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教学模式思考(10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教学模式思考(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育教学模式思考(10篇)

第一篇:中职学校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实践

摘要:体验式体育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教师要充分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使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中职体育;体验式教学;教学实践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学生参与的兴趣度及教学的素质化程度,对教学成效有明显的影响。以体验式教学为代表的改革潮流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职体育教学工作注入生机活力。

一、体验式体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体验式体育教学是近年来在教学改革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一种模式,特别是以高校和中职学校为主要阵地的体验式体育教学,更是获得空前的成功。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1.主动适应了当前体育研究的潮流。从国内外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看,体育教学向着不同领域拓展延伸成为了潮流。特别是国外,将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技能训练、综合训练等方面融合起来,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而体验式教学正是贯穿东西、融汇中外丰富成果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教学研究。2.达到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体育体验式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从力量训练、力度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到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再到一些体育常识技巧的掌握,这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体验式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的一次有力推动。3.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既立足于体育教材,又注重拓展延伸,将校本课程、乡土教材及体育项目行业等不同内容融合,形成一本体育百科全书。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覆盖面更广,信息量更多,能力要求更全面,而且教学形式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限制,不仅课内外结合,而且校内外结合,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将会产生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4.激发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兴趣。体验式教学走出了单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讲模范的枯燥模式,更多的时候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无论是参与训练的内容还是方式,和以往都有显著的变化,对学生而言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让他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体验式教学必将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科学设计与周密组织并重,有效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体验式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既要注重周密的组织,又不能忽视设计环节,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共同增强体验式教学效果。1.充分借鉴类似经验,周密设计体验式教学内容。体验式教学对体育学科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尝试,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但是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例如国外开展的拓展训练,对学生而言通过耐力训练、技巧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团队意识培养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开展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这些方面和体育息息相关,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这些经验,让学生有效接触最前沿的体育项目训练、最先进的体育理念,使体验式教学更吸引学生,这是提高体验式体育教学成功概率的重要抓手。2.立足教学实际条件,灵活开展体验式体育教学。中职学校特别是卫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相对于一些专业学校可能存在着差距,但是教师要因陋制简、因地制宜,立足教学实际条件灵活开展体验式教学工作。例如在训练耐力时、训练技巧时,可以通过耐力跑、攀岩、高空平衡行走等现有条件可以实施的项目进行教学。在培养团队意识方面,可以通过团队协作接力游戏的方式开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结合卫校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障碍,特别是提高他们耐挫能力,提高他们相互协作的意识,以及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地投入学习与生活。在体育常识救护知识等教学方面,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向他们传授营养健康知识、意外情况急救知识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护能力。3.拓展教学空间,合作实施体验式教学工作。许多中职学校为了提高体育体验式教学的层次和水平,既重视了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同时也引入专业力量,通过专业团队、专业人员的介入,专业基地、专业场所的训练,使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发展状况得到进一步提高。有些学校引入拓展训练专业公司,在完成校内训练项目之后,将学生带到专业基地进行拓展训练。这些基地大多位于风景优美的地方,学生的身心为之放松,参与的兴趣明显浓厚。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制订项目化训练的详细计划,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一招一式的训练都非常规范认真,而且扎实有效,对增强体验式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综合开展考核评估,全面检验体验式教学成效。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既要重视教学设计的周密程度,又要抓好教学各个环节,其中考核评估环节很重要,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训练效果监测。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体能检测、运动技巧检测、心理健康检测、急救知识检测等不同的方面,了解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达到怎样的目标要求。体验式体育教学考核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具体可以进行项目化考核及量化考核,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考核有标准,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三、几点思考

在中职学校开展体验式体育教学工作,既是一项创新,又与以往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一脉相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几个方面。1.完善教学内容系统化。体验式教学处于一个不断探索总结积累的过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本着筛选优化提炼的原则,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精致水平,在教学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教材。2.增强教学考核科学性。既要重视学生身体耐力技巧及素质方面的考核,又要重视学生体育情感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考核,坚持多角度全面考核,确保体验式教学的目标得到圆满的实现。3.提高教学对象接受度。体验式教学所选择的内容、选择的方式,包括开展教学的时间场所,都要让学生有兴趣、肯投入,让教学工作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为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支撑。4.确保教学活动安全性。无论哪一项活动的开展,教师都要事先充分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学生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消除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蔡腊香.如何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

[2]江木灿.新时期我国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3).

