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安职业教育改革下教学练战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安职业教育改革下教学练战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安职业教育改革下教学练战方法

摘要:当前,随着公安实战教育训练改革的深入发展,精确打击犯罪和应用服务实战能力已成为公安现代化建设的硬性要求,这也为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我国公安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公安队伍的建设、发展进行分析,深入讨论了如何精确打击犯罪与高效保证服务实战的问题,特别是倡导打破旧的传统理论教学体系,构建并完善了“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勇于探索改革创新道路,全方位、多角度的重视改革,这些都将极大提高公安队伍建设的素质和战斗力,同时也为我国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公安职业教育改革;教学练战;打击犯罪;服务实战

一、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的科学分析与正确认识

(一)公安职业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现阶段,公安机关一线民警仍然普遍存在着业务理论知识匮乏、学历层次较低的问题,这就使得公安民警的工作方式、执法理念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改善,同时也使得警民关系短时间内难以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相对于公安基层,公安职业教育部门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则日渐完善,公安院校专业系部的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也相对较高、教学理论性较强、科研成果较为丰富,但是同样面临着缺少实践锻炼,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甚至经常出现部分科研成果与公安工作脱钩等严重问题,因此公安职业教育改革是目前社会高速发展下必须实施的,改革公安职业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1-2]

(二)公安职业教育体系完备、改革条件成熟

目前,公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显著提高,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公安院校专业系部的专任教师对所授课程的研究比较深入,理论知识掌握较为全面,这些都促使公安职业教育院校拥有了相对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因此,随着公安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安院校紧跟公安改革时代步伐,调整了办学方向和职能定位,着力于公安警察职业素质的提升、公安专业的教育和警务技能的培养,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这些条件的确促使了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的驱动前行。

(三)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

回顾历史,面向未来,所有的改革都是被特定时代的推动不断向前迈进的。在这个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迅速腾飞、人文教育日益鼎盛的时代,大环境终将促使了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驱动,公安职业教育的改革必须围绕公安中心工作,从公安队伍建设实际需求出发,以公安队伍深化改革为目的。因此,公安职业教育改革需要从工作形势的更新、立体沟通机制的打造、教学资源的配置等多方面入手,使理论服务于实战、完善实战理论,同时也使科研成果着重于实践,实现定向科研。当然公安职业教育改革要想实现完整成熟模式的建立,还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公安实践,让公安职业院校、公安科研院所以及一线公安机关形成密切合作,探索并逐渐健全一系列相关创新模式,如实战教学、顶岗实习、警务论坛等成熟模式,同时我们还要做到教学与实训互相结合,推进教学向公安一线延伸,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锻炼并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的合理进行,有助于全面提高公安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公安民警的综合能力。

二、公安职业教育改革下多样化打击犯罪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刑事犯罪的一个高发期,再加上现代网络高科技生活的来临,不断迸发出媒体传播的便捷与高频效应,这都使得刑事案件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公安机关急需建立“科学指挥、合成作战、现场必勘、专业研判、分类侦查、准确办案”的打击犯罪新机制。[3]

(一)教学与实训互相结合,高效培养学员打击犯罪能力

现阶段,公安职业教育的改革给公安院校的学员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教学与实训捆绑式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预备警官在面对严峻的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时,能够对公安工作、对刑事犯罪有着更丰富更透彻的认识。公安院校通过制定有针对性、有实战性的高强度课程训练,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以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为主线,坚持“一切围绕实战、一切为了实战”、“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理念,推进落实“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训练模式。院校学员通过实践教学、训练,逐步掌握了犯罪心理的预测与预防、侦查讯问、视频侦查等多种警务技能。同时,多数公安院校确定了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总体目标,以公安业务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了以法律法规为支撑,以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规范流程为主线的树形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创建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且邀请在职民警走上讲台、鼓励优秀实习学员经验交流传授,这些改革措施手段在提高了学员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方便了学员迅速学习专业知识,更加熟练掌握公安执法工作的流程与公安实践作战的技能。

