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乐理基础知识融入视唱练耳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乐理基础知识融入视唱练耳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乐理基础知识融入视唱练耳教学研究

【摘要】乐理知识是学好音乐的基础条件,也是进行音乐学习的必备条件。可以把乐理基础知识当成是认识和走近音乐的一把钥匙,或者是一块敲门砖,有了它,就可以疾步进入音乐世界,走近一个富丽堂皇的音乐殿堂。本文围绕融入乐理基础知识的视唱练耳教学问题进行讨论,简单介绍了基础乐理知识及视唱练耳现代化的发展内涵,乐理基础知识和视唱练耳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将乐理基础知识融入视唱练耳教学的具体应用,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关键词】乐理基础知识;视唱练耳;练耳教学;音乐教育

中世纪初期,有一位著名的名为Guido的音乐理论家总结并整理了记谱法及有关记谱法的唱名,借此为后续的视唱练耳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直到今天,已经逾越了一千多年,有关视唱练耳的教学问题同样经历了几个时段的发展,最终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就。而将它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也开始慢慢使得音乐课堂变得充实而又丰富多彩,由此便诞生了统一音乐传统的这一基本宗旨和条件,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能带给人各种感受的音乐媒介。也正是因为如此,音乐传播才又多了一个新的途径,视唱练耳逐步发展成为音乐教育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现阶段的视唱练耳实际上属于一种音乐技能培训课程,它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且具有不可逾越的现实性意义。

一、概述

(一)乐理基础知识音乐理论也称为乐理,其包括一些比较简单的基础性理论,即读谱、和弦、节奏及音程等,当然也包括一些相较而言较为高级的基础理论,例如曲式、和声、旋律、复调和配器法等。[1]

(二)视唱练耳教学第一,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教学当中的一项技能训练的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及记忆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准确的发音、节奏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读谱能力等,进而为其他音乐教材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视唱教学的主要途径为视谱即唱。大部分中小学教材是以单声部曲调为主,并且采用调号为无升降号或是有部分一两个升降号和2/4、4/4、3/4、6/8等一些比较常见的节拍,其篇幅比较短小且在节奏组合方式方面同样比较简单。第二,视唱练耳教学要求让学生必须划拍视唱。练耳教学主要以听音记谱为主。对于大部分中小学教学来说通常都由单音模唱开始,慢慢加入音程或旋律片段,直至全曲。单声曲调的练体上和视唱练习比较相似,但它更加浅显易懂;多声材料则主要包括自然音程和原位大、小三和弦等。

(三)视唱练耳视唱练耳并非简单的听、学,唱、练,具体地说,视唱练耳大致可分为视唱及听觉训练两个部分。乐理作为音乐的基础性常识,它和视唱练耳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说得简单一些,所谓“视唱”实际上是培养歌者是否能够手持简谱及五线谱就能看谱即唱,对于这种技能的掌握,一定要求歌者熟练地掌握各种谱号,并且还可以分明地区分不同音之间音高的不同,或是对于不同的音符具体代表的长短时值,切实认识各种升降记号或者判断各种调式及调性,视唱环节必须要求达到音准且节奏准,从而有表现力地将其唱出来。“练耳”事实上属于一种听觉训练,学习音乐的学生都知道,想要将声乐学好,除了要有一副好嗓子以外,还要具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而练耳的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学员可以将钢琴上面能够弹奏出来的音清晰地进行听辨,训练学员时凭借听觉来分辨音程、和弦及节奏,这样可以将听到的音或曲调采用五线谱将其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且可以听辨和弦,分析和弦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对应的构唱音程与和弦等。另外,听觉训练也包含音色的辨别能力,并且对于不同的乐器均由其各自不同的音色,以及同一种乐器甚至会有不同的音色,例如,在乐队演奏的乐曲当中又混合了各种乐器,其音色可谓千变万化,他们都能够通过训练让学员将其分辨出来。

二、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音乐学习也好或是其他学习也好,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而视唱练耳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理论实践性,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在历经严格的训练过后能够全面掌握好且将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而与此同时,其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素养的培养同样功不可没,此也是学生必须在音乐学习技能方面要掌握的,它在音乐内容所体现的手段方面极为丰富,因此,基于此开展的视唱练耳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关注。

(二)在审美价值上的体现音乐本身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当今社会,人们更加看中的是音乐艺术所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并且在音乐教育中“以审美为核心”也成了当今社会音乐教育理念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其实具有极其厚重的历史感,但真正意义上却对审美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还只是停留于追求技巧方面的教学阶段,在教育改革形式下,审美教育被纳入音乐教学中,而这恰恰对于音乐教育审美价值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对学生想象力的创造价值上的体现艺术可以在教育中立足,是因为它可以激起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得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均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样地,在对其他的学科学习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意义。然而,对于视唱练耳来说,它是对听觉表象进行更深入的想象,并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传达,如此达到刺激人的右半脑的作用,因此,其在激发人的潜能上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2]

三、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之间的关系

乐理,顾名思义,它是把学习研究的重点放在音乐理论知识上面,它更加倾向于对学生音乐知识的理解及分析能力的培养;而视唱练耳则更倾向于音乐学习研究当中的感性知识,主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分辨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它的作用确实发挥出来。但针对此二者来说,主要不同点在于:一个付诸于实践,一个则倾向于理论。事实上,视唱练耳是实现所学乐理基础知识的实践。乐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教学理论性,并且相对比较枯燥,但是视唱练耳的应用则恰好将这一漏洞补全了。视唱练耳可以教学生开展实质性的练习,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在其中且乐在其中,但如果要是缺少乐理知识作铺垫呢?似乎学生只能听到音乐多么动听,但无法感知乐曲中的音色、音调、节奏和旋律等,这样一来,视唱练耳怎样进行呢?况且一贯性的倾听也会让学生失去创造和创新的能力,这样说来,乐理基础知识与视唱练耳教学之间必须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从而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4]

