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路径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大数据在人们对信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的高等教育,应积极搭建大数据平台,培养专业数据人才,建设大数据文化,引导大数据文化良性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移动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的传播和更新速度成倍数增加,在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享方式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以知识储备、信息传输和文化更新为任务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会为高等教育变革提供一条全新的路径。
1相关内涵概述
1.1大数据的内涵
2011年5月,著名管理咨询公司Mckinsey&Company发表题为《大数据:改革、竞争和生产的下一个领域》的报告,在这一报告中最早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第3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大数据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变着人们的思考模式、生产活动和信息储存方式。简单地说,大数据是一个具有较高实用价值,且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处理速度快的数据集合。其内涵可以从对象、技术和应用3个角度来阐述,从对象方面来看,大数据是超越传统数据处理和储存方式的海量、增进速度快、复杂多样的信息数据集;从技术方面来看,大数据是集数据存储、处理、分析、高速输送和可视化于一体的蕴含巨大潜力的技术体系;从应用方面来看,大数据是运用技术体系,在海量数据集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试图通过数据认识、理解和预测存在的方法论。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过:“大数据是未来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存在基础。”
1.2高等教育大数据的内涵
顾名思义,高等教育大数据就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数据集,是被大数据包含的1个子集,通常存在于教学、科研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说,一切有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且可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数据都可称为高等教育大数据。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大数据同样具有高等教育的零散化、持续性、关联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零散化体现在,高等教育由于高校生源多样化,个体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不尽相同,相伴产生的数据多是碎片化的。更重要的是,在移动设备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伴随着诸如慕课、维克的出现,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得的也多是零散的、无关的、不成系统的信息碎片。持续性体现在,高等教育大数据仅靠短期信息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例如学生的考试成绩、图书借阅记录、校园网络浏览信息都需要长期的统计,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关联性体现在,只有在对学生校园生活的多重数据进行整体统计的情况下,才能精准地反映学生的特点。例如,考试成绩和论文成果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浏览痕迹和参与的校园活动反映了学生的业余兴趣。多样化体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方式。学习软件、网络课堂、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产生的多样化数据,通过收集、筛选都能挖掘出有效信息。
2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2.1大数据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16世纪,西方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施教者在相对固定的教学时间和场所中,利用教学工具面对面地对受教者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并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时间和空间都较为死板的课堂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模式,线上学习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现如今,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技术以不可估量的速度飞速发展,在网上可以轻易地获取世界名校的网络课程,而且网络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种网络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一对一、多对一的针对性教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网络课程虽然具备上述的诸多优点,但线上学习很难获得到面对面的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和老师及时地进行沟通,因此网络课堂也有一定的弊端,并不能适合所有的学习者。在如今高等教育大数据的支持下,更为普遍的是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老师利用网络进行线上视频教学,并为学生布置网络作业;学生通过网络将已完成的作业和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对收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之后,在线下课堂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指导。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的结合,两种模式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2.2大数据提供新的教育平台
慕课(MOOC)的出现和火热引起了大量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这种完全通过网络数据进行教学的虚拟课堂,建立了一个可以对所有人开放的教育平台,消除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毫无疑问地为教育的普及开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于2012年正式宣布,将投资数千万美元建立一个向全世界免费开放的网络教育平台,全球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同步学习,授课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和在校生一样完成作业,并接受老师的评分。
2.3大数据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可能
我国一直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因教育资源的限制,其在固化的课堂型授课制下很难实现。我国大部分高校教育依然沿用班级统一课程、标准考试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统一标尺的批量生产“模式下,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被忽视,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和批判思维,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因材施教不再是一句空口号,学生将脱离以往那种统一模式的培养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选择。通过对学生的各类校园教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系统全面地掌握每一名学生的情况。例如,分析学生校园网络浏览痕迹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学生图书馆借阅记录和网络课程的学习进度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收集学生校园卡刷卡记录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等。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充分地了解、认识学生,分析他们的差异和需求,再制定符合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为因材施教的全面普及了提供可能。
2.4大数据助力科研交流
教育是一项需要随着时展而不断革新的事业,只有在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有意义的科研成果,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的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完全打破了地域限制,教育大数据以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速度在高校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之间传播。过去,异地教育者的联络方式多是书信往来,除去书信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书信内容时效性较差不说,文字上的交流更是远没有图片、音频、甚至面对面的交流直接、生动。而且,因异地教育者的交流有限,信息匮乏,导致传统教育具有闭塞性,很多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大数据出现后,教育研究者们可以轻松地互通电子邮件、进行音频或者视频对话,即时共享海量科研数据。大数据技术更是使图书文献查阅工作更加方便,查阅者不再需要到图书馆在大量的实体书籍中翻阅,只需在网络图书馆的搜索栏输入关键字即可以进行一键检索,便可轻松进行在线阅读,信息技术的普及为科研工作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大数据时代,“共享”与“合作”是科研工作的核心词汇,研究者走出了各自的天地,共享资源,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科研向前发展。
3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
3.1升级管理系统,搭建大数据平台
上海互软公司已经和东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大数据联合研究实验室,学生综合管理数据分析是该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据悉,该平台建成后可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数据进行监控、记录,并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学校、学生和学习状况方面关联的数据,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可操作性建议。若这一大数据平台能得到广泛普及,应用到各大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可以扩大教学管理的范围,摆脱了单一记录学生成绩和出勤记录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更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管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提供了可能,大数据可以记录学校管理的每1项决策,并且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了解决策实施的效果,以此为根据不断优化高校管理模式。在大数据的支持下,高校管理对过程数据的挖掘和管理透明度都能得到显著提升。首先,现有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普遍侧重于收集结果数据,忽视采集过程数据,而学生的学习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数据往往更具有分析研究的价值。其次,由数据决策模式可以改变曾经的高层决策模式,管理流程和模式都将更加透明、公开,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监督。
3.2顺应发展趋势,培养大数据人才
当前,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国内著名高校,为培养高素质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已争先开设了大数据相关课程。高等教育本身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了社会培养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大数据已经发挥出巨大社会作用的今天,对其潜在价值的开发更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建立一支大数据专业人才队伍是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责任的高校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高校也应积极调整教师和管理队伍,顺应时展趋势,及时引进素质高、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大数据人才,完善岗位设置,通过引进人才来培养人才,为大数据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有序发展。
3.3认识大数据,加强数据文化建设
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高等教育必须顺应时展而不断自我革新。高等教育在大数据时代,首先,要全面认识大数据,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大数据不仅是1种技术,更是1种思考模式,是现代社会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其次,高校应积极引导数据文化建设,对于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用数据说话”的数据决策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3.4制定政策,引导大数据良性发展
我国于2016年公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大数据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针对性教学、个性化管理等。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如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和数据归属权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势下,高校管理层理应对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制定正确的引导性政策,如明确大数据的使用权限、限制大数据的调取范围、监管大数据应用于何处等,以此促进高等教育大数据的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洪宇,鲍成中.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任一明,贾同.论大数据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互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3]贾同.大数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钥匙[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
作者:靳嘉铭 丁维光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