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有效运用策略提升教学质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有效运用策略提升教学质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有效运用策略提升教学质量研究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全面发展 主动发展 个性发展

一、前期调研分析阶段

(一)教材内容分析

六年级的教材内容设置与其他年级有着明显不同,不仅有思维能力较高的新知识点,还有全面、系统复习整理的内容。学新带旧逐步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要求显而易见,同时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平时教学及测查情况不难看出,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就全年级200名学生而言,大约有的学生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水平有一定的深度,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相反大约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思维缺乏广度,自律性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是毕业班,面临市区级抽测,教师不免过多关注分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走极端,重心放到弱势群体上,就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死板,学习内容存在重复性,不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欲望。相反,过多关注强势群体,课堂气氛看似相当活跃,实际形同小班授课,参与度明显降低,部分学生跟不上这样的学习频率,思维索性停止。如何做到两者兼顾,也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实质性难题。

二、有效策略制定过程

根据前期分析的结果,教师应该把关注点从分数转移到学习过程上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处理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关系。同时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把握和深层次的掌握应用,就此制定出以下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课前预习指导策略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课前预习能力已经基本具备。针对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每个假期都让学生把新学期重点单元的知识进行粗略预习,对新知识做到熟而不生。根据自身水平查漏补缺,把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进行自我梳理,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及授课方式,在新授课前或单元授课前,适当进行预习作业的布置。这时的预习不能仅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书,产生不出问题和疑点。老师需提前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成效分析:由于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明确了预习目的,授课过程自然顺畅。学困生在此受益最大,思维水平能够与课堂教学相对同步,知识接受起来能够循序渐进,难度减缓。班级整体学习状态积极向上,对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深度,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加大了教学密度。学生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上自主探究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关注学生体验创造的过程,把教材内容经过学生的再创造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才是知识的真正构建。

1.实验探究策略

针对六年级知识特点,根据课型的不同,尽量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探索空间。对于图形与几何内容,运用实验中探究的策略,放手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的实践过程。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按照提出问题—动手实验—对比观察—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

2.操作探究策略

操作探究策略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教学中,主要遵循:提出问题—实践操作—发现算理—总结算法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操作中感悟。如:在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时,通过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让学生通过折纸和画图的活动,在操作、观察的活动中,凭借直观,发现算法,感悟算理。同时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通过讨论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算法,进而掌握算法,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效分析:通过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实践,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中,改变了从前死记结论的学习方法,相反结论更加容易理解掌握,更不易遗忘了。最重要的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及不同的见解,敢于猜测、大胆想象、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有效复习策略

1.自主复习策略

《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主要是把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携领性地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根据此单元的内容特点,本年级采取的是自主复习整理的策略,把学生按照基础的好坏进行组合,由学生在课上进行讲解,带领大家复习,经过课前梳理—组内完善—课上汇报—组间补充,最终把知识点串成线再构成网,从而在头脑中自己建立起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成效分析:运用此教学策略,改变了以往教师带着总结,学生跟着听的死板教学模式,把长篇大论的复习课转化成了一种复习活动。活动中学生变为主体,不同层次学生的复习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主动查阅资料,梳理知识点,制作演示文稿。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数学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之间的联系也自然地凸显出来,真正把数学教学变成了一种数学活动。

2.合作分层策略

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合理组合,建立合作学习团队成为了有效方法,各班都建立了互助小组,以优带差,共同提高。互助小组的建立,尽量让学生自由组合,(不一定要人人参与到小组中,愿意帮扶的建立小组)顾及到每个层次的学生,除课堂学习,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帮助后进生,帮助的内容不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层面,还有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上。对应的课后练习也进行分层设置:成效分析:通过实施合作分层策略,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优等生与老师一起制定互助计划,落实到每天的课上教学内容及课下的作业质量上,关注点更具体、细致了。由于分层练习的设置,更加激发了优等生的学习欲望,挑战更高极限。后进生的学习目标也明朗清晰了,知道自己弱项是什么,在哪方面要加紧练习,从而基础知识的正确率大大提高,有的后进生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中等生的队伍中。同时充分发挥学优生的作用,针对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利用他们的发散思维,调动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技能训练策略

数学学习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数学基础知识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基础,再难的数学问题都是由数学基础知识组合而成的,都要依靠数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基本计算及技能的训练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计算技能要贯穿于教学始终,如:在复习计算时,注意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注意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在复习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巩固画图和测量的技能。在复习应用题时,注意训练学生在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寻求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强化训练,做到口算天天练,结合班级测查、校口算月查、单元口算测查,及时进行检查及反馈。同时补充了计算专项练习本,每周都有计划地进行笔算的专项练习。成效分析:通过循序渐进的基础知识练习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本次毕业考试中,基本计算部分学生的错误率普遍较低。例如:口算题的年级错误率仅为2%,简算题的年级错误率仅为0.9%,脱式计算的年级错误率仅为2.6%。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学生的训练做到持之以恒,日练、测查、统测结合,同时针对易错题及重点题进行循环式的练习,让学生从多练到熟练到巧练。由于计算教学中遵循由理到法的教学原则,充分给学生创造主动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得学生在充分试算、分析算理、归纳算法的基础上自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结合平时的专项练习本,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练习,使简算及脱式计算的内容始终不与新知脱节。对相同题型进行归类,不同题型进行辨析,从而加大了对易错题有指向性的训练。有效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势必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组内老师们认真务实的研究之下,积极探索实践的努力之下,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本次毕业考试年级平均分达到了94分,年级优秀率为82%,年级待达标率为0%,消灭了不及格现象。班级最高平均分达到96.5分,优秀率达到94.7%。透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到了学生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及扎实的基本技能,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能够清晰地辨析与应用,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教学目标的最终要求。对于以上策略的实际研究也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我们总是在说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落到实处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要敢于给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这种机会的创造光有大胆还是不行的,关键还是看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够活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种素质的具备,非一日之功,我们还需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储备,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实践活动进行及时反思,以此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郑毓信.国际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王娜 单位:北京市育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