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基础文化教育以及思想道德塑造两个方面,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也符合新时期对学生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但是,纵观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笔者发现有许多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制订更为科学的策略,从而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做出相应的贡献和支持。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小学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与实施,教学内容也在逐步进行调整和丰富,但是如何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依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解决的重要课题。除了要在基础文化知识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外,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法治精神的人才也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被提上日程。小学生天性活泼,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时期正是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纵观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发现有许多问题依然在影响教师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层面,而且表现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因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且科学的建议。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虽然会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和状态,但是在教学方法方面却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表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部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小学生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尚未成熟,需要教师及时地予以引导和教育,才能正确理解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的一些论点,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用于教学,帮助学生降低对这门课程的抵触和排斥心理,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师注重思想教育,缺乏社会实践教育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以及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时很少融入社会实践,这是影响学科教学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小学生具有思维敏捷、创新能力高以及主动性强等特点,对于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可能很快就会遗忘,导致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课堂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和拓展,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实践检验教学成果,容易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道德与法治对人生的价值和含义。因此,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和认知还停留在表层,没有在思想和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一)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虽然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基础文化知识教学,但是此阶段的学生在思想和认知方面还尚未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和人生观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对以后的学习乃至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从学生思想和情感方面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从学生的生活层面加以引导,还会从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予以约束,对错误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形成正确法治观念
众所周知,法律是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维持人们正常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违法行为,但是这些行为有些并不是人们主动违法造成的,而是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正确的法治观念。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人们的道德与法治理念,就需要教师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从基本的法律知识入手,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紧密相关,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和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和要求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调整和创新,希望能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出一些帮助。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小学课堂教学也在与多媒体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许多教师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形声结合的形式,以及增加视频和图片等手段,来调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有关不遵守社会秩序的素材,比如同学做游戏不遵守游戏规则导致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有人插队买票、不排队上下电梯等行为,并以此进行课前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对这类行为的关注和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社会中影响秩序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讨论,分析这种行为对于大家正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积极引导教学,增加社会实践
开展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仅依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能完全实现的,由于道德与法治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主要从人们的举止行为中进行考量,因此,必须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比例,才能有效锻炼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基于此,教师首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选择适合的社会实践内容,而且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社会阅历,避免过于注重实践参与度而超越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范畴。例如,在学习《低碳生活每一天》这节课时,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低碳生活的意识,并通过自身行为降低碳排放以减少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在进行这节课的的社会实践设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或者电视搜集一些由于生态环境失衡所造成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现象,并向学生提问:“造成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人类的哪些行为有关呢?”学生经过思考以后会得出相应的答案。然后,由教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和广场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以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提高民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三)结合学生情况,灵活实施教学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这是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首先应该考虑和分析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案。首先,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情况和反应状态,并且结合学生在课后的活动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正确的行为予以表扬和赞美,对错误的言行也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课堂反馈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例如,在教学《弘扬优秀家风》这一课时,教师变可以组织学生以“我和我家”为题,讲一个与自己家庭有关的小故事。然后,从学生所讲述的故事中,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的大致情况,指出故事中家长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存在的家风传承内容与方式,分析出哪些是优秀的家风,学生应当加以传承,哪些是不正确的,应当加以摒弃。最后,由学生的家庭故事,引申到先贤、革命前辈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如此,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何为优秀的家风,还能够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传承并弘扬优秀的家风。
(四)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开放课堂
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就是要扭转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逐步创新教学方式,并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构建开放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改变由教师主导课堂的传统格局,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讲解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五年级上册《弘扬优秀家风》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家风、家教,采用演说的形式向同学展示,或者在校园内开展以“弘扬优秀家风”为主题的教育展览活动,向其他地区的小学学习如何将这一家风传承发扬下去,以此来树立学生爱家、护家的优秀品质,并将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继承下去,这是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最优秀的成果展示。四、结语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时期也是学生思想和道德品行塑造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要紧密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精神和法治观念最佳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为依据,通过开展灵活教学和开放式课堂,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显著进步,实现学生道德与品行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万鹏.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16):37—38.
[2]方学涛.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14):44—45.
作者:柴爱香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