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谈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谈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

摘要: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策略,期望能为高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而且为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在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大量的信息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主动进行计算机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1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管理有所缺失

当前,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发生转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应有所创新,但就实际教学管理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及时解决。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唯分数论”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仅对学生平时的成绩和相关的考核进行考量,来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形式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成绩作为主要目标,缺少实质性的思考,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没有实质帮助。对教师来说,这种教学管理方式无法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阻碍着计算机教学的开展。

1.2教学内容比较落后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通常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根据由简到难的原则,带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通过一步步的操作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也无法掌握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导致整个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不高。对此,只有增强专业技术能力,才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创新教学内容,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1.3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计算机技术强调的是实践,但在当前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教学的占比过高,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通常是由教师主导,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形式单一又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也不会顺畅,不能保障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教师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2高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

2.1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时代下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而微课正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实践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缩减一些不必要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练习。这时可以发挥微课的巨大作用,整合计算机教学中的重难点,缩减一些不必要的知识,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制成一个5min左右的教学视频。这种微课教学形式能利用好课堂中的每一分钟,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动手操作,发挥出微课教学的实际作用。在微课的设计方面,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明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以此来设计微课内容。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应适当压缩;而对于那些重点的知识内容,应详细讲解,通过微课的形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微课中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内容;并且借助程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合理利用微课,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教学时间,开展更多的实践教学,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同样的知识内容,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有所差异。作为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得到成长,因此微课在高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课程开展之前,教师可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相应的教学平台中,学生利用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观看,开展预习和复习工作,对学习内容有基础性的了解。微课教学方式能帮助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同学更好地适应教学进度。此外,教师可以将相应的拓展资料上传到教学平台上,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挖掘和拓展,不仅能借助微课弥补学生的不足,还能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率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2.2拓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主要的途径,应当以学科为单位,举办“创新杯”等竞赛活动,还可以与校外的机构进行合作,提供活动资源上的支撑。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使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来制作出一些小游戏、APP等产品。教师也应当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寻创新的思路,并且进行实际的创作。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最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学会与周围的老师、同学进行合作,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更快的适应周围环境。计算机教学拓展课外活动,需要从教学的多个环节进行改变,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不断提升自我,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大的教育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有一定的耐心,开展教学要循序渐进,过高的要求和过于急躁的教学,往往会达得相反的效果。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在获取学生反馈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将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意识到计算机知识的应用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应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高效掌握计算机知识。在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让学生解答计算机相关的难题,来拯救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借助STS教学观,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课外活动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帮助,组织各式各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创新杯”“致远杯”等,让学生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不断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创新。带领学生设计出各种计算机程序进行程序比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学生,给予学生技术和思路上的支持,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结合课外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逐渐提升。在课外活动和比赛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2.3结合社会资源

要利用好社会资源,带领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实习和见习活动,在课余时间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带领学生组建志愿者小组,积极到各个社区去帮助居民解决计算机方面的问题,通过多次锻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得到良好的评价,提升对专业的认同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应给予学生更多资源上的支持,做好辅助工作。可以从外部寻求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课堂上学习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对整个行业有所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上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回报社会。多次的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渐树立学生信心,使学生更认可计算机专业,激发学习动力。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整体师资力量。联合社会资源,与行业内一些有所成就的计算机企业进行合作,带领学生到企业中开展见习和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并在实践中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完善。此外,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乐趣,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学院也可以邀请一些行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或计算机领域的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结合他们自身的实际经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有更多的积极性。

3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不断出现,作为教师,应及时收集和整合资源,并应用到高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利用好大量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君国.高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20(4):80.

[2]赵晓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2):77-78.

[3]马秋成,王霞.计算机技术在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4):152-153.

[4]林岚,刘华,李宁,等.高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4):222.

[5]尚中君.基于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探索[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5):51-52.

[6]廖春秀,仲明瑶,朱峰.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215.

[7]刘东,刘翠霞.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方案[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221-222.

[8]魏威.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2):91.

[9]王晴.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11):109-112.

[10]阳敏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改路径思考[J].南方农机,2019,50(9):208-209.

[11]李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124-125.

[12]李丹.“互联网+”视角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4):44-46.

作者:曾莺 单位: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