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核心素养下的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实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核心素养下的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实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核心素养下的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实施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应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立志立业四个维度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教学设计,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情感体验;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理论素养的提升,更加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高中思想政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着眼于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充分挖掘教师自身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师本身就应是一个有健全人格和生活智慧的人,从这一点来讲,教师自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人生经历、求学之路和生活感悟都是可以充分挖掘并加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教学资源,提升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促进师生学习品质、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共同成长。例如,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以自己跑马拉松的照片、奖牌为背景,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自由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涨,提了很多问题,如“你是怎样跑完马拉松的?”“你为什么喜欢马拉松呢?”在回答学生提问的过程中,笔者适时进行思想渗透,讲述自己热爱马拉松的理由,如在跑步过程中可以与自我进行对话,实现自我反思;跑步能培养坚强意志;跑步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等。笔者利用自己对运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导入新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情境,增强其情感体验。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即主体差异性和社会历史性,笔者设置了如下情境:在国家危亡之际,谭嗣同和鲁迅先后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坚持救亡图存。谭嗣同夜访法华寺请求袁世凯拘捕慈禧保护光绪帝,失败后他非常镇定地送梁启超到日本使馆,当时日本友人挽留他,但他拒绝了。好友大刀王五愿意护他离京,也被他拒绝了。他回到会馆开始为牺牲做准备,他拿出家书用父亲的口气怒骂自己,并和父亲断绝了父子关系,他的选择最终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谭嗣同一个人单枪匹马,英勇就义,他用生命捍卫了他的理想和信仰。在这样一个情境中,学生的爱国之情被激发,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如果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选择和谭嗣同一样用热血捍卫理想,有的则不主张牺牲,还有的认为这事与自己无关,活下来最重要。学生的答案其实折射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笔者由此总结道:我们现在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不需要大家抛头颅、洒热血捍卫自己的理想,所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作贡献的远大理想,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总之,创设具体情境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采用问题探究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法旨在综合调动学生的各项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中,笔者以问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们国家是怎样一步步解放思想,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为什么这样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够造福人民?”为主线,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并得出结论,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笔者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了解我国在重大历史关头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随后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讨第二个问题,经过交流讨论,学生意识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是我国不断强大的原因。此外,教师可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产生价值认同,如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路走来,依靠党和国家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康庄大道,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总之,教学中选取的素材应紧扣时代脉搏,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党和国家在关键历史时期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能够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并让其对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产生强烈的认同。

四、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

职业生涯规划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未来实现职业理想的关键,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的最后环节,笔者尝试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师:中国今天的强盛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做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例如,《钱氏家训》指出:“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钱氏后人皆以此作为行为指导,在人生的重大关头时刻以“利天下”“利万世”作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如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分别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归国,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也在用他们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托起中国的明天!如天眼之父———南仁东、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师———林鸣、中国外科肝胆之父———吴孟超,等等,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那么在高考志愿填报或职业生涯规划中,你将做出怎样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呢?总之,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参考文献:

[1]罗越娟.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陈式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梁侠,李晓东.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高中思想政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郑治凡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