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语多模态信息化教学设计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语多模态信息化教学设计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英语多模态信息化教学设计路径

【摘要】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模态教学的核心是调用和组合声音、图片、视频、动作、教具、设备、教师布局等各种模态形式,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探讨高职英语多模态信息化教学设计路径,即需要通过分析教学对象、考虑教学条件和进行教学设计三个步骤,兼顾学生、教师,结合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因素,才能将教学设计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进行着不断地变革和优化。高职英语教学也经历着信息化时代的洗礼,无论是教学思路还是教学方法,都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改革的重点在于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利用以及多模态的合理调用。国内外学者对于信息化教学和多模态教学均有一定的研究。贾志颖[1]提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输入理论,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张梦军[2]将多模态教学定义为:利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入音频视频,VCR创造模拟场景,引导学生用五官去看、听、做。刘秀丽等[3]指出,教师的表情、动作、语言,教室的布局、多媒体设备,PPT、网络课堂等信息化资源,各种模态都在英语课堂中发挥着作用。顾曰国、胡壮麟、张德禄等学者都对多模态英语教学做过研究。根据知网的论文查询结果可知,目前从“信息化教学”和“多模态教学”这两个角度综合研究的成果还较少。本文试图基于学者们的已有研究,从多模态调用的角度,探讨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现路径。

1分析教学对象

从多模态角度,来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受众的需求,也就是分析学情,因为适合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例如,弄清楚学生前期接受过的英语学习内容,学生的现有英语基础,他们希望通过课程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对老师的预期,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课堂管理模式等。

1.1学生特点

初入高职院校的大门,学生们普遍都比较兴奋,对于大学学习生活有一定新鲜感,但他们原有的英语基础较差,英语起点不高,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以及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入学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方法单一,词汇量积累不够,听说能力不足,综合应用能力较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心不强,是一群标准的“低头族”、“拇指族”,整天手机不离手,大把时间都花在各大网络平台里。因此,利用好学生的智能手机,采用屏幕形式来呈现学习内容,通过看、听、说、触屏等感官模态,进行信息化教学,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1.2师生关系

现在高职院校的小鲜肉们都已经是“95后”了,他们较为注重自我,喜欢表现,彰显个性,却经不起批评。他们对学校老师的敬畏感已经大不如从前,普通老师是入不了他们眼的。如果老师上课仅是“一言堂”,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听课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根据新东方在线联合腾讯教育推出的“你最喜爱的老师是哪种范儿?”调查,“90后”和“95后”,最喜欢“很酷有型文青范儿”老师,占比分别为55.4%,41.2%,同时近半的受访者表示,喜欢老师上课时多和学生互动。从调查结果中可知,好的课堂设计,不仅仅在于授课内容的准备,还包括老师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升以及亲和幽默的上课风格的打造。因此,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研究教学方法更重要,老师更应该积极思考的是如何将学生的被动学生转化为主动学习,老师的备课重点应该考虑学生如何参与课堂听说、讨论,提高学生的存在感,调动各种模态设计小任务。上课时用的教材,只是作为参考,不能照本宣科,应综合利用图片、声音、视频、教具等多种信息化手段。

1.3课堂管理

管理高职学生的课堂纪律,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如果对学生没有要求,没有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起来,老师将会面对一个死气沉沉,低头一片的课堂。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正面严厉批评还是侧面连哄带骗,效果甚微。只有有效的引导,将任务分解,难度降低,让学生有能力、有兴趣、有指导去完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相对而言,高职的英语老师在课堂管理中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很多学生都反映上课时英语听不懂,老师的问题不知道用英语如何回答。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可以提供学生构建语言的素材、句式、例子,演示一部分回答给学生做示范,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先讨论后回答,在讨论过程中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的课堂管理才能起到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听了,愿意学了,精心设计的教学才能实现。

