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动物营养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随着动物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完善,现有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文章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课本知识滞后,课堂上学生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考前突击等现象,通过教学实践一体化、翻转课堂、培养专业情怀和考核方式创新等改革措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为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动物营养学;实践;翻转课堂;考核方式
《动物营养学》是畜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动物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分和能量等主要营养物质的营养原理,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和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确定[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营养物质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动物对其利用的规律、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及其利用特点等知识[2],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动物养殖和饲料生产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获取新知识和持续学习的习惯,并善于运用理论知识严谨求实地综合分析生产实践问题[3]。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畜牧养殖业与饲料工业科技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4],因此,探索《动物营养学》教学改革,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动物营养学》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1.1多媒体教学普及
《动物营养学》最大特点是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并存,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掩盖其优势,致使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反馈差。部分教师甚至照本宣科造成课堂内容乏味、师生间无交流和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等不良现象,表明该课程教学模式急需改革。随着教学设备的改进,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已有很大改变,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部分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非常粗糙,完全把课本上知识搬到显示屏上,抓不住学生注意力,达不到多媒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还有部分教师,完全利用多媒体技术,讲授知识和课本脱节,也达不到帮助学生学习的效果。
1.2教学效率高但教学质量低
对于《动物营养学》而言多媒体教学突出的优势是生动形象和重点突出,教师将知识点清晰地展示在PPT上,结合图片视频将知识快速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但新方式的引进并没有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正因为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便利,许多教师将上课所需要的内容全部放到PPT上,这样上课时自己可以结合PPT讲解,但教师授课往往抓不住重点,将课本内容从头到尾灌输给学生,结果是课堂内容量和信息量大,而学生听讲收效甚少。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
1.3评价体系单一,缺乏综合评价
现阶段本科结业成绩考核多采用“三七分”的方式,即平时分占百分之三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平时成绩又细化为出勤成绩和实验成绩,部分还会有课堂提问成绩。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平时成绩基本无差距,故学生不重视平时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过程,把精力放在期末考试上,很大程度上造成期末成绩决定半年努力的结果。鉴于考题设计的局限性,这种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期末考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能力,并不能体现出学生对课程的总体理解,生产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未反映学生对该门学科的持续学习能力。
2针对实际教学问题的改进方案
2.1教学实践一体化
动物营养学专业的应用及实践性极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从事畜牧相关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动物营养相关实验操作技能,才能为今后科研或企业工作打好相应专业基础。目前大部分高校认识到学生参加实践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这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巩固课堂知识有很大帮助。然而,实际情况只是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结合到一起,并不是融合,大多数的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是分开的。另一方面,由于课时和经费的限制,在设计实验内容时更偏向于验证性的实验,而不是创新性较强的设计类实验,或系统性较强的综合实验,因此会造成学生弱化实验课本身,出现实验课学生心不在焉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入实践环节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再巩固理论知识。但此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无法达到以理论教学引导实验操作的目的,很难期待学生通过相对独立的实验对动物营养学这门课程产生系统深入的认识。
虽然现在的课堂教学比以往“接地气”,但依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致。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体现了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学生层次不一、理解能力不同,这就导致有的学生无法及时理解知识点,继而用手机拍下幻灯片,却丝毫不关心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教师不能很好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势必影响自己讲课的情绪,同时教师的情绪反馈给学生又会导致学生的抵触,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因此,需要将多媒体视频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不同专业不同素质教育要求,设定不同教学模块,根据实际情况抽取相应模块进行教学。两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方能弥补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不足,改进现有教学模式,高效利用学时,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强化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此教学手段不仅适用于本科生、研究生实践教学,还可对外界开放进行农事训练。