(二)科研技术高速发展,打击犯罪力度逐渐加强

进入新世纪,科技的发展速度惊人。然而与之相伴的即是刑事犯罪的高发,为了破案的高效与无误,打击犯罪的机制迫切需要得到改革创新。面对新时期新任务的严峻挑战,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紧随科技时代的高速发展,正在建立“科学指挥、合作作战、科技支撑、情报导侦”的打击犯罪新机制,通过改变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方法,注重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以不断提升打击犯罪的质量与效率。公安院校以日渐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桥梁,研究攻克各类专业技术难题,并通过理论知识的研讨,精确指导了一系列一线公安打击犯罪迫切需要更改的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各类科研成果的不断创新,对一线公安打击犯罪的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持。作为当代专业科研人员培养的聚集地,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还积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科研力量与资源,找准定位,制订科研计划,通过教师科学教学与专业科研两方面的相互结合,为打击犯罪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优秀的警用后备人才和实用的高效科研成果。未来无论科技社会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公安职业教育改革都将紧随其后,始终成为一线公安打击犯罪的强有力的科技后盾。

(三)打破原有传统机制,高效精确打击犯罪

目前,无论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还是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力度的严格要求,这些因素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公安机关对寻求新的打击犯罪机制的迫切期望。反观原有的、传统的打击犯罪机制,更多的都是单一定人定案的侦查方式、追随案件全国查找、片面追求打击数量等模式,倘若再不进行改革,势必被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和科技所摒弃。随着公安工作的深化改革,随着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行,这种迫切需要改变新机制实际需求引起了各大公安院校科研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新时代信息化、数据化以及网络化的具体研究,针对新型犯罪手段类型进行重点剖析和研究,建立了高效务实的打击犯罪新机制,为一线公安提供了最有效的科研支持。公安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促使了基层公安机关与各大公安院校的密切合作,尤为突出的是让一批优秀的学院师生深入刑事案件,协助基层公安机关处理案件,学院师生通过实践将理论更为透彻的进行了理解;而基层公安民警也会通过与学院师生的密切沟通与交流,将经验性的散碎知识上升归纳为系统性的知识理论,形成结构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并指导着具体案件的办理。伴随着公安职业教育的改革,公安院校通过与各级公安机关的深入合作,共同创建了新的打击犯罪机制,通过对新理论的研究分析,着力解决了一批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举措。同时,通过实践教学的经验累积,探索并研究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为一线公安的现实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对于犯罪机制的研究,就是需要不断打破原有传统机制,紧随科技时代的发展,提升一线公安打击犯罪能力,做到高效、精确的打击犯罪。

三、公安职业教育改革下全面性服务实战

(一)改变观念、找准定位,全面服务实战

为了紧随公安职业教育改革前行的步伐,各大公安院校都应转变各自传统的教学观念,遵循公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规律,重新探索与规划新的教学方向,找准定位,以服务实战为目的,全面性回归公安职业化、专业化教育本源。[4-5]公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公安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其重要程度直接决定了公安队伍科学化、质量化的快速建设。回顾我国公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从1953年时任国家公安部部长兼公安学院院长罗瑞卿正式提出正规化、高等职业化教育起,我国公安职业教育改革历经挫折,经受部分因素干扰,起步晚、发展缓慢。但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公安工作深化改革迫在眉睫,公安职业教育经历了有层次、有深度、有质量的发展,以绝对数量的高学历高层次的科研人员与师资队伍为基础,以日趋完善的公安专业科目建设为构架,同时在一项项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以及各公安院校实战能力设施建设日趋完备的强力推动过程中,公安职业教育迎来了历史上鲜有的“井喷期”,在此优势基础上,公安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快改革发展进程,调动一切科研、师生力量全面性服务实战,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为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提供有力支持。

