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策略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策略探析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旨在帮助小学生了解基本自然科学知识的一门学科。积极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完善科学认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入手,通过探讨现阶段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创新教学方式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科学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是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科学知识认知的重要途径。因此,想要解决当前小学实验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应当从提升实验教学效率策略入手,通过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的效率。

一、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补充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

小学科学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实践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亲自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的真谛,让学生真正体验科学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是快速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可以让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形成的过程。众所周知,自然科学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知识,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知识以及自然界一些动植物的存活生长等。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的方式,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确科学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自然元素形成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知世界,使小学生进行自我改造,提高并完善自身的认识和能力。

(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自然科学不同于其他理科类学科,它不但能帮助学生对日常的自然界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小培养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品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也强调,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核心素养,开展实验教学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下实验,多采用一些植物标本或样本进行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心中的课程印象,从从点滴出发,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和科学素养。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长在给学生做引导和教育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急于求成,不要急于告知学生科学现象形成的原因,不要直接就去挖掘科学现象背后的复杂知识,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建立对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各种科学现象的关注,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去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科学现象中来,引起他们的关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生往往对感兴趣的东西能激发出自己的好奇心,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三)推动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

小学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语文、历史等学科,科学是理论实践并重的一门学科,很多科学知识如果只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第一时间获得对知识的掌控。因此,小学科学加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自己动手通过实验的方法去了解自然科学形成的原因以及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首先让学生真正理解到科学知识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很多科学知识,比如大自然万物的生长、四季的变换,以及湖水结冰等正常的科学现象,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生活知识,只有通过教师鼓励学生去亲自通过实验的方式才能加深理解,以及提高对课程的印象,才能真正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掌握这些知识点,这也是推动传统教学方式变革的主要动力。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尤其对于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来说,要更多地安排实验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实验科学的认知。但是在现阶段,很多小学科学课程以偏理论教学为主,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不到太多的锻炼以及实践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对小学科学课程逐渐丧失兴趣,在日常的课程安排上,并没有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并重,因为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实验教学的发展停滞不前。

(二)教学方式缺乏规范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旨在帮助小学生了解基本自然科学知识的学科,开展实验教学需要在统一规范的科学指导下进行,但是在现阶段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教学缺乏规范性,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分工不明确,实验过程缺乏系统性的监督,导致实验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也并没有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并没有在实验教学中学到应有的知识。同时在有限的实验教学的课堂上,对实验教学课程的安排缺乏针对性和集中性,学生在实验中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实验教学这门课程,导致现阶段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收效甚微。

三、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实验习惯

小学科学是帮助学生认知自然,从小培养对科学以及自然知识的兴趣和素养的一门学科,因此,提高对小学科学的认知,提高观察力,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在日常的实验教学课程中,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实验习惯,通过点滴的细节,逐步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比如,在学习《时间的测量》这一堂课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比如在一分钟内盯着课堂上的表,内心数一下一分一秒的变化,或者闭眼自己默念计算一下一分钟的时间,自己内心计算一下,觉得时间到了就睁眼,看看自己算得是否准确,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有时候可能觉得一分钟很快,但在特定环境下,每一分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给学生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珍惜当下、努力学习的品质,对学生未来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身心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巧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科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按照常规的讲解方式无法使学生第一时间理解到知识的精髓。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知,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抽象知识用多媒体的形式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实验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提高学生对科学课堂理论知识的认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印象。比如,在学习《不平静的地球》这一章中的《火山》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一些适合小学生看的,关于介绍地球地表构造以及板块运动变化的一些纪录片,用影像资料给学生进行视觉冲击,模拟板块运动的场景,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一下板块位移的现象。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和父母要起到带头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多去收看这些优质的网络视频教学资源,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收看,边看边讨论,那么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定可以提高的。通过观看一些教学视频,教师可以针对视频中讲解的方法,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教学视频中的实验方法,亲自动手实验,从而增加对科学理论知识的认知,这样通过视频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对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三)把实验意识运用到生活场景

开展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把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学以致用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加上很多自然科学的素材都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场景中,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注重生活化的教学,学生离开课堂容易和科学知识脱节,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因此,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演化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知识,把实验意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场景当中来。比如,在讲解关于声音的传播和形成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组织各种不同的实验让学生去探讨声音的产生和变化。可以搜集一些大自然中虫鸣、鸟叫以及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课堂上演示,让学生去辨别各种声音的属性,通过一些科学小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声音在不同的物体间传播的音量大小,模拟自然界中风的声音的形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关于声音的一些知识。比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每个学生从家里取一粒种子,在课堂上培育起来,观察植物从生根发芽到长大的一系列过程,通过每天的记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如何时发芽、何时长出花朵等关键时间点,记录后分享知识,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另外,还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受花草虫鸣叫,以及各种自然的动植物的生长,经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注重开展实验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认知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实验习惯,巧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自然科学实验印象,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把实验意识运用到生活场景中,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科学知识,从小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胡丽艳.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20(18):101.

[2]靳启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9(40):12.

[3]孙玉兰.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J].中外交流,2019(32):113.

作者:王玉梅 单位:山东省邹平市梁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