根据学生课后评价反馈,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课简洁明了,没有长篇的理论灌输,简单明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可以让学生投入其中。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或意外发现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会迫切地查询课本,请教老师,或是相互讨论。“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亲手操作使学生对每一次实验都记忆犹新。实践教学克服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主动思维、独立操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完全融合一体而不是简单的结合到一起,将会呈现出极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将课堂放到实验室,应按照科学研究和企业需求的角度设计动物营养学实践教学内容,选择的实验应具有代表性及可行性,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实验材料易获得、较经济,能够把握实验时间并保证实验安全。将课堂放到实验室,首先进行的是一系列与新的学习内容有关的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主动的将课本内容预习一遍,继而投入到实验中,将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在心中形成疑问,此时,教师再进行理论授课,学生的疑问得到解决,没有解决的在课堂讨论甚至辩论,而实验前的主动预习又能为理论授课服务。如此将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2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
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和“老师问,学生答”,新课堂教学关注的不应只是“教”和“学”,而是“启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知识量的积累引发质变,从而养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创新。然而,学习和创新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应该是一个融合的产物。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孕育创新,所以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继而不断创新。
2.2.1高自由度课堂人类社会心理学表明,未知的现象与事物最能引起人的兴趣和求知欲,能最大程度发挥人主动学习的潜力[5]。高自由度课堂要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启发,教给学生大体框架,让学生课后自主查找文献,补充内容,课堂上提问、互相讨论,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学习进步。同时,实践教学也可参照此模式。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带着问题去学习,从本科生阶段培养科研精神和科研习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一个教师只能向学生展示一种思想,但是三十个学生互相学习则可以达到三十种甚至更多思想火花碰撞的效果。新模式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达到学生学习自主化,研讨自由化,思维发散化,答案多元化的效果。
2.2.2课堂翻转,知识点MOOC化通过MOOC化教学改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教学视频、音频、习题上的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确保课堂上能够真正激发大家思维的相互碰撞,促进问题深层次的讨论,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6]。课后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完成作业,不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使评价体系更为综合化。随着MOOC化的普遍推行,MOOC的模式和内容将会越来越精致,尤其是在《动物营养学》,这种形象化的课程教学中的效果会更加突出。
2.3培养专业情怀
专业课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点,一个学科的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和社会职责同样是重要的基础,这些方面虽然不直接与考核挂钩,但对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认同感、学习兴趣、社会责任感有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对于动物科学专业的学子而言,许多学生本科存在被调剂现象,导致其对动物科学的理解非常浅显,这就需要教师从专业课方面着手,加深学生对动物科学专业的了解、理解甚至热爱,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专业情怀。
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前沿的知识或技术,包括科研的最新成果到工作一线的创新技术,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对毕业后读研或就业的不同学生群体都具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从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入手,从社会层面用专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近年“瘦肉精猪”、“三聚氰胺事件”、“抗生素滥用”和“激素滥用”等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感受到本学科对人民大众生活的重要性和自身魅力,提高自身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感和思考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作用。
课后,举办行业内大师或专业人士的专题讲座或分享会,为学生讲述科学研究的魅力,或从业经历,当前行业的发展形势与前景,发展机遇和挑战等内容,以期开阔学生社会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培养专业情怀。
2.4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与知识传授方式和教学目的相适应。目前的本科结业成绩考核多采用“三七分”的方式,这样的考核结果不能体现出学生对课堂内容和知识体系理解的掌握程度,更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本科教学并不仅仅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而是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创新思维方式,为以后的科研或者工作事业打好基础。所以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必定少不了课堂考核方式和改革。
教学改革的考核方式由原来依赖期末考试成绩调整为,由出勤率(10%)、课堂表现(20%)、随堂成绩(20%)、期中成绩(10%)、期末成绩(20%)和实践成绩(20%)等部分组成[5],这样可以全面评价学生对《动物营养学》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3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社会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敢于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更新与丰富教学内容,将课程MOOC化,改变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方法并重视实验课程,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创新能力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创新型畜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芳.动物营养学小班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J].科导教刊,2016,12(4):96-97.
[2]毕重朋,徐良梅,单安山,等.动物营养学实验课程建设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53-255.
[3]王明海,冯炎.动物营养学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农业,2008,12(24):22-23.
[4]杨明明,姚军虎,龚月生,等.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1):111-112.
[5]郭爱伟,万海龙,吴培福,等.动物营养学案例教学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4(7):168-169.
[6]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21-25.
作者:蔡传江 李浩 张璐通 杨欣 曹阳春 杨小军 姚军虎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