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现状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现状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现状探析

[摘要]针对公共基础课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推动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提升。所以,高职院校应明确对公共基础课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并通过正确认知教学评价目的、建设多元化评价主体以及完善评价标准体系等方式,促进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引言

伴随国家教育部逐渐对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提高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高职院校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仅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训课等,优质的教育质量对于高职院校总体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而高职公共基础课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水平高低正相关。这是因为公共基础课所指定的根本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群体基本素质,为其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夯实基础,所以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其他学科课程难以替代的。合理与科学的对该课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以及教育管理规范化发展,对此,如何完善并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探讨与解决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一)评价总结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

对于教学成果展开合理、科学的评价工作,是提升并优化教育质量的必要前提。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的具体教学质量展开合理评价,其一能够对教师的课程教育质量和水平有所了解并进行客观评价,对于教师是否完成相应教育任务进行科学判断。其二有助于掌握学生群体当前对课程的知识理解程度。所以,通过对课程教育质量展开评价,从而了解教师、学生教育和学习的最终成果,已然成为推动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

(二)学生获取反馈信息的主要渠道

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优化以及教育模式创新有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效率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可通过教学评价最终结果明确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其在某个阶段的学习成绩。在学生明确了解自身所取得的成绩后,无论成绩优劣均会激发学生未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其学习热情与动力。除此之外,在学生了解个体存在的不足后,为获得教师肯定,便会通过教师引导与自身努力来加以改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方面反馈到学生群体中的信息内容应遵循适度原则,否则便会导致学生过度自满或者紧张,对其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一)缺乏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正确认知

评价高职公共基础课教育质量,根本目的在于借助该方式促进高职内部生成积极与健康的竞争环境,鼓励教师持续优化教育质量和教育方式,推动学生高效学习与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合格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具备诊断问题、信息反馈、发挥导向作用以及不断激励等功能。然而,事实上多数高职在公共基础课教育质量的评价工作中存在评价目的模糊的问题。比如,多数学校在开展评价工作时,侧重于评价工作淘汰与甄别功能的发挥。同时,部分高职院校也缺少对教学质量评价最终结果实施科学处理的规范化行为模式,通常随意处理或者秘密处理最终评价结果,并未对其进行公开。除此之外,部分学校信息反馈机制建设也并未完善,具体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结束之后,不能了解自身教学优势与缺点,仅仅只是通过学校公布的结果知道自身排名。该现象的存在,在较大程度上会打击教师参加评价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对教师间进行合作学习亦具有不利影响。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时常会聘请同行专家学者或者校外企业,协助学校共同拟定专业学纲,及时吸取并总结专家学者的意见,从而为专业人才培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但是,在针对高职公共基础课进行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时,评价主体通常仅包括教师同事、学生与学校,学校鲜少邀请行业工作者与校外企业参与学校评价工作。而在现阶段社会与企业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邀请社会和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具有必要性。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的便在于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专业水平较高与技术能力过硬的优秀人才,因此学生能否满足新时代社会和企业的多元化需求,是社会和企业这两大主体决定的。所以,唯有让社会和企业深入参加到公共基础课教育质量的评价工作当中,才能真正确保人才培育工作发展方向的准确性,最终才能有效提升社会与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满意度。

(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和相关制度体系已经有所改进,并逐步趋向于全面化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如评价体系的科学化水准仍需提升,可操作性也亟待提高等。公共基础课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需要以对应的标准体系为支撑,而标准体系是否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对评价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标准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行为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相反,若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体系并未完善建立,则会对教育质量提升产生反向影响。除此之外,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公共基础课所采取的教学质量评价手段仍延续传统方式,与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完全不符,这也致使教学评价体系可操作性不足,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科学性造成严重影响。

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一)正确认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根本目的

新课改明确要求各院校应转变以往教学评价工作倾向于淘汰与甄别功能发挥的现状,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发展与导向功能的发挥,充分体现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对教师、学生的激励作用。所以,高职首先应提高对于公共基础课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合理且科学应用此种教育激励方法。其次,学校方面和教师自身要正确认知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借助行之有效的实践措施促进教学评价功能的最大化发挥。比如,高职院校可采取适当手段,将教学评价反馈信息提供给教师,从而使教师在充分掌握自身以往教育活动存在的弊端与进步程度的同时,还能把专家学者等评价主体所提出的建议及时告知给教师,真正为教师日后工作创新改革指引方向。除此之外,学校在实施信息反馈过程中,应注意明确信息反馈的适当时机,并且还要通过合理途径和方式反馈给公共基础课授课教师。

(二)促进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师生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主体,不仅要发挥教师于评价工作中所具有的主导性作用,还要积极呼吁社会与企业参加评价工作,构建三维一体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即教师评价、社会评价以及企业评价。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与教育目标确立等层面,均是以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基准而定的。所以,让社会、企业与同行专家学者参加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具有必要性。对此,高职应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社会与企业对于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活动参与。首先,激励教师个体对自我教育行为展开客观评价,使其深刻反思自身优势与缺点,强化对自我的认识,进而为未来课程教育发展和优化提供强大动力。其次,强化高职院校校内和校外企业的深度合作,呼吁社会和企业基于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满意度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通过教师、社会及企业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可有效激发授课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亦有助于为教师日后工作创新改革指明方向,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培养更多契合社会及企业需要的人才。

(三)及时完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拟定恰当且完善的标准体系,是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必要前提。一般而言,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质量水平,对教学质量评价最终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因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在设置标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现阶段高职院校办学特征与人才培育目标。除此之外,在完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过程中,应遵循下述几大原则:其一,可行性和科学性原则。其二,客观性原则,即确保评价最终成果具有公正性。其三,动态性原则,所有事物均在不断变化与发展,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具体评价过程当中,应以动态性原则为基础确保评价工作有序进行。最后,导向性原则,即最大程度发挥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对于教师日后教学的导向性作用。结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根据当今社会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进行各学科课程体系设置、教育目标与育人目标的确定。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夯实基础。所以,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学质量评价作为现阶段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均有着直接影响。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促进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最大程度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裴星星,柳欢.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构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议[J].职业,2019(36):83-84.

[2]方晓,丁丽.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20,4(1):44-46.

[3]徐晓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5):140-142.

作者:崔玲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