作者:吴华 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

第二篇: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

摘要:体育课程具有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由于不同学生在基础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教学很难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本文从分组教学模式概念入手,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引言

从我国以往中学体育教学经验来看,统一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不同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学习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能力较差的不仅会丧失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未能发挥。基于这种现象,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调整。

一、分组教学模式

(一)分组教学模式的概念

分组教学模式指按照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要素将一定数量的学生分成不同组别。当组别确定之后,利用该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当教师向小组成员布置学习任务之后,由于小组中成员的基础、能力相同,共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差异较小,因差异过大失去学习信心的现象发生概率相对较小。当某个小组学生学习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进而促进该小组学习质量的提升[1]。

(二)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就体育教学而言,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包含以下几种:1.因材施教原则。这种原则指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参考因素。在契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教学策略,以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2.学生主体性原则。这种原则指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课堂学习主体,在尊重学生意志、价值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基于这种原则,学生地位提升会使其对体育学习产生更多兴趣,进而促进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展开[2]。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可用的分组方式

就中学体育教学而言,能够产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分组方法有以下几种:1.竞赛内容分组方式。竞赛内容分组方式的作用主要是检验学生以往学习成果,因此这种方式通常应用在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体育学习之后。与基础分组方式不同,这种分组方式更强调小组力量的均匀分配。在竞赛开展过程中,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所学体育技能和知识得到合理强化,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合理培养。2.学生体育基础、学习能力分组方式。这种分组方式指将学生体育基础、学习能力作为参考依据,将一定数量学生分成不同水平的多个小组。由于每组学生学习水平相同,其达到的学习效果大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分别应用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实现提升各个小组学生学习质量的目标[3]。3.兴趣分组方式。这种分组方式建立在中学体育教师能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学习内容的情况下。以球类学习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学习排球或者篮球。基于兴趣的分组方法有助于最终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分组是分组教学模式应用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为了保证分组有效性,教师在正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的了解。教师需要在参考这两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能力、体育学习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组,为小组共同进步、针对性指导目标实现奠定基础。2.对体育分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另一重要环节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由以往中学体育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很容易对单一、传统的教学内容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将原本教学内容转化成游戏模式。例如,当教学内容为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定人方式开展教学,四个小组分别作为两组逃脱组和两组游击组。3.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这种现象,在应用分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与竞赛模式结合起来,利用相应体育学习项目,激励不同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兴趣、积极性提升会促进教学目标实现难度降低。

(三)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和优势

从整体角度来讲,将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及产生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差异现象的产生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挫败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在分组教学模式中,每个小组成员的情况大致相同,因此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会引发不良心理问题。因此,基于分组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2.学生锻炼更平均化。我国以往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锻炼的学生数量有限。例如,教师在开展足球射门技能训练时,通常会让两名学生进行示范训练。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观看状态,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应用分组教学模式之后,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完成。这种平均化锻炼现象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目标的实现。3.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多是基于竞赛活动形式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获得胜利,会与小组中其他同伴合作。因此,这个过程具有提升学生交往能力、合作水平和培养团体凝聚力的作用。形成这些能力之后,学生会将其不自觉地应用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进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结语

统一化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引发的学生厌学、教学质量较差等现象,由于分组教学模式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需求更加契合,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将该模式应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在充分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应用适宜体育教学内容对不同小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国忠.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10,03:63-64.

[2]孙青.运动教育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3]薄秋芳.探究学习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冯波 单位:荆门市外语学校

第三篇:职高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很早就首先就对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分层教学在职高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具体如下: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能力、自身体能、学习兴趣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所有学生笼统地分为一个整体。本文重点探讨的分层教学模式就是从此点入手,是一种充分尊重不同层次学生个体化差异所制定的教学模式,也称作分层次教学。

二、高校体育教学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体育课的教学核心是从强化体能的角度开展各类身体训练,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体能的学生其训练效果,以及潜能都是不同的。学生是否达到体能强化的目的,也无法以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判,例如跳高、铅球、游泳、篮球等,不同身高、体重、性别以及兴趣爱好的学生,所能达到的训练效果都是存在不小差异,也就无法像其它科目,可以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更无法通过统一试卷及分数标准,来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效果,这也是体育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正是因为此种特性,强调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的分层教学法,恰好可以与体育教学形成较强的契合性,使通过此种教学模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三、职高体育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课前根据学生的差异合理分成不同层次

在正式授课之前,高职体育教师应先对班级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掌握。首先从身高、体重、性别等对学生进行大体区分,之后通过学生的档案资料,了解哪些学生有体育特长。同时还可与班级导师进行沟通,明确学生的性格特征、爱好等。最终进行信息汇总,将上述信息相似的学生归集为一个档次,以此种原则,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个层次。

