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语文是人们文化交流的基础保障,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能力的提高。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学识与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如今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为了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应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语文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学科,且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朝着灵活、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就目前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地讲解与分析,学生也是被动的进行学习,甚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影响教学效率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改进问题,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阅读教学达到理想效果。
一、影响高中阅读教学效率的因素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的起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有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立太过理想化,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设定在教学目标中,使目标不够具体,不够详细,甚至还有些教师把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混为一谈。还有一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因素,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去制订目标等,最终导致了语文阅读效果不佳。
(二)教师不了解学情,教学能力不足
学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教学活动,且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科素养的提高。但在目前的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学正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了解学情的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就开始进行教学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并不理想。还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原地踏步,职业素养没有提高,专业能力没有提高,无法准确判断教学的目标与重点,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以往的教学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与教育智慧。
(三)课堂提问不严谨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分析的重要形式,通过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没有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成果。在问题的设置上缺少新意,无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而且大多数的班级学生学习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教师的提问缺少难易程度的考虑,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佳。
(四)教学形式不够多元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但大多数的教师并没有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方式,没有将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阅读课堂中,而是按部就班地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使语文阅读教学无法跟上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提高。
(五)学生缺乏阅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文化修养。但由于受到考试的影响,很多教师与学生只重视阅读学习效果与成绩,而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再加上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学习任务重,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长久以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减退。
二、提高高中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制订科学教学目标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道德素养等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教师应将两者充分地结合,不能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尤其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重视对学生实词、虚词以及一些特殊句式方面的教授,却忽略了文言文本身的价值。例如,在《过秦论》教学中,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文中的重点实词上,忽略了人文性的教育。在文章的层次、内容上,教师也没有做过多的考量,学生从文言文中所获取的有价值内容并不多。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但是,过于强调人文性也是不可的,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设立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有机统一。
(二)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从而制订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与教学计划,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好的教学内容是符合高中生发展水平的,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另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差异,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在自己能力基础上得到提高。例如,对于高一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对于高三的学生要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对待存在差异的学生,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要求学生,而是要为学生设计出有层次、有针对性、灵活的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
(三)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品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遇到自己不了解的问题,面对问题不能逃避,而是要积极探究寻找答案。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通过提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分析问题,并以问题为角度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从中寻求答案,并与师生进行讨论,从而对问题有了更深层的认知。首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教师要明确问题设立的目的,有目的性地向学生提问。而且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其次,问题的设定要具有一定的价值,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有效的问题应该围绕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习提问“青蒿素的实用价值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其他类似事件”等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讨论时间,而不是急于得出答案。最后,问题的设定要难易适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而不是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为教师提供了很多帮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直观的视频、图片等形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外,多媒体技术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获得教材以外的知识,扩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在学习《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品图片,或者是记录工匠精神的纪录片。通过这些直观的呈现,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使其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使学生能够以工匠精神去不懈努力。在利用多媒体时,教师要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不是所有的阅读教学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师应按照教学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
(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兴趣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易懂、生动的短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进行引入,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认识,故事类的文章更容易让学生有读下去的兴趣,学生也可以从这些浅显的故事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再或者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为学生设置趣味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表演来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富有激情和感情地朗诵课文,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评选出几名朗读最好的学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高中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学生累积、提高与飞跃的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邬雪洁.媒体素养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何彦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态课堂研究[D].重庆:重庆三峡学院,2017.
作者:年小菊 单位: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