2考虑教学条件

在课堂设计过程中,除了分析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实际的教学条件也是必须考虑的要素,因为模态组合的选择和信息化手段的采用,是受到教学条件限制的。

2.1考虑教学空间的布局

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内上课地点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教学楼里的多媒体教室,包括普通教室、阶梯教室、语音教室,另外一种是实验实训楼里的专用场地,包括专业的商务会议室、谈判室、商务礼仪室。教室的大小、形状都会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带来影响。所以,教师既可以根据已经安排的教室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教室要求,提前布置或是借用合适的教室。例如,设计商务谈判的活动,需要用到长方形桌子或圆形桌或椭圆形桌,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场景,教师可以提前借用商务谈判室,也可以在普通教室将桌椅拼成长方形进行模拟训练。

2.2考虑教学人数的多少

同样40-45分钟一节课,单班教学和合班教学可以安排的教学活动不会完全一致。合班教学时,教师更应通过抑扬顿挫的话语,夸张的肢体动作,形象生动的微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解决合班课中不能兼顾所有学生这个缺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模态,帮助他们提高听课效率。

2.3考虑教学设施的选择

多模态信息化教学中,多种模态将会被组合使用,比如教师的口语与屏幕显示的画面相结合,教师的话语与PPT中的文字、动画、音乐等相结合。不同的模态组合,对教学设备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教室里面能够配备音响、投影、红外线电子笔,黑板,电脑、网络等基本信息化教学设施,教师可以灵活调用多种模态,精心设计和丰富课堂教学。

2.4考虑教学环境的转变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环境的转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已渐渐成为常态。例如,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教学法时,可以将课堂从校内的教室转向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的课堂里;指导学生完成一份英语问卷调查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图书馆机房,也可以将学生分组后,安排在校园内寻找不同的被访者。这种室内、室外,校内、校外教学环境的转变,都会影响和限制教学方法,以及模态和媒体的调用。

3进行教学设计

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能够提供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因素,多模态信息化教学设计将更为科学和有效。在设计过程中,先要把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这一总原则,再明确教学目标、有大致的教学思路,最后才能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3.1掌握教学设计原则

多模态信息化教学在设计时,要将学生设置成课堂的主体,思考如何促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方法,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设计总原则的指导之下,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将授课内容设计成具体的项目或是任务,通过描述、视频、环境布置等方式帮助学生创造相关的项目情境,提供构建语言的素材,要求学生解决问题或是完成任务。例如,模拟英文面试,研究如何撰写会议议程。(2)学习内容要适量,学习难度要适中,学习任务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众多的教学信息中,老师要善于精选,注意学习内容的迭代,做到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讨论电影的活动中,可以选择近期爆红的影片,选择影响力较大的作品,这样学生才会有共鸣,有参与活动的热情,有自主表达的意愿。(3)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有效讨论,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在虚拟教室,网络课程临时班级中,寻找沟通与合作,完成小任务。(4)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结果。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或是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发现问题、收集信息、信息分类、信息筛选、得出结论、进行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在信息化时代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3.2理清教学实施步骤

3.2.1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一般以2课时80-90分钟为一次课。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要设置合理,目标数量不宜大,目标完成难度要适宜,兼顾多种类型教学目标。根据张德禄[4]教授的总结,比较常见的教学目标类型可以分为:教材权威型,技能训练型和经历体验型。第一类教材权威型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指导之下的课堂,教学程序较为简单,往往是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按部就班的进行。这种模式较为死板单一,没有灵活性和创新性,学生获取的是知识,不是技能,整体教学效果也一般,但不可否定,这种方式在大部分的高职英语课堂是普遍存在的。第二类技能训练型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知识的辅助,进行语言训练,获得英语综合应用技能。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讲解、示范、操练等。目前这种方式在高职英语课堂是大力提倡的。第三类经历体验型教学目标,高职院校的英语实训课程教学会有这一类的教学目标。例如,为参加一次展会准备产品介绍,为新员工入职准备一份公司介绍,通过电话采购一批办公设备。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了解产品介绍、公司介绍、电话下单的整个流程,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校方合作企业的真实任务,亲自参与体会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要达到这一类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要求较高,也会花费教师很多时间精力去筹备组织。