(二)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开展分层次教学

在层次划分完成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并以教学计划开展分层次教学。例如针对体能较差,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并强化指导。对于体能较为良好,具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可在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巩固。对于接受能力能力强,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可不进行基础训练,直接针对学生的体育特长进行强化教学,巩固技术,并进一步开发潜能,在完成训练体能的体育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所擅长的体育技能进行加深、强化。

(三)根据学生特征及教学设计的差异科学制定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不单是教学成果的总结,同时也是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那么教学评价的评判指标也应当根据不同层次进行相应的设计。如根据进步幅度,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评价体育训练是否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点评也应当有所差异。例如对于优秀学生,要对其实施高标准,以及竞争性的评价;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则是多以鼓励、表扬的方式进行点评。对于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学习兴趣低的学生,可在鼓励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激将法策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传统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提出一种分层教学模式。首先对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及可行性进行概述,之后分别从根据学生的差异合理分层、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开展分层次教学以及基于教学差异制定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对职高体育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具体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可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匡莉.刍议职高体育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06.

[2]汤玉凤,汤玉莲,沈明.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福建省小学体育课程中应用的探析[J].电子世界,2013,04:160-161.

作者:陶雪 单位: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

第四篇:构建休闲式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说:“一个人的身体与精神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由生产发展决定的。”今天,我国的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休闲式的生活方式更加喜爱,并不断的追求。作为研究生命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初中体育学科教学,更应该适应今天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通过休闲式体育锻炼方式的渗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式运动方式得到了大众的青睐,青少年学生也同样喜爱这样的运动方式。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一、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设计休闲式的体育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认为,初中时正处于身心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快速阶段。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得点。体育运动在实现提高人的体质基础上逐渐向休闲化方向发展。然而,?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充分立足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初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首先要做好这方面的功课,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然后再去指定教学方针,开展体育活动。在中学阶段,学生即将迈入成年人的门槛,生长发育即将成熟,各个器官与组织的发育更加完备。与此同时,心理上的发育也正在进行,初中阶段正是“叛逆”的年龄,许多学生的自我意识空前强烈,但是往往自尊心太强,经受不住生活上和学习上的挫折,极容易受到打击,这也给他们平日里带去了诸多烦恼。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年龄特征,充分发挥休闲生活化体育的优势,让体育课成为学生释放压力的场所,达到锻炼身体、舒缓精神的目的,从而保证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适当难度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抵御挫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把受学生欢迎的轮滑引入课堂,许多学生都乐于尝试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样也就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平衡性、灵巧性,也增强了学生勇于挑战的气魄。

二、教学目标休闲化,紧贴时展处理教学内容

休闲化体育锻炼是指以体育活动为锻炼形式的新型运动方式,它是以维护人的终身健康为目的的高质量运动标准。因此,初中体育教学目标也应该适应休闲化运动方式来确立。时代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提出新的标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职业的刚性要求。这样也就是说,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必须实现生活休闲化,才能使体育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体育课虽然是以操场、跑道、球场等场所为主要课堂的,但是也有理论环节,也需要在教室里上理论课,教师也要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在生活化目标的大框架下,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合理地处理教材,讲解教材时应当紧贴生活,使课堂充满开放、自由、先进的气息。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要采取措施多增加趣味性,减少一些枯燥乏味的项目,适当安排一些有意思的项目。例如,在锻炼学生的耐力时,学生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慢跑之后,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活动:男生运球绕球场跑,女生边跳绳边跑100米,这样的项目就比单纯的跑步增加了趣味性,学生更加乐于投入。因此,我们应该确立适应时展的体育教学目标,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三、训练内容休闲化,加速体育向现代休闲化渗透

体育休闲生活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那就是他一定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加速体育课堂教学向现代休闲式生活迈进。这样,才能以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向小康生活转变。无数教学研究显示,当代的学生更加需要贴近生活的课堂内容,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去安排教学内容,多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这样学生才愿意投入热情去参与。体育课堂需要富有生趣的气氛,教师把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听到的、用到的还原在教材上,学生自然就会来兴趣,学起来也自然更加方便快速。休闲化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反复强调的理念,因为只有构建出充满生机的生活化课堂,才能适应学生不断增强的生理、心理需要,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善于打破传统,凡事多从实际角度去考虑,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练习“篮球抢球技巧”时,教师采取了分四人一组,三人站成三角进行传球,另一人站在中间练习抢球的练习方式,但是这种方法适用在女生当中时,效果不如男生,教师可以让男女分开练习,女生改为三人一小组,两人传球,一人抢球。

