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研究生ESP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研究生ESP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研究生ESP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

摘要:以ESP教学为主体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需要从合理定位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同时入手,旨在提高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esp教学重视语言理论学习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有机整合,兼顾不同个体的需求差异,使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掌握共核性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专业交流的综合能力。该研究对新形势下高校ESP教育实践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ESP;共核理论;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外语的教学改革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方面,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正从传统的以内容为主的英语教学逐步转向以语言和交流技能为主的教学,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在承接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设置更高要求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当前沿用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于1992年,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要求仍以提高阅读能力、获取专业信息为主;在新形势下,旧的教学目标已与当今社会脱节,滞后于实际需求。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为目标,以适应现实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当前针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仍沿用基础英语教学方法,以英汉翻译、阅读写作、文化对比为主,缺乏系统的专业学术英语课程设置。本文将以共核理论为基础,探讨适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的ESP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

1基于共核理论的ESP教学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语言教学方法,是建立在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基础上外语教学的高级阶段。ESP是以应用语言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教学,它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中有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Dudley-Evans&John1998:1)。“ESP既具有各学科语域的共同特征,即共核性,又具有本学科语域的专业特征,即特殊性”(段平2012:1)。针对ESP的共核性,Bloor&Bloor(1986)曾提出ESP的“共核假说”(common-corehypoth⁃esis),即:在不同学科的语域中,存在着相同的语言表达方式。Dudley-Evans&John(1998)认为这种共核理念(thenotionofacommon-coreoflanguageandskillsofESP)是指在不同的学科和职业行为中,存在着通用的语言特征和语言技能。李建平(2014:134)把ESP的特性解释为“对语言与相关专业内容特点进行的交叉与融合”,认为ESP语言是为满足人们对某一特定行业英语进行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表征性的符号系统。这种ESP符号系统的意义建构凭借某一行业英语语言经沉淀、固化之后而形成,具有行业的通融性,和跨学科的语言共核(李建平2014:134)。另有研究者认为ESP强调不同学科的语言共性,是一种学术技能和方法,而非学科知识和教学结果(Antho⁃ny2011;Hutchinson&Waters1987)。

2ESP教学目标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现今,旧大纲的教学目标已无法满足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在专业领域具备国际交流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契合了新形势下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效进行专业交际的能力”(王守仁2011:10)。Robinson(1980:6)认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专门用途英语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因此,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语用环境下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能力。

3ESP课程设置

ESP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完成本科基础英语学习任务后,在研究生阶段,需要进一步学习一般专门用途英语(generalESP)以掌握各专业英语共核性的交流技巧和语用规则,然后进入与专业相关的特定专门用途英语(specif⁃icESP)的学习过程。根据语言共核理论,ESP课程的区别不在于具体内容而在于不同体裁,例:不同语用环境下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技巧。因此,ESP课程不同于专业英语。“ESP可以是跨学科的共核语言技能教学(EGAP),也可以教授某一领域内的英语,但重点还是这些学科的语篇、体裁,尤其是这些领域的交流策略和技能,而不是内容”(蔡基刚2013:57)。然而,现阶段的ESP课程设置多以学习专业内容为导向,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基础英语教学的翻译法。大多数ESP课程以翻译专业知识为主,而缺乏系统的英语修辞、体裁以及交际技能的讲解。虽然学生通过学习此类课程能够掌握一些本专业的相关词汇,但这种碎片状的知识结构不够完整也不够系统,仍停留在经验性的初级阶段。学生缺乏相应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对不同专业语域的通篇理解,因此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此类零星的内容难以被灵活应用于专业交流。因此,不同于专业英语,ESP课程应专注于专业学科中英语语言的特性(周梅2010)。同时,ESP课程设置应遵循二语习得研究的学习规律,针对各个层次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差异,完善多样化课程设置。由于研究生在英语语言能力和技能方面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决定研究生英语教学不能搞“一刀切”。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以及发展目标。为了使学生提高专业交流的综合能力,宏观掌握专业英语的修辞、体裁和交际技能等,研究生英语从总体上可以采取“基础英语课程+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基础英语课程以一般专门用途英语(GeneralESP)为主,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写作等旨在提高学生专业交际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引入专业信息交流所涉及的基础修辞技巧和语用规则,为后续阶段研究生专业课的英语教学打下基础。同时,根据研究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模式上进一步完善分级教学。另一方面,针对研究生在英语语言学习方面的不同专业需求和动机,课程设置应进一步多元化,在已有的英语选修课基础上,增设针对专业和个体需求的选修课,开展个性化教学。比如,针对研究生在科研上的需求,开设专业交际英语(EnglishforTechnicalCommunication)、学术会议英语等;针对部分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开设托福(雅思)和GRE考试策略与实践等;对于希望提高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学生,开设英汉互译、实用英语语音、文化对比等选修课。此类英语选修课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学生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用到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之中,实现工具性的过渡,使英语教学与研究生的专业要求有序衔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ESP教学方法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控力以及相当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领域知识,因此,在公外研究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指学生具有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Pintrich2000)。学习者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对外部刺激的信息加工,逐步建构起新的知识意义。学生已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千篇一律的课堂讲授和被动灌输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的需求,也不再适合研究生阶段的ESP教学。ESP教学法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任务型教学法等,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比重,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构新的知识。针对研究生自主性和创新力较强的特点,在ESP课堂教学的同时,可开展多模态英语教学。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建设,比如建立GESP(一般专门用途英语)和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SESP(特定专门用途英语)网络课堂;是学生能根据个体需求和水平,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课程。一方面,第二课堂的建设可弥补英语课程设置上课时限制所造成的不足;另一方面,网络课堂等多模态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同时丰富ESP课程的学习资源,使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同时,以网络等多模态教学为依托、自主学习方式为主的ESP第二课堂可适应不同程度、专业研究生在ESP英语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和学习动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平面化、单一化的不足。学生可根据个体专业需求和英语水平,自主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选择满足自身需要的学习资源,增强对ESP课程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研究生ESP教学评估方式方面,应提倡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避免评估手段的单一化和一刀切。两种评估方式相结合可兼顾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全面考核。同时,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估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教学和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师根据阶段性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并完善教学计划和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ESP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策略。

