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电专业创新教学设计的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机电专业创新教学设计的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机电专业创新教学设计的实践

摘要:

机电专业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创新教学,应以课前摸索为抓手(在线学习,自我探究),以课中内化为契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课后延伸为目标(拓展延伸,巩固提高),以多元评价助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打破传统教学的瓶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关键词:信息化;实践;思考

目前,在职业院校机电专业中,《机械基础》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平台课程,在单招考试中,所占的比分也很大。然而,该课程特点为理论知识点多而散,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将学生学习的动力转化为自我兴趣的内驱力,是专业课理论教师需要探究及深思的问题。

一、案例设计

深入研究机电专业最新行业标准及岗位需求,领会《机械基础》大纲精神,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的应用及判别;掌握曲柄存在的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索和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线索,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以课前摸索为抓手(在线学习,自我探究)

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为课堂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制作课前学习任务单及调查问卷,准备好微视频,并布置学生课前学习任务。学生登录网络学习平台,领取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及目标,观看铰链四杆机构生活中应用的微视频,完成预习检测部分的习题,以组为单位上网搜索铰链四杆机构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并上传图片或动画至学习平台上。借助“问卷星”调查平台,用QQ和微信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学生认真完成问卷并提交,教师查看问卷星的统计分析,及时反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侧重点。师生充足的课前准备,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以课中内化为契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1.引入任务。课堂巧妙的开头,可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设计中,教师播放铰链四杆机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实例的视频,并用一张老式脚踏缝纫机的图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以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是什么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引出任务。视频动画的播放活跃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2.任务实施。教学过程以铰链四杆机构的认识和判别贯穿课堂,将知识点的学习融入到任务的实施中,主要分无师自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三步,由浅到深,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无师自通:通过课前摸索,自主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相关定义,组成三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拍摄的视频,学生按小组讨论铰链四杆机构各部分名称及类型,并抢答。触类旁通: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平台资料搜集的功能,教师整合学生课前上传的应用实例资源,播放flash动画,交互式白板展现了一幅幅流动的动画。接着引导学生分析铰链四杆机构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对照动画,分析各实例的运动过程,判断运动的类型。由点到线,触类旁通,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并借助应用实例的分析穿插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融会贯通:提出问题,如何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此,笔者设计了“告知-验证-应用”的环节,首先告知学生曲柄存在的条件,接着布置验证任务,学生用仿真软件按要求仿真不同尺寸的铰链四杆机构,并变换机架,得出不同的类型,由此,一方面验证了曲柄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归纳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方法。在这些理论知识的支撑下,教师下发课前准备的螺栓,杆件,学生分组合作,领取任务单,按照任务单的要求测量,选择,组装铰链四杆机构,并派代表展示成果,完成相应任务的加分,有问题的小组则按情况加一定的分数,帮助有疑问小组解决难题的组也加分,由此突破难点。教学设计中仿真软件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开始就接触模型的陌生,不知如何让其正确运转的尴尬,而且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中验证知识,也是帮助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过程。

(三)以课后延伸为目标(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课后延伸是对知识的巩固及学生课堂掌握情况的反馈。因此,课后延伸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一方面布置了一些课堂内容相应的习题,另一方面,学生要去寻找和发现生活中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拍照上传到班级QQ群,以组为单位,加分激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更具体更广泛的了解应用,同时还为后续分析铰链四杆机构的性质及演化知识的传授铺垫,将抽象的理论实物化、具体化,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四)以多元评价助发展

为充分反馈学生情况,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前,笔者设计了一份评价表并已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上在线学习平台,点击评价表,完成自评互评部分的内容,并提交,由教师来评价,反馈学生情况。最后,统计课堂三次加减分情况,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以此激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努力付出后的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设计后的思考

(一)正确对待信息化

信息化在当代教学中愈演愈烈,信息化的手段给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便捷。然而,我们借助信息化是源于它能解决很多传统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真正用传统教学能解决而不必用信息化手段的情况下,就不必舍近求远,避免把课堂转化为高科技的平台。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正确发挥信息化在各学科中的作用。

(二)努力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化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作为当代教师,要努力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与时俱进。一方面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课堂,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都是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出生的一代,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浓厚,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可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本学科中,借助仿真软件,利用网络学习平台,QQ,微信等交流工具,拉近师生距离,让教与学在信息化中提升。

作者:苏婷 单位: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