四、教学过程休闲化,增强教学魅力与教师的感染力

教育学家加里培林说过,教学过程的演变是时展的要求,只有适应这样要求而且是学生认可与接受的传授过程,才能体现教师的感染力。我们知道,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都包含了休闲式的运动情趣。应该说,这就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休闲化的运动内容无不增添课堂乐趣,从而让教师的教学充满了感染力。要知道学生并非天生就不喜欢运动,个别学生不喜欢锻炼往往是因为感觉体育课上的没意思,本该活蹦乱跳的体育课却显得死气沉沉的,究其原因,就是个别教师没有做到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学生在情绪上得不到积极调动,他们自然也就逃避课堂了。教师应该拓展一些教学器材,使学生能够利用的锻炼工具得到升级,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学生在练习跳跃基本素质拓展时,教材上给出的器材只有绳子一种,而当教师在实际练习时,可以找来一些绳子之外的器具,如皮筋、呼啦圈、小凳子等,并且安排学生到沙地、塑胶跑道、床垫等不同场地进行练习。综合上述,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开展休闲生活化模式来推进课程改革。休闲生活化体育教学最适合目前教学现状,被广大师生接纳与喜爱。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教科书,初中体育教学要重点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这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

作者:邵正午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中心中学

第五篇: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尝试

一、“生态体育”基本概述

“生态体育”教学指合理运用体育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融入自然、社会,实现身体、精神的双重目标培养,获取自然与社会的精神经营经验,以优化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生存能力、适应性。“生态体育”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自然性,可促使学生融入于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自然气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促进身体、心灵朝健康方向发展。二是时代性,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具冲击性,加上奥林匹克体育思想的变化,促使体育运动更符合时代特征,为体育发展提供更广的平台。

二、初中体育课堂的“生态体育”教学改革依据

1.新时期需要变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在这一教学下,学生是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个性。新时期教学提出了“三自主”教学要求,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同时,亦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升综合素养。2.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需要“生态体育”教学改革。随着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的越加严格,体育教育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用作课程内容基本出发点,加强关注课程内容体育文化”的要求。初中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要为未来发展培养健康的身体机能与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在校内所学知识会逐渐被社会淘汰,因此,体育教学也应跟随现有模式,帮助拓展学生知识层面,融入于社会中,养成吃苦耐劳、终身学习的良好意识。3.“生态体育”教学改革可缓解教学条件制约。如今,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导致体育教学质量无法提升,不利于初中生身体素质发展,影响其生活与学习,为学生的后期体育学习造成困难,教学质量提高面临严峻挑战。通过“生态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融入于自然、社会进行学习、锻炼,脱离学校束缚,可缓解目前教学条件制约情况。

三、构建初中生态体育课堂的有效途径

1.改革课程科目设置。传统初中体育课堂在校园内进行,利用现有场地、器材进行授课。按“生态体育”的教学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可针对性安排学生课程。教师可合理改革现有体育项目,利用体育技巧深化教学内容,创新的课程科目,可激发学生好奇心,助其积极探究体育课程、体育操作。例如,训练短跑时,教师可在短跑课程中加入接力跑、俯卧撑等项目,或借助光、声、信号的不同刺激学生感官,训练其反应力。此外,教师亦可参考地区体育教学改革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置新课程。例如,组织学生周末登山等拓展素质户外活动,结合自然、保健、运动损伤等内容对学生教学,促进其全面学习,提高社会适应力、社交能力。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满足学生锻炼需求,解决体育场地、器材压力。2.改革课堂组织形式。“生态体育”教学方式多样性,可根据课堂环境、场所变化,教师亦可与网络平台结合,设计合理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方式,安排体育游戏或素质拓展活动进行授课,以满足学生体育要求。例如,练习前抛实心球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简单练习抛实心球,再帮助学生探索抛实心球技巧与方法,最后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总结动作规范要求。学生在自己锻炼、摸索的基础上学习,可简单认识自己身体情况,寻找属于自己合适的抛球方式,以提高体育水平。通过多种性教师方式,有助于挖掘学生自身体育潜能,更大程度提升体育课堂效率。3.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生态体育”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时,教师需于课堂、课后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充分了解、掌握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教师在授课时既要公平对待,又要区别对待,结合学生特点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方案,从体能、体育情感、锻炼能力方面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培养,评价时应采用不同评价指标,以保证教学评价科学性、客观性,让每个学生感受成功,以放松身心,促身心健康发展。