5ESP师资建设

研究生阶段ESP教学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ESP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而当前ESP教学在师资方面面临的问题是缺乏语言功底与专业知识并重的师资力量。现有的一些ESP课程要么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要么直接由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英语语言的特性,受专业知识所限,仍沿用基础英语教学方法,以讲解语言知识点为主。由于不具备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英语专业教师在教授ESP的过程中,缺乏针对专业性主题的理解,从而教学内容流于语言的表面形式;而专业教师则因为语言教学理论的欠缺,不具备ESP文体、修辞、体裁与交际技能的相关知识,通常专注于专业学科知识,以讲解专业内容、翻译专业文献为主,不注重英语本身的语用规则和交际技能,不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英语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也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专业交流的综合能力。因此,提高ESP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势在必行。Jordan(1997)认为ESP的关键是学习技能。而无论学术领域的共核技能,还是专业领域的交流技能和策略,语言教师只要在专业方面有些基本知识都能胜任的(蔡基刚2013:58)。因此,建立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跨学科的学习交流和合作机制切实可行,这种合作将有助于提高ESP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具体合作机制可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教学过程的执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同时,ESP英语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并吸收ESP相关领域学科的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水平,结合专业最新动态进行ESP教学;只有对自身英语语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才能真正理解ESP共核机制,使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协调发展,胜任ESP的教学任务。

6结论

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根据需求分析和ESP共核理论,改革措施需要从合理定位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同时入手。重视语言理论学习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有机整合,同时兼顾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改革旨在提高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用到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掌握作为各门专业英语基础的共核性语言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专业交流的综合能力。研究将对新形势下高校的ESP教育实践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AnthonyL.ThreeStepstoDevelopingaSuccessfulLargescaleESPPrograminAsia[R].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inAsia,2011.

[2]BloorM,BloorT.Languageforspecificpurposes:Practiceandtheory[A].InCLCSOccasionalPapers[C].Dublin:CentreforLanguage&Communica⁃tionStudies,TrinityCollege,1986.

[3]Dudley-EvansT,StJohnST.Development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4]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5]JordanRR.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6]PintrichPR.TheRoleofGoalOrientationinSelf-regulatedLearning[A].InM.BoekaertsPR.Pintrich&M.Zeidnereds.HandbookofSelf-regulation[C].AcademicPress,2000.

[7]RobinsonP.ESP:ThePresentPosi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0.

[8]段平,朱梅萍.ESP的共核理念与ESP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J].中国ESP研究,2012,3(2):1-10.

[9]王守仁,王守仁教授致词[J].中国ESP研究,2011(2):10.

[10]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34(1):56-60.

[11]李建平.论ESP教学理论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4,30(4):133-136.

[12]周梅.ESP: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67-71.

作者:李珩 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