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

【摘要】在推进建设国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衔接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实施有效的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是促进中高职衔接教育发展协调性、提高人才培养效果、获取社会肯定的保障。为此,本文分析了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质量;保障

一、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高职合作学校由于不一致的培养人才目标而造成衔接的准确性降低

结合设计的中高职衔接制度目标,衔接中高职的人才培养一是清楚专业重点基于的产业、行业、区域,对学生将来工作岗位需要的综合素质进行把握;二是培养方案应具备发展性、直接性、定向性的特点,清楚中高职衔接教育中一致的培养人才的目标。然而,在制定教育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中,因为中高职的教学实施和组织方式、认知误区、两方沟通不畅等,常常较难有效地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较难保障人才培养的效果。

2.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不合理造成衔接程度较弱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设置以及实施课程,一些中高职学校未曾统筹兼顾中职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设置的课程存在衔接程度低、缺失、重复等信息,教学知识难以准确对接职业指标,不清楚分段教育的课程广度、深度、难度。中职学生具备比较差的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在学习英语、数学等课程上更加费劲,学生的学习困难提升,这跟其学习基础相悖。衔接中高职教育务必一体化设计课程,可是,常常在中职时期事先学习高职时期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理论内容,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从而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与热情。

3.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方式不先进造成衔接的不顺畅性

当前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信息化潮流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工作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实现了学校教育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持续变化。而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中难以有效地体现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缺少高效化教学管理系统,一部分多媒体教学设备缺少,高职学校也没有专门管理与对接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模块,这对中高职学校教学管理中顺畅地互动和沟通信息不利,信息盲点容易形成,也不益于监控教学效果。

4.不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组织造成衔接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因为在行政划分上,一些中高职学校隶属的主管部门不一样,在进行衔接时面临机制性与体制性的束缚,所以高职学校难以有效、直接地指导中职教育管理工作。专业教师之间也缺少交流与探讨的时机,因而不能够高效地共享教学资源。并且,缺少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一些中高职学校未曾根据标准执行适宜衔接中高职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两方在衔接教学管理上不具备有效、合理、科学的保障体系。

二、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1.制定一致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质量目标,有效贯彻实施培养人才的方案

一致的中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即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目标、以创新改革为动力、以建设课程衔接体系为主导、以创新培养人才模式为中心、以改革招生制度与学制为基础、以系统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从而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全面推动,以加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企业的现实发展需要相符合,根据人才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实现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系统化培养。中高职学校应基于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些文件以及衔接中高职的有关政策上,进行广泛性的调研以及论证工作,有效把握企业对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及市场需求的人才情况,遵循身心发展特点与职业教育规律,对中高职衔接有序、能力递进、层次明确、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予以确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渗透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确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量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是衔接设置的课程。衔接中高职课程能够应用日本、德国、美国等的成功案例,像是能够学习德国的经验,建构紧紧培养职业技能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要求学生立足于中职专业融入至高职的“顶岗就业和实训项目”模式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企业的真实项目,从而确保真正地学以致用。中高职院校还能够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创新课程知识,保障有效衔接中高职教育。二是衔接教学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大问题并非衔接设置的专业问题,而是衔接教学方法和教学知识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体现实效性、目的性,中高职学校能够强化协作,先将一些试点班级设置在中职学校,再基于这些学生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以项目课程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技能的提升。三是衔接教材环节。衔接中高职教育方面的教材缺少,因此中高职学校能够组织或邀请专业骨干教师、教育专家等,根据一系列课程的知识架构,设计各种教学板块,且编写一系列有目标性的衔接教材,对实践和理论的比重予以确定,降低衔接中高职课程中浪费资源的情况,以培养大量更加优秀的人才。

3.注重建构制度,确保中高职衔接教育具备系统化运行机制

组织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一套健全的制度运行机制,确保由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保障运行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质量,务必要求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当今,中高职衔接运行中业已具备一些质量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像是定期组织活动、制定转段升学制度、制定考试管理制度、制定培养人才方案的建议和原则等等,然而这跟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相比还具备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根据当今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缺少完善性、系统性的有关制度体系问题,需要中高职试点学校着眼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实际需要,根据教育部门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有关标准,实现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资源保障体系、过程管理体系、组织体系、评价和监控体系、目标体现等的全面建构,且实现运行指标与制度的细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和实效化,保障衔接中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4.实现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健全,提高中职生源的人才培养质量

健全中高职衔接教育的质量监控以及反馈机制的创建有助于实时明确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实时纠正培养人才时存在的误区,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大提升。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属于学生、教师、学校监督部门、主管教学部门等彼此互动的过程,主管教学部门引导二级学院确定课程教学知识、设计课程教学活动、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参与者是学生和教师,在此过程中学校监督管理部门需要鉴定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质量是不是实现了理想的成效。例如,学校可以根据中高职衔接在有关专业的实践中,建设专门的监控督导机构,以专门地评价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是不是达标,其中,监控督导机构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兼职督导、二级学院的专门督导、学校的专门督导。导监控机构除了采取常规的听课、评课、学生评教等手段,还应加大针对中职生源的专项调查,同时利用企业兼职督导的条件优势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以帮助学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中职生源的人才培养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为实施中高职衔接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中高职院校要努力构建一体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培养目标、内容组织方面实现无缝对接,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课程实施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路径,多方面、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涵,吉晓宇.“互联网+”中职院校学生有效管理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22)

[2]廖志光,郑冬萍.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建设探索[J].教育革新,2017(11)

[3]吴冷.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中职院校如何度危转型谋发展[J].中国建设教育,2017(04)

作者:倪双琴 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