四、“生态体育”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注意问题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生态体育”教学改革需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在野外实践课堂活动中,教师应预见性分析可能出现意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例如,登山时需注意防滑事件,游泳时需备足游泳圈。2.教师领导学生进行大自然活动时,应提醒学生不要做出破坏自然环境的事,例如,破坏公共卫生,破坏保护植物等。3.在选择“生态体育”教学场地时,针对环境偏僻的学校,教师可在学校周边或高山平地进行体育户外授课,城市中央学校,教师可合理安排引领学生进入社会环境开展课堂,最大限度发掘自然环境对学生体育课堂影响。五、总结初中体育文化的改革与建设可推动体育教育发展,丰富社会文化。运用“生态体育”进行教学,可显著提升高中生体质与素养,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利于社会体育发展。在“生态体育”教学下改革高中体育课堂,学校可以改革为契机,加强体育投资,营造良好体育教学氛围,建立愉悦体育课堂,从多方位推动与发展生态体育。

作者:吴天刚 单位: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

第六篇: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探析

摘要: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界定,但是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从体育教学模式概念、基本构成要素、三元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分析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好地服务。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概念;三元运行机制

上世纪70年代逐渐开始了教学模式概念的研究,人们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研究教学模式能够对教学关系进行更好地把控,有利于教学的优化。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在不同视角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但是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尝试性地分析了体育教学模式,仅供参考。

一.体育教学模式概念

通过反思当前存在的各种体育教学模式观,并总结分析当前体育教学模式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将系统科学原理作为指导,站在整体论角度上解释了体育教学模式概念所含义:体育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体育教育教学原理、理论以及思想的指导作用下,体育教学体系中组成的元素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动静相结合的一个整体。就静态方面而言,其表征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为将模式整体功能最大化的体育教学方法适配形态;其二为各个组成要素按照其作用、地位而联合形成的横向空间分布形态。就动态方面而言,其主要表征为将体育教学整体结构视为运动体,在运动时形成的纵向时间序列形态,简单地说就是体育教学程序。在三维空间中,这三种形态相互交汇、融合、共振、协同,便而形成自催化循环回路式的三元运行机制。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如果要从整体论的高度上对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主要内涵进行深入的认识,那么就要对其基本组成要素进行明确的认识。按照当前体育教学模式观的辩异、基本组成要素,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模式基本的组成要素应当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与教学结构这三个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模式概念,形成了体育教学模式概念,这就使得,模式、体育教学模式两者是上下位的概念关系,体育教学模式中是处于下位的,模式是处于上位的。所以,体育教学模式概念中蕴含着模式概念的本质及其两个构成成分(方法与结构),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结构是其天然的促成成分。体育教学的本质决定了体育教学程序是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体育教学指的是利用教师指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专业技能等进行系统的掌握,在这一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可以将这一定义抽象地阐述为“体育教学是......活动”这一形式。在时空相位中,体育教学的时间序列形态是由体育教学活动的特征决定的,简单地说就是体育教学的程序。所以,教学模式概念应当对教学程序性进行准确的体现,以确保体育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表征的客观性。这样一来,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程序是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1]。

三.体育教学模式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循环机制

(一)方法与结构的循环

这种循环将教学方法视为起点与终结点,重点体现的是方法与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结构影响着方法:第一,利用教学过程间接地分化教学方法体系,进而高效地、针对性地促进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学结构功能的实现;第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并且能够激活教学方法体系,促进其处于临界状态。体育教学方法影响着结构:第一,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过程,间接地激活了教学结构的运动主体性质;第二,为促进教学结构功能的最大化提供相应的方法系统。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循环表明,在微观层面上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方法。要想实现教学模式整体、阶段性的功能,一定要依靠教学方法的开启与催化。

(二)过程与方法的循环

这种循环将教学过程视为起点与终点,重点体现的是过程与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方法影响着过程:第一,体育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结构,进而间接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制,促进教学过程更加稳定、有序;第二,为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提供合理的教学方法及其组合。体育教学过程影响着教学方法:第一,体育教学过程作用于教学结构,进而间接地将教学方法体系激活,促进教学方法处于备战状态;第二,体育教学过程直接对教学方法体系起作用,促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化、聚合,进而形成和阶段教学结构所需相符合的教学方法或者其组合。体育教学过程与体育教学方法的循环表明,在宏观、微观间,体育教学模式的航道是教学过程。应当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教学方法与结构,将死物转化为活物,充分发挥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

