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思维下的Scratch课程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思维下的Scratch课程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思维下的Scratch课程教学设计

关键词:计算思维scratch课程教学设计

引言

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思维至关重要,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把计算思维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的培养目标。计算思维的本质是形式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不仅使学生可以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还可以套用计算机学科的思想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推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学生掌握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具备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1计算思维在Scratch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Scratch课程是积木式、可视化的青少年编程工具,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载体,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路径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1)通过观察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Scratch课程中,不论是设计故事、动画还是开发游戏,具体的操作过程都需要把问题抽象成模块、角色,然后再通过指令呈现出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先使用自然语言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描述,然后再把问题和现象转化为Scratch功能模块,进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再通过Scratch中的角色呈现出来,学生在整个问题转化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各种思维能力[1]。(2)从解决特殊问题到解决一般问题。在开展Scratch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养成学生梳理归纳的习惯与思维,对思维过程和操作过程进行梳理归纳,教师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从不熟悉Scratch课程,到越来越运用自如,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动画设计和游戏开发的经验与思维方法,实现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并把经验与方法,迁移应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上,实现对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受到重视,Scratch课程基于其简单易用、逻辑清晰的特点,在中小学中被广泛应用,这种编程软件中数据、事件、侦测、控制等常用功能,与计算思维非常契合,可以结合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对教学模式进行划分,划分如下: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提出对应问题;转换思维抽象特征,抽象简化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建立模型,尝试解决问题;运行程序、查找问题、拓展迁移。教学案例分析。我们以“闯关大冒险”这个课程为例,课程中小猴子的目的地是终点,但是在一路上会出现颜色不同的障碍物,教学目标是在经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自己设计出相应的游戏程序,使小猴子可以顺利去往终点。(1)创设情境。单纯的编程教学是非常枯燥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场景,也可以借助一些适合的游戏进行教学,通过直观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氛围,以便更好地展开程序设计。本文作者带领学生在智慧教室进行课程学习,先通过智能终端,使每个学生都拿到相应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在小猴子大冒险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颜色的障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障碍,要通过不同的命令来执行,学生需要对行走的指令进行设计,使小猴子可以顺利到达终点。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间的讨论活动,让学生探讨如何避开障碍,使小猴子顺利到达终点,然后教师再把现实中的游戏,带入到程序编写设计中,实现从自然语言到程序语言的转换,做好抽象问题、程序设计的准备工作。(2)抽象简化。在进行程序设计前,要抽象简化复杂的事物,在进行程序设计时,要运用到躲避障碍物、动物跳跃、前进方向等指令,因此教师可以先分解这些任务动作,帮助小学生整理好思路,以便下一步做好准备建立模型[2]。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对问题现象进行抽象,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学生整理出问题的逻辑关系,把混乱的事物现象和自然语言,转变为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抽象归纳出动作的要领,以及各部分的特征,把问题进行简化,降低复杂性,以便下一步进行编写脚本。(3)编写程序。在运用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思路,下面的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绘制脚本,设计这个程序的关键问题是怎样使小猴子顺利到达终点,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整体的思路进行设计,先引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回忆,再配合思维导图,使用自然语言概括整个过程,然后再把这个过程转化成程序图,在做完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开始进行程序设计,整个编写过程体现出算法思维与建模[3]。(4)运行程序。学生在Scratch中按照刚才设计的程序图流程进行程序编写,逐条执行编写好的顺序,如果这中间出现错误,就会造成输出结果不符合原定计划,通过运行程序,查找出程序编写中的不足之处,然后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讨论,解决错误问题,如产生遇到障碍物没有躲避的问题,或者提前转弯的问题等[4]。(5)评价交流。在改进设计后,学生们完成了整个设计过程,在接下来的环节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展示,不但要展示设计成果,还要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演示者需要边讲解设计说明,边演示游戏效果,对游戏中用到的指令和模块进行说明,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聆听者通过对程序效果进行观察,对指令设计进行分析,在对问题的分析思考中提升自身的计算思维,并通过交流分享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整个编程过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设计中,效果相同但指令不同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实现对新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专业的意见,肯定学生的表现[5]。

3结语

计算思维能力是时展的需求,作为一种新的思维,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专业的训练与培养,通过Scratch课程,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渗透计算思维,学生通过体验操作,掌握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6-12]。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教育部门、家长、学生等共同努力,实现编程教育的普及,使学生在热爱中不断提升,还可以使学生从信息技术的消费者,转变为信息技术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臧劲松.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2(02):78-80.

[2]李炳锐.计算思维培养视域下的Scratch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6):53-55.

[3]周璇.基于计算思维的Scratch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以小猫“画图”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9(26):78-80.

[4]张晓东.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编程教学模式研究——以Scratch编程教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4):35-37.

[5]李建英,李春艳,马倩,张纯然.基于计算思维理念的中小学Scratch编程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J].办公自动化,2019,24(02):61-62.

[6]李路漫.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设计[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8.

[7]乔淑云,黄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计算思维之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19):17-19+23.

[8]陈秀.基于Scratch的小学生程序设计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4.

[9]赵兰兰.运用Scratch软件培养中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10]王晓霞.网络环境下Scratch在中学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

[11]马强,张攀峰.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Scratch课程教学设计[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78+86.

[12]蔡美玲.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79-82.

作者:张海兰 单位: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