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论文2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论文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论文2篇

第一篇

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1.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

阅读过程就是从书面材料获得信息的过程,是通过文字来获得信息,认识更加广阔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教师教授学生正确阅读的方式的过程中要知道学生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着重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强化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朗读是最积极的一种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与以及,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运用朗读的方式来导入。在学生朗读作品后,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默读,在默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精彩的部分进行勾画,找出自认为重点的部分,勾出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地方。同时还可以根据自我理解的程度对某一部分进行反复的默读。例如在进行《卫风•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品味诗歌的韵律之美。朗读后需要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把控女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默读,分别找出女主人公对男子称呼的变化。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经历与经验来对作品进行分析,了解了称呼变化的原因是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

2.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进行阅读

由于年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拥有书本内容或作品作者般的丰富阅历,对于部分人物与事物难以迅速理解,并且部分教材中作品的年代久远,学生难以以现代的思想去进行理解,同时在缺乏背景知识了解的基础上阅读障碍时常出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背景知识进行相关的介绍,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构建容易理解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角色换位。而角色换位并不单纯是指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间的换位,还包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作品中的你拟人化事物等的转换,这样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进行阅读将会更加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想象自己就是当年的,屹立在橘子洲头,吟诵诗句。这种换位思考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的旱情壮志。在作品中字字句句都是作者情感变化的体现,因此要想彻底了解作品所要传递的思想就要以作者的角度来进赏析。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站在作者、人物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舍身处理的想象,从而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写作目的。

3.敢于质疑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出质疑就是进一步凸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主题地位,进而进行个性化阅读。敢于质疑也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充分体现,教师在实际阅读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设置提问回答这一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展质疑,同时教会学生质疑思考的方式。例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王熙凤与贾宝玉出场的区别?学生分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不先让贾宝玉出场再来写王熙凤?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开展积极的思考,体会作者的意图。

二、结语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情况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千载能力的教学方式。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完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毋庸置疑,个性化阅读教学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让学生阅读个性得到成长与发展。这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指明教学引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情境,搭建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1.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人文情境新型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要身体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心理需要,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应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作为学习的同伴共同解决问题,彼此可互问互答,互争互辩,质疑争鸣,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2.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情境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

要重视营造和谐的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教学中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希望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想方设法帮助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二)开放灵活适时引导的课堂对话,实现个性化

阅读的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要善“导”,组织教学又要求“活”,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起来,而不能死抱教案,机械刻板。请看案例:有位教师上《乡愁》,教师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作什么?”学生答道:“乡情。”“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的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作什么?”老师又问道。“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不该这样回答。”老师有点急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的语气显然不太自信了。他抬头一看,教师已是满脸阴云,连忙换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我只要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启发道。“深情。”学生吸嗦道。好在此时下面有学生接口“叫作‘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读罢这个案例,在让人失笑的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深思:许多语文老师上课都按一定的程序操作,或者设计一个程序,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程序,好像是在流水线上“做工”。教师上课当然应当有预设目标和思路,但预设的不应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不是预设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而是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预设怎样广开学路学习,预设多元解读,预设课堂的各种变数,即预设一个落实“三维目标”的学案。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需要指出来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阅读体验和感悟的差异性、独特性,还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意义达成的共识,也就是“共性化”。理解是多元的,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置文本的应有之义而不顾,对个性化解读我们应该把握好时机和尺度,因文而宜,因时而宜。在对话交流中个体扭转了偏差,发展完善了认识,走向统一,也是一种阅读提升。

(三)倡导激励性、引导性、建设性的阅读评价

1.激励性评价个性化阅读中,学生的感受或深或浅、或多或少,都是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韵味的碰撞。对此,教师都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哪怕是不正确的见解,教师也要从中看到闪光的东西———独立思考是对话的起点,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就表明他们开始具备探求真理的勇气了。教师要多肯定多勉励,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到自己不同程度的成功,学生乐学、乐思,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当然,激励性评价并非没有原则的一味地肯定、叫好,面对不合理的、偏差的、错误的认识,教师不能放弃引导的神圣责任,因为个性化阅读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2.引导性评价当学生的阅读处于停滞状态或偏离正确轨道时,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把学生带入新的情境之中,以实现阅读的深化。教师的提问和必要的讲解、点拨是“导”的体现,是把握学生学习方向、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生成质量的关键。引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体认知的深入、情感的升华。

3.建设性评价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误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会对文本、对作者产生误解,也常常会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消除误解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的。当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与同学出现暂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误解一时难以消除时,教师有必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如提议转换一个探究的视角,或将问题暂时悬置起来,指给学生深入探究的路径等等。因为,在学生按照老师的建设性提议去做时,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点点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为其提供的催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肥沃土壤,将促使他们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二、结语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评价不应只是教师的特权。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应把部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评价,把评价的过程当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作者:陈媛 单位: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