(三)结构与过程的循环

这种循环将教学结构视为起点与终点,重点体现的是教学结构与过程形成的生态系统。体育教学过程影响着结构:第一,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结构功能的最大化;第二,教学过程为实际教学提供了运动路线,并且决定着教学结构时空相位中的运动量轨迹。体育教学结构影响着过程:第一,体育教学结构能够将教学方法激活,进而为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提供合理的教学方法或者其组合;第二,教学结构利用其整体的形态组成教学过程时间序列展开的运动体。体育教学结构与体育教学过程的循环表明,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体育教学模式的胚体是教学结构。如果不存在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就会失去运动的主体,这样一来教学方法也失去了服务对象[2]。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模式相关研究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育教学系统层面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强化研究,并加强体育教学模式间的横向研究,以期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袁顶国,刘永凤,梁敬清.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教学模式概念的三元运行机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110-114.

[2]许剑.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兼论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三元运行机制[J].体育与科学,2006,03:75-78.

作者:罗文娜 单位: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篇:职高体育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分析

[摘要]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结合一定的教学思路规律建立的,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教学程序与体系,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基于新课程理念,对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展开如下几点探讨,从而推动当前职高体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改革。

[关键词]职高体育;多元化;模式建立

素质教育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实现课程是体育,为此,这也需要加强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科学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引导鼓励学生

学生的情绪在体育训练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学生上课时的情绪低落,那么就容易在课堂上发生伤害事故。如在教学广播操时,有些学生自己的身体素质较差,有的学生技术基础薄弱,很难掌握动作要领等,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甚者情绪低落,相关的体育项目训练动作很难做到位、不标准。这个时候,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好情绪,给予正面积极鼓励,就一些不规范动作给予耐心指导,并适时做出正确的动作示范。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情绪也会慢慢调整过来,注意力集中,重新投入揣摩动作的要领之中,充满信心地去矫正这些不规范动作,从而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

二、营造良好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职高体育教学应该具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特点,要能让学生的精神得到陶冶、身心得到强健。俗话说:适当的压力是动力的源泉,当学生在背负压力时,一般会调整出更加出色的状态,这是因为适当的压力能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适当向学生施加压力,督促他们做得更好,在整个过程中,要重视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竞争意识的情境。如,在教学排球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首先进行最基本的动作练习。当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的排球技能要领后,就可以要求两个小组进行对抗赛。在此过程中,两个小组就是两个团队,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无论是从发球上还是传球上都会比平时更加用心,动作也会更加规范,这样一来,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也会更加熟练。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体育学科的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现代化技术也被应用于教学当中,让教学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展现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其中拥有互动性与实践性的多媒体技术也给体育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教学内容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体会每个动作要领等,并鼓励学生对播放的视频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将自己对动作的理解阐述出来,再结合动作示范就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证。这样,学生不仅兴趣大,而且乐于看,乐于评论。以多媒体为媒介指导学生关注并参与进来,更能让学生对体育教程有直观的理解,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很多学生都很爱看的世界杯、NBA、奥运会等,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视频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也会大大增加,通过对体育精英者们的观摩以及相互讨论,学生也能学到更多具有实效性的技巧,而且还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竞赛规则等,便于他们今后开始相关体育项目的训练。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能力。这样的体育课才能是真正的成功。

四、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要符合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手段的应用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而且还要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此,体育课堂教学也应该以活泼自主,兼顾严肃为主,避免长时间单一的练习模式,封闭式的体育教法,要主动求新,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力求单调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新意。体育教师要积极采取现代化教学设施,选用新兴运动项目研究教学,比如,学生较喜欢的街舞、轮滑、时尚瑜伽排舞项目等,再结合音乐色彩与社会上较为流行的元素,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科学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状态,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有效发展。总而言之,职高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体育教学,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把握,对教学思路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细节以及评价策略等进行积极的调整,教师也要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好榜样,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敏.职高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2]张权.初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9).

[3]叶雪菲.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初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6).

[4]邓荣萍.浅析和谐互动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3(12):114-115.

