反馈可以改进PBL实践教学模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教学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要充分反馈问题并对教学计划做出修订,为下一次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确定好方向和依据。

三、结论

PBL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拓宽思维,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师生整体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基于360度绩效考核法尝试从校方、教师、家长、学生、校企合作联盟等多角度,并结合闭环绩效管理系统原理对该模式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评价与保障,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完善且有较强可行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宋淑丽.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4).

[2]殷永帅.PBL教学模式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

[3]王丽丽,刘力.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5).

作者:宋淑丽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