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核心素养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化也慢慢地提上了日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它为新型课堂指引了教学方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重视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为己所用,让学生能够拥有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的真正技能。传统课堂侧重于考试和分数,强化理论教育。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更能发挥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班本化的课堂教学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了一个集体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小学生强烈的集体参与感。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能有良好的帮助和启发作用,也对其它学科的教学工作者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究
一、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思想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技能、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素质。它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品德学科总体来说,难度系数不大,但德育作用突出,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占据关键地位。小学学生年龄比较小,可塑性大。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正好起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作用,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班本化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生本理念”,班本化教学正是重视学生集体观念的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引领学生共同学习,形成共同的高尚的价值理念。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具体策略探究
(一)导入生活情景,充分利用实际例子
班本化教学是区别于笼统教学的个性教学方式。导入和创设与课程高度适合的情景是班本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学生年纪尚小,更容易被直观的画面所吸引。因此,教师在导入生活情景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添加一些具有生活元素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生活教学为载体,教学内容更容易展开,而且在课堂上穿插进各种生活情景,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而且,在充满生活事例的课堂中,班级气氛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能积极地思考和讨论,共同对一件事情做出一致的、正确的判断,从而真正领悟课堂教学知识。[1]例如,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提问:生命是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能会想起小草、大树、小鱼、小猫、小狗、人等生命。这时,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物,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了解各种生物的特征。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前,领略生命的真谛。
(二)把握课堂情感,产生思想共鸣
思想品德教学中包涵很多情感教育。这些情感教育能烘托教育氛围,激发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更容易产生思想共鸣,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材中思想情感的挖掘,注意添加课堂新元素,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课堂条件。例如,在学习《我是中国人》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国名、首都、国歌、国旗、国徽、国庆节等,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具有爱国情怀。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产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为了更好地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歌曲播放、视频展示的环节。如在聆听《大中国》时,学生可以慢慢跟着吟唱,在大合唱的氛围下,爱国情感则油然而生。[2]
(三)开设相关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适应社会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新型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帮助社区老人,参与文物展览会等。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更能将教材知识真正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获得更多的技能。例如,在学习《未来道路我选择》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参加某些生活活动。在班集体课堂上,学生可以与大家分享自己参加活动后的感想,还可以讲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在遇见乱扔垃圾现象时,自己应该怎样“选择”,在与家长产生矛盾时又该怎样“处理”,等等。总而言之,思想品德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要求。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该主动探索适合班集体教学的方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具有长远意义的课程教学,充分挖掘和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7(10).
[2]刘顺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2(07
作者:高海英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