作者:王一平 单位: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职业中学

第八篇: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摘要】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责在于培养技术水平高、能力强的人才。与其他教育机构相比,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更为突出。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职体育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没有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有效落实,外加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中的更多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此,需要加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市场就业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市场就业;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教育让学生掌握各种职业技能,从而找到生产一线的工作。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对于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体育作为学生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使高职生具有健壮的体魄,从而使他们的职业素养更加健全。

(二)有利于培养综合性的体育人才

如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因此,我国经济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加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院校,同时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体育教育应该以综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将体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培养结合在一起,从而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三)有利于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职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普通体育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实现学生就业方面针对性特别明显。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在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的同时,还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加强教学理念的创新

高职体育教学特色观要求将体育教学的模式建立在就业的基础上。为了让高职体育向企业方向深入发展,首先应该将高职体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匹配,其次,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社会工作岗位的标准要求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方面的体能胜任能力,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高职体育教学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方便学生在面临挑战时找到合适的对应方式。不仅如此,在高职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将专业内容作为体育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并且转变教学思路,促进高职体育教学中办学特色的发展。

(二)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构建教学新模式

要想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就业能力,就需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要注重学生在体育竞技方面技能的传授,同时还能够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出不同结构以及不同类型的课程,并且加强体育项目练习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有效强化一系列与体育技能相关的知识,让这些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增强学生的精神文化以及身体素质。高职教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健康以及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一些对学生有帮助的体育教学活动,建立各种有效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全面学习体育课程中的就业劳动力,同时将学生自身的体育教学目标设定为与就业、生存发展相关的技术知识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高职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项目训练主要是开展基本的球类运动,或者是简单的武术教学,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内容不够新颖。作为现代体育教学,高职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根据市场岗位要求和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并且设置实践性较强的体育教学体系,根据不同职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制定不同的体育教学项目。例如,针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太极拳和手腕操等体育项目,针对艺术类的学生开展健美等一些塑身型的体育项目,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以后从事职业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加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且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以此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此外,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标,潘兰芳,凌颖等.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5):144~145.

[2]李娜.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0):143~143,144.

作者:吴恺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第九篇:高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州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和组织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组织管理、评价机制等的方面做了具体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高职院校;改革

1苏州市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

1.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活动和良好的体育设施为保证的体育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应由3个层面构成,一方面是是对体育课堂开展有效的组织教学;另一方面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其包括体育比赛活动、各种体育锻炼和指导性的体育技能等;最后是竞赛与交流,其包括各高职院校之间进行的体育联谊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体育技能交流研讨会和体育培训等。

1.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为:其一是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育技能的训练、体育竞赛的指导、心理健康的学习与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等;其二是健身性: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其三是技能性通过对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专业的学习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锻炼中遇到问题能自主解决,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能够自评自测自己的体质,运用简易可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2苏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以“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思想为指导。不断学习各种教学理论和技能。教学管理的合理性,能增进健康,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要完善教学管理系统,从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学习。采用“三会”的学习目标,即其一是会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其二是学会做人,注重自己对他人人际关系的和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其三是要学会做事,学校要多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和比赛等活动,使他们在比赛中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和技能,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知识。注重培养他们具有勤奋、坚韧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组织管理

苏州市高职院校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教师和学生组成了体育教学,各种选项课的开设,为俱乐部会员提供运动技能课程,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课外体育部分通过开设各种俱乐部和开展各种体育竞赛的形式来实现,由各年级的学生组成,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通过教学课堂和社团选拔的组织方式组建运动队,以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4“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4.1体育教学的分级评价根据各运动项目自身特点由体育教师和组织专家,根据各项目、各等级的技术特点、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等方面进行考核。同一级别不同项目的考核难易程度要一致,从而避免因考核标准制定的差异,造成不公。

4.2学分的评价学分的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采取不同的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的学分,等级越高所得的学分越高。这种学分管理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竞赛。主动地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不仅掌握了体育技术又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根据学生是否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在考核中设置8~10个学分。根据课内课程、课外选修课课程和课外活动设置不同的学分。各个学分的总和即是学生的总学分。学生若在规定的时间达到75分以上方可拿到学分毕业。这种学分制度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

4.3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根据体育理论考试、平时锻炼、课外活动参与情况、体育竞赛参与情况、体育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总分设为100分,课内教学的出勤率占一定的学分,根据业余锻炼的出勤率给不同的学分,技术考试达到规定的标准可拿20分,根据参加的比赛情况给不同的分值。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采用作业和考卷的形式进行。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取得,最后再综合评判。这种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一体化教学,使课外活动延伸,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从而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

5.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应积极改进办学思路,加大投资,不断完善实训场地,购进先进设备,加强体育建设,大力推进苏州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工作。目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实行了一体化教学,全校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学生乐于学习、教和学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5.2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需要“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能将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应用到实践中去,是教育的行家。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参观学习,借鉴学校教师的优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培训学习,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改革,要求我们不断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有效地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5.3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大纲、计划和校本教材为了开展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编写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教材,以技能操作为中心,不断努力探索校本教材编写的新途径。