四、融入乐理基础知识的视唱练耳具有的内涵

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实际上是两个区分开来的学科,此二者在音乐教学中属于互为表里的关系,并且又在音乐教育中极具影响意义。基于此,为了保证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历经几个阶段的变革和发展,最后才将乐理基础知识与视唱练耳科学地整合到了一起,具体的改革内容体现在其音乐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上,培养训练的内容包括乐理与视唱练耳综合读谱练习、基本的乐理学习技巧、视奏能力锻炼培养、节奏训练以及音乐基本乐理知识与视调移、调转、调视唱能力的练习培养等,实现了以往传统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的有效融合。不仅如此,对于音乐课程的设置同样体现出了其多元化及实践性的特点,日常教学中所有的难题似乎都被一一解决。[3]

五、融入乐理的视唱练耳的教学应用

(一)乐理知识在音及音高中的应用音高作为乐音四大属性当中的一个,也作为音乐体系的核心部分。乐理知识领域把音组分为许多种,如此才使得记谱听音变得有章可循。练耳环节,有一项练习是以音高把音标于五线谱上,这就来源于乐理基础知识。另外,针对同名音高一样需要用到乐理知识中分组标记标注出音的绝对高度。因而在途经乐理教学之后方可展开乐理教学,这正说明了乐理知识当作为视唱练耳的基础内容。[5]

(二)乐理知识在速度及力度中的应用在音乐作品中富含不同的情愫,通常都体现在音乐的速度上,音乐力度则凸显了音乐作品被音响化以后体现出来的音调的强弱。在一首乐曲当中,其音乐力度的变化以及情感的曲折都是乐曲内容的具体体现,并且这些因素与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关系极为紧密,不同乐曲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力度,音乐塑造者和表演者可以借此罗立出各种不同的生动形象,或将表演者的感情融入其中。一般被用作视唱练习的曲目,都会在曲首有速度标记,当然,在音乐领域对于这种标记往往会有不同类型的划分,因此,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速度标记之后才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音乐的旋律,进而深入去感知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因素。然而,乐理知识在音乐力度方面同样有升降和肺部扩张及收缩等运动表现;提到声带的闭合与扩张,也离不开振动面积的大小或是音阶的高低;谈及共鸣腔体时,其又会在音域中产生不同的主次关系。日前,在一些低年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女学生歌唱过程中声带闭合不良的问题,想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首先从音色上着手,借助“衣”“鱼”的母音,不断练习引导,使其基于声带支持作用下拉紧声带发出响亮的音色。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学方法必须要正确,只有这样才能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练习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练习方法,才可以发出美妙的歌声。[6]

(三)乐理知识在谱法及调式中的应用记谱法是我们最常使用的记录音乐的手段和方法,而记谱同样是视唱练耳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记谱法而言,一定要遵循有关规则,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记谱规则之后,才能真正表现出乐曲想要表达的思想。除此之外,大部分视唱乐曲来自器乐曲的改编,而其中有很多装饰音记号,它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出乐曲想要表达的风格和特征,倘若没有真正了解装饰音记号的意义,也就自然无法在视唱环节将其真正表现出来。此外,调式主要突出乐曲的结构方式,对于不同的调式其具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并且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那么,在视唱练习之前应该提前对乐曲调式进行分析,之后才能进一步掌握乐曲的结构形式。因此,只有在掌握了有关乐理知识之后才能更好地开展视唱练习。[7]

(四)乐理知识在节奏、节拍、音程及和弦中的应用在乐理基础知识环节我们所提到的节奏,实际上是基于节拍的长短变化,节拍主要体现出音的强弱变化,但在听完乐曲的旋律时往往主要掌握的是乐曲节拍的律动变化。充分运用节奏和节拍能够对音的长短进一步进行明确。从记谱方面来说,即便是已经掌握了节拍相关的乐理知识和音的时值,但如果要是缺少乐理知识作为指导,同样难以精确地把旋律记录下来。视唱乐曲当中对于不同节奏往往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因此,只有依靠乐理知识才能对乐曲的节奏组合方式进行正确指导,进一步以准确的视唱技巧充分地将乐曲的情感表现出来。再者,音程、和弦也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想要以正确的方式判断出乐理的音响,首先必须了解相关音程或者和弦的乐理知识,包括其性质、音响特点或判断方式等。[8]

六、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在时下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改革工作的基础,将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则更有助于推动音乐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这也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全面助推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蕾.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结合问题[J].北方音乐,2018(9):184.

[2]周昕佚.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多样化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2):327-328.

[3]马晓霞.中等学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整合研究[J].戏剧之家,2018(2):123-124.

[4]李萌萌.融入乐理基础知识的视唱练耳教学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6(3):105-108.

[5]杨颂庆.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乐理基础知识的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17(2):112-114.

[6]王霞.基于乐理知识的视唱练耳教学探究——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8):145-147.

[7]于文卿.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结合[J].黄河之声,2019(3):119-120.

[8]付菠益等.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研究[J].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2020(3):102-105.

作者:刘文洁 单位: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