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核心素养提升下高校体育教学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展开研究。主要结论:以核心素养提升为出发点和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新能力、社会体育参与能力与职业体育组织能力。以模拟比赛、传统体育传承、个性化体育方式创新为教学设计内容,能让学生在教学设计参与、日常运动参与与创新参与中,不断提高个人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助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教学设计
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职业化体育能力与社会体育的凝聚力,是现代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从教学设计的源头抓起,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和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内容中,以灵活的教法、创新的内容与激情的活动等,吸引、组织与调动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体育教学的贡献。
1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计
1.1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内的基本体育技能设计
从教学实践的视角,教学内容设计切入点:⑴必修项目技能教学设计。在必修项目与体育学科的教学和考核框架内,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自己的要求,在既定的教学计划内,去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把个人健康、学业考核与体育兴趣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相对枯燥且身体、心理负面体验较多的长跑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与长跑负荷对等的体育游戏内容,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起来,让学生在趣味中分散长跑负面感受的注意力,既保护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也起到了长跑训练的效果。⑵选修与兴趣社团项目技能教学设计。尽管高校体育选修科目或兴趣社团项目并没有硬性学业考核的要求,但往往是学生比较喜欢或兴趣比较高的项目。教师在必修科目或选修科目的教学中,也要适当地融入或开展关联性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加以科学、完整的技术技能指导,使其能发挥更多的创造性,满足个人健身或兴趣发展需求。例如对跑酷社团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在体操教学设计中融入相关的内容,如自我保护技能、外伤的急救技能等。
1.2培养大学生个性体育方式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设计
自主发展及其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职业学习与其他生活学习等,具有根本性的驱动和支持作用。培养大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性化体育能力的教学内容设计,模式有:⑴兴趣内容启发性设计。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水平,为了满足大学生某方面兴趣发展的需求,教师就需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把某种或某几种兴趣项目或内容,作为一个丰富性或训练性的环节,让学生既开展了必修或选修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又能满足兴趣发展的需要。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体能消耗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花样投篮的游戏活动,为学生的日常健身和体育娱乐活动做出个性化方式创新的启发。⑵特长内容展示性设计。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各种实际,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体育活动,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在特定的环节让具有某个特长的大学生开展体育特长展示活动,为其他学生树立体育特长发展的榜样。如可以让瑜伽特长学生展示自己,能以自己的形体美、柔韧性与造型美,激发大学生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健康出发,开展更加专业和积极的体育学习活动。
1.3培养大学生群体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
根据体育活动的群体性、氛围性等特点,教师科学利用各种项目及其活动形式,有机地培养大学生的自觉参与、主动参与与创造性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让其在开展健身活动的基础上,能为创造职业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氛围做出贡献。操作模式有:⑴群体项目教学多样性运用设计。在学校和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内,针对正在教授的群体性项目,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运用,如足球教学中的三人足球、五人足球与常规的足球活动;对非常群体性项目的教学,如短跑、中跑与单人体操等,则可以组织学生出于相互关心等需要,以辅助者、裁判与其他的相关角色去参与到活动中,既服务于个人的体育活动,也服务于他人的体育活动。⑵社会体育活动参与情境设计。教师在既定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内,有机地设计和组织“社会体育”活动形式,既让学生在运动后得到身心放松,又可以让学生培养自觉的参与意识,如社会常见的组织广场舞、健美操、交际舞与街舞活动等,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与项目适应能力,为其未来职业发展中的职业体育和职业健康打下参与能力的基础。
2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设计
2.1模拟竞技模式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直接设计一个教学内容的模拟竞技环节,让大学生利用现学的项目运动技能和相关规则,开展模拟实战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生成和强化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素养内涵。操作模式有:⑴规范性模拟竞技。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设计10分钟或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规范性的单场比赛活动,使学生在相互配合与“真实”的竞技中,去自觉生成自己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与主人翁精神。如开展单场10分钟的足球赛或排球赛等,让学生在尽情地运动中去体验和生成自己所缺少的核心素养。⑵游戏性模拟竞技。如花样篮球、花样足球、花样跳绳等各种体育游戏竞技活动,让大学生在愉快中开展负荷适中的竞技活动,让其体验到运动快乐的同时,能学习和总结人际关系处理、运动角色意识等,让自己的体能与各种相关的职业素养在合作、共享、共进中得到全面地成长。
2.2职业体育教学与研究模式
实践创新意识作为大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之一,是驱动其开展职业创新与其他特长创新的内动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实施职业体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良好的职业体育习惯结合起来。建议模式有:⑴职业病预防体育技能教学。以传统民族体育中具有医疗功能的体育方式为主,如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为教学内容,既让大学生掌握其基本的运动技能,更教育其每个分解技能或整体项目的医学功效,为其职业过程中的健康做好体育教学指导。但出于各种职业的特点,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创新,如根据个人体质水平、体重、身高,以及是否有其他潜在性的疾病等,可以有选择性的运动相关技能,在保证个人健康的基础上去开展科学的职业健身活动。⑵职业性健身方式研发。教师以课堂教学内容及其技能作为基本要素,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专业,开展与其专业对应的职业体育研发,是把职业体育技能、职业体育研发能力与个性化体育方式创新能力培养统一的最佳方式。例如在体操教学时,可以抽取5-10分钟的时间,对未来久坐职业的开展能多活动腰部减少劳损、多活动下肢减少肌肉萎缩等职业方式研发等,以支持和启发学生把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体育技能抽取和创编,创新适合个人职业健身的体育方式。
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有具有学科性的专业特点,也有学科之间与对大学生素养要求的共性。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立足自身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技能,扬长避短地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注意利用体育实践性、体验性、交互性与激情感染性的特点,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强化与不断提升打下坚实的体育习惯、体育技能与体育意识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元卿.有效培育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健美操课程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94-95.
[2]徐明伟.解决大学生网瘾的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6):144-147.
[3]晓梅.基于快乐体育教学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8):78,161.
[4]顾志平.高校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0)
作者:梁媛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