6对苏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议

本校决策者要明确体育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注重改革与探索,制订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把改革落到实处。构建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议苏州市高职院校多举办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采用学分制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通过开展各种体育健身知识专栏,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校管理系统,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有效利用社会资金,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根据苏州市高职自身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使高校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建立健全的教学机制,使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模式广泛传播了体育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宣传了校园体育文化,充分调动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了大量体育骨干,这种课外体育活动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陆小马 单位: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篇:绿色教育制度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一、绿色教育体制下的生态体育

“绿色”一词如今已经广泛流传,人们的理解不外乎是它代表了希望、自然生态、欣欣向荣,而“绿色教育”便延续了这一概念,具体的来说便是从受教育者的自然天性出发,强调教育环境与教育本体的和谐统一;重视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的发展,强调和谐均衡的发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强调个性的发展;关注受教育者的精神层面,强调其心理健康;积极提倡受教者自己主动探究,强调主体能动性。由此达到寓教于乐,受教育者能够在生态平衡中健康的成长。在这一教育体制下,各项课程都顺应这一趋势,追求绿色教育,生态教育,体育教育也不例外。

1、生态体育的内涵

生态简单的说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紧紧相连的关系。后来人们又称生态冠为健康、美好、和谐之名。生态体育主要解释了体育与自然、社会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及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文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

2、生态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与健康教学本身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生态环境,包含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文环境。师生、生生的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竞争、勇于探索与创新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环境下的体育教学应特别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1)体育课堂的生态环境体育课堂的生态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包括气温高低、阳光强弱、空气质量、风力大小、场地器材、卫生条件、教学资料等,人文环境包括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班级风貌和学习氛围等。作为学校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降低物理环境对体育教学课堂的影响,作为老师应该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师生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充满人性关怀和具有较高的心理安全感、舒适感、归宿感。(2)体育课堂的生态教育生态教育要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追求学习的效率,生态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节奏应该符合生命节律,在每节体育教学中,教学节奏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内容量来控制和把握,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会并能掌握和运用的、或学习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相对的加快节奏。而对重点内容即那些技能练习难度比较大的、技术过程较复杂的内容则要采用讲解技术的动作要领、分解动作示范演练式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操作练习时应及时发现并提出问题,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与相互交流后自主练习,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讲解才能够张弛有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实践,教学效果也会相对比较好。生态教育还讲究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教学的目的。现在的学校体育课程里都存在着体育免修的现状,体育免修就是学生因为身体原因故不能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我觉得这些同学应该集中起来进行别样的体育教学,不需要剧烈的运动,没有规定的考核内容。比如我们现在实施的体育与保健课程就是在教学中运用运动生理,康复医学等知识,让因身体不适应上正常体育课的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科学的运动方式。包括通过观摩教学录像、基本养生疗法练习等一些实际教学活动了解体育卫生、运动生理、运动、营养、康复等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不断增强体质,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另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因此广大院校的体育课程采取了在高年级实施选课制,这就可以重复诠释体育生态教育的理念,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课堂、授课内容、授课老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师生和谐的状态,学生兴趣浓厚了,特长得到发挥了,自然学习过程就轻松了,教学效果也达到了。但是现今的选课项目大多还是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等传统的科目,一些新兴时尚的例如:跆拳道、瑜珈、体育舞蹈等也初露端倪,这些课程的加入让体育课不在仅是跑跑跳跳的运动,也同样带有艺术的美感。除了选课制体育教学外,还应该呼吁学生课外锻炼,增加户外素质拓展活动,这样才能能够满足各类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就拿户外素质拓展来说,现在学校这方面的教育还有所欠缺,应该有所重视,户外素质拓展要求学校提供专业的拓展场地,聘请专业的素质拓展导师,这项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运动竞技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吃苦耐劳的品质。也顺应了体育教学所倡导的在大自然中活动、到阳光下去运动的生态理念,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不是单一和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充分结合各学校的实际特点。

二、绿色教育体制下的人文体育

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在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将这一概念延续到体育教学中即赋予体育教学一定的人文色彩,为了到达良好的效果,作为施教者的体育老师应该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利用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挖掘体育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把它们能够渗透到平时的体育学科教育中,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科学素养。生态体育是人文创新型的体育,旨在人、体育、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的状态下进行体育教育。生态体育从某种角度说就是绿色教育的产物。

作者:吴震震 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基础部体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