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物理素质,就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并能够充分地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合作探究

新时期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理念,主张“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切实要求教师放低姿态、走近学生,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新时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研读教材特征,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如今的初中物理学科经历了新课改这一事件,整个物理教材内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后的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更科学、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理论知识也更有弹性,这就让不同潜质、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因而,初中物理教师更应仔细研读物理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优化教学内容,将生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比如,《物态变化》一章中涉及的概念名词较多,一些物态现象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也需要学生娴熟掌握,同时还要求学生要能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因此物理教师应投入一定精力在课堂教学环节,确保列入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具有实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循着教材中名词概念的出现顺序,依次阐明“凝固”、“熔化”、“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现象,随即细致描述每一种物态现象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尝试引入学案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能有章可循,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完善备课方式,创新教学设计

一般来讲,备课环节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土壤,课堂教学设计基本上都是在备课环节正式定型,因而教师应尝试完善备课方式,进而有效创新教学设计。我认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案最好采用共性教案与个性教案相结合的方式,“共性”即吸收和借鉴多数物理老师的备课方式,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减少劳动的重复;“个性”则是在共性的基础上凸显个人教学的特色与风貌,竭力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营造出耳目一新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课时,可以将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即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备课时便确定好教学目标,同时制作好上课所要用的PPT课件,准备好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钩码等实验教材,明确整节课采用分组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课中: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演示整个物理实验过程,然后给每一小组提供固定且有限的实验器材,鼓励学习小组成员依照课件中的实验步骤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课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结合理论知识再次认知整个实验活动,从而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部分是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大纲,却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可根据实况灵活调整。

三、革新学习方式,引领合作探究

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主张“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式教学,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务必遵循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然后精心设计出有趣味性、探究性、开放性以及层次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引发学生思考与合作探究,进而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他们的知识框架。比如,在讲授“压强”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简单实验:用木板和手指分别压住气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用木板压气球时,用很大的力也无法将气球压破,而用手指却可以轻松压破气球,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根据这一现象,提出压力、压力方向、压力作用效果等多个名词概念,同时提出压力作用效果如何表现、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相联系等问题,这样由浅至深、层层递进,经由学生思考、交流与合作之后定然都会有所获。因此,在某一节物理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善于组织探究,设想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切现象和达成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础。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周丽,张金良.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2014(08).

[2]梁鸿秀.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盛翠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分析与探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9.

作者:周利华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贤官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