3.2.2理顺教学思路

首先慎重选择教材。虽然教材权威型教学目标有很多弊端,但教材作为学习辅助的工具还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研组在教材的选择上多做考量。在为课程选择教材时,需要进行综合比较,选择以能力导向,任务驱动编写的教材为首要选择对象,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备课时,可以选择更多的教辅资料,取长补短,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还可以利用网络中更为多样化的素材准备授课内容。其次综合使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不同的教学目标就会用到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直接教学法、视听说教学法、翻译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故而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完美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差异,这也决定了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性。例如,针对水平较低的学生,老师可能会大量使用到翻译教学法;对于较高水平的学生,使用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效果就会比较好。再比如,教材权威型的教学目标之下,直接教学法、视听说教学法使用比较多;技能型、经历体验型教学目标之下,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就比较适用。最后灵活选择教学模态。在英语课堂中,语言模态一定是使用最多的。但是语言具有即时性、不可记录、较为抽象等不足,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适应这种模态。因此选择图片、录像进行辅助教学,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帮助表达,促使学生从听、看、说等感官进行学习,这就体现了多模态教学。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不同的模态得以实现。例如,交际教学法,会用到动作、表情、身势语等模态;任务教学法,会用到图片、影音资料、文字等模态。总之,各种模态之间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会对教学模态的选择和组合产生影响。

3.2.3设计教学程序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理论上讲,没有完全固定的教学流程,但张德禄[5]教授通过对全国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资料分析得出,英语课堂教学大致包含七个必要步骤,即:宣布开始上课、提出学习目标、热身导入学习内容、讲解课文内容、组织学生活动、教学总结、布置课后练习;八个可选步骤,即:课前准备活动、提出教学要求、回顾上节课所学、补充课文背景信息、播放音频视频资源、提问讨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答疑。张教授总结出的英语课堂教学程序,为我们指明了教学设计的大体步骤,但在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每个环节在微观的设计上又有多种方案。例如,在“热身导入学习内容”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较为正式的“提问-讨论-回答”模式,引发学生对于学习主题的思考;可以通过较为随意的“话题闲聊”模式,切入主题;可以通过相关影视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注意力,为后续的讲课内容做好铺垫。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信息资源和模态组合,也是需要仔细思量的。例如,“组织学生活动”环节,小组成员的人数决定了教学空间的重构。两人一组的活动,可以安排面对面的座位,四人一组的活动,可以安排围坐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时,具体要求可以由老师全英语或先英语后中文,进行口语陈述;可以用PPT纯文字显示活动要求,或文字加图片,或文字加视频形式告知学生具体要求。学生活动的成果,可以由小组代表一个人单独汇报,也可以由全组学生共同完成,可以口语形式呈现,也可以书面形式呈现。这些具体的细节,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应该提前预置多种可能性,再结合上课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充分考虑信息资源和模态组合使用的过程。

4总结

高职英语多模态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现,是一个步骤简单、内容复杂的过程。它包含了分析教学对象、考虑教学条件和进行教学设计三个步骤,涉及到学生、教师、信息资源、模态组合之间的构建。以PPT、网络课程等信息化资源为主导,结合画面、声音、动画、肢体动作,引导学生从听、说、感受等层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得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达到多模态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贾志颖.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8-60.

[2]张梦军.论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其对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新要求[J].教育与职业,2013(24):62-63.

[3]刘秀丽,张德禄,张宜波.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研究[J].外语电话教学,2013(5):3-9.

[4]张德禄,丁肇芬.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J].外语届,2013(3):39-46.

[5]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5):48-53.

作者:陆婧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