(二)积极探索,多样化、全面化服务实战

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势必会给公安队伍和各大公安院校带来新的挑战、新的任务,这也预示着我国公安工作走向了新的道路,需要不断进行积极探索、勇于探索,更要坚信不怕失败、坚决执行的信心。当前,各公安院校发展历程显著加快,专业教育理论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限制提高、硬件设施建造相应齐全,为公安职业教育改革输送了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通、警务技能熟练掌握的优秀学员。同时,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模拟派出所、实弹靶场等一系列教学实训场所的建设使用,打破了旧的传统理论教学体系,构建并完善了“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制定新的教学方案,突出实践,注重实践,由讲到练,练战结合,着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6-7]伴随着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各公安院校、公安机关紧密合作,加大教师学员入驻基层单位锻炼的力度,加快对在职民警教育培训的内容的改革,切合实际,进行认真调研,汲取一线公安警察的工作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8]公安职业教育改革紧随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实际需求,公安院校紧密围绕服务实战,多样化、全面化发展服务实战,坚决实施教师基层调研、学员岗位实训、校局协助合作等多项措施。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发挥公安院校学报的积极作用,树立并强化为公安实战服务的意识,针对当前公安工作中面临的重大、急需变革的问题,利用公安院校职业教育资源高密度、高层次集中汇聚的强大优势,进行深入地调研探究,并做到合理规划、科学选题、精确提炼,以达到精准把握读者心态,科学解决学员、公安实战单位学习、工作所面临的问题。[9]在公安职业教育改革下,勇于探索改革创新道路,全方位、多角度的重视改革,多样化、全面化的服务实战都将极大提高公安队伍建设的素质和战斗力。

四、结语

随着公安工作的深入改革,面对公安队伍建设急需公安专业人才和警务实战人才的迫切需求,各大公安院校应精确定位教学方向,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科研教学大纲,搭建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频繁紧密的研讨交流平台,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改革道路,为公安工作改革提供有力帮助。同时还需充分发挥公安院校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同公安实战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实践出发,提升教学效能,积极服务公安实战部门,促使了公安院校与公安实战部门达成共识,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开展警务技能教学训练,加强实战化教育力度,统筹院校教学训练和警务实践资源,推进院校教学向公安实战延伸,以此达到全面拓展院校教学范围、优化公安后备人才培养和提升公安实战部门综合实力的目标。最后,公安院校应准确理解公安职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回归于服务实战的本源教学中,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发挥科研优势,有深度、有层次、有针对的进行调研,形成常态化、规模化以及多样化,深入公安实战部门,汲取一线公安人员的实践经验教训,完善教学调研理论体系,攻克钻研公安实战部门日常工作的难题,提供实效化的公安理论支持和科研成果,实现信息常沟通、资源多共享的有利局面,达到互助互赢。

参考文献:

[1]胡立强,罗长胜,邓棕耀.不断深化公安改革严厉防范打击犯罪[N].人民公安报,2015-10-08(007).

[2]梁治中,乌日嘎,罗威丽等.全面深化公安刑侦改革大力提升打击犯罪能力[N].内蒙古日报,2016-01-01(003).

[3]叶峻荣.公安高等院校科研服务警务实战问题探讨[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02):109-114.

[4]杨彤勇.深化公安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公安院校服务实战效能[J].公安教育,2014,(01):8-10.

[5]杨骏.协同创新培育警务人才融合发展服务公安实战[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6,(01):100-115.

[6]林少菊,王勇鹏.突出实际能力训练服务公安实战需要[J].公安教育,2010,(11):57-60.

[7]王磊,徐畅.公安教育改革的“实战化教学”假定与行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7,(02):109-112.

[8]史兴旺,王敬政.浅析公安院校专业系部提高实战服务能力的途径[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02):77-79.

[9]李卒.试论公安成人高校学报服务公安实战的意识和途径[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02):86-88.

作者:曹吉明 王有民 梁娜 张亚萍 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