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思考

摘要:目前,在激烈严峻的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批“慢就业”族,这一新生代就业群体的出现,是大学生就业现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慢就业”现象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理性看待这一现象。高校要在优化就业创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对“慢就业”者进行分类、精准帮扶,搭建校内缓冲机制,联合政府、企业、家庭共同构建解困机制,帮助大学生尽早走出“慢就业”困境。

关键词:“慢就业”;成因分析;就业创业教育;改革措施

1“慢就业”现象的含义及其发展现状

“慢就业”者,又称为自愿失业者,是指学生告别“毕业就工作”的传统模式,毕业后不急于求职或求学,使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不立即投身工作;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对即得的工作机会并不满意,宁愿“闲置”一段时间“放空自己”,然后再继续寻找工作[1]。目前,“慢就业”现象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同,地域分布也越来越广。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通过对比2010届至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未就业人群分布比例发现,最近5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增长,“慢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2017年,智联招聘开展了面向全国的《2017大学生求职指南》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93420名毕业生中,选择“慢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高达9.8%[2];《今晚日报》对“95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95后”大学生认可“慢就业”[3];2017年腾讯的毕业季大数据报告显示,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也许大城市对毕业生的包容性更大,选择“不就业”的毕业生大多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其中北京比例最高,其次是上海,随后是杭州、广州等。不难发现,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尤其是“95后”大学生加入毕业生队伍,“慢就业”现象已在全国各地高校萌芽并发展。面对“慢就业”现象,社会各方面的舆论也是褒贬不一。《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QQsurvey中国进行了“你怎么看待‘慢就业’”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57%的受访者认为,“慢就业”的原因是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60.7%的受访者认为,“慢就业”的真正实行需要家庭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45.0%的受访者认为,“慢就业”是年轻人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32.2%的受访者则认为,“慢就业”会催生出一大批自由职业者,尤其是艺术类、创意设计类的从业者[4]。“人民日报”与新华社就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持不同意见,前者力挺“慢就业”这种方式,主张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松绑”,新华社则与其针锋相对,对“慢就业”现象大力抨击,称其本质上是掩耳盗铃。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快”与“慢”的高度关注,从一定层面上折射出社会对就业观念的焦虑心态。但为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应理性看待“慢就业”现象,深究选择“慢就业”的不同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以采取科学措施、合理对待。

2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分析

综合诸多学者对大学生“慢就业”成因的分析,结合大学生“慢就业”现状,不难得出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客观必然趋势,其成因可归结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内心因素等四个方面。

2.1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跨越式发展新常态,产业布局日益完善。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加之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冲击,解放了求职者的双腿,增加就业弹性,扩展就业空间,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根据职业搜索理论,面对丰富的就业选项,部分缺乏经验的大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搜索,进行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衡量,从而理性选择“慢就业”。此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就业结构性矛盾,高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偏爱的热门岗位与经济结构转化所需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不均衡,毕业生对就业区域的期望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形成的区域化人才需求不均衡,毕业生本身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企业岗位设置的需求形成的能力化人才供需不匹配等现状,也使得处在社会人才供需“不均衡”状态下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方式来延迟就业。

2.2家庭因素

“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过去的“70后”和“80后”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有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毕业后需要马上工作,才能实现在大城市买房结婚、扎根落户的愿望。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拥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物质基础和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些条件缓解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资本,这也是“慢就业”现象最初起源于经济相对发达和家庭生活条件相随优越的地区和毕业生群体的原因。此外,部分家庭传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部分家庭青睐于让孩子继续深造或者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更加“体面”的工作,这给大学生造成了无形压力,通常会采用“不就业拟考编”“不就业拟考公务员”等方式待就业。还有部分家庭则是思想开放,更加尊重子女自身的选择,不干涉子女择业,允许毕业生们按照自己想要的轨迹去生活。

2.3学校因素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产能升级等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挑战。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的人才需求的协调一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针对市场的人才需求提前做出调整,加之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不足导致的就业结构矛盾,使一部分“不入主流”的毕业生不得不“慢就业”。另外,教育环节缺乏职业教育和指导也“难逃干系”。在国外,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接受职业指导师的指导,甚至能够基本确定就业方向。而国内高中阶段的职业指导几乎一片空白,进入大学之后,由于缺乏专业性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持续传统的就业创业教育方式和过度重视就业率数值的工作思路,使大学生缺乏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部分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准确的就业指导,对自我和职业认知有所偏差,丧失就业信心,唯独选择以“慢”来逃避就业。

2.4内心因素

社会层面给予了就业观念向“慢就业”转变的空间,“毕业后立即就业”的价值观已经过时,空缺年的概念开始流行,“慢就业”大学生也逐渐分化为积极主动“慢就业”和消极被动“慢就业”两只队伍。积极主动“慢就业”可以称之为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慢就业”,折射出大学生自主、理性选择职业的择业观,他们无论是选择去贫困地区支教,或者去帮助难民儿童重塑生活,尝试专业以外的工作,不为生计和舆论盲目就业,更加注重自身发展需求,或是遵从自己内心尝试有价值的事业,或是感觉即得的工作机会低于期望值,而更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去寻求理想的机会,这些选择与“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就业心态相比,是成熟、理性的表现。另一种是消极被动“慢就业”族,由于就业能力较弱,没有或者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缺乏自信心,不能向社会客观、主动的推销自己,不知道目标何在,部分对就业择业有抵触心理,从而选择“逃避”就业现实,能拖则拖,被迫陷入“慢就业”困窘。

3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建议

大学阶段是学生职业规划、职业认知度和就业价值观形成、发展与确定的关键时期,对肩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的高校来说,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慢就业”族这一新生代就业群体的出现,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若仍仅凭自己的经验和热情传授学生求职技巧,或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提供岗位信息,召开校园招聘会,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1],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因时因势做出调整。

3.1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

目前各高校基本实现了就业创业的“全员教育”和“全程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也均被列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但据悉,这些课程并没有引起部分学生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授课教师自身能力有限,偏理论性的课程在学生看来枯燥无味;另一方面,高校的职业指导没有跟上当前形势的变化,无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或提供必要的就业创业指导。因此,高校既要鼓励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进修、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又要注重就业创业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好顺利就业择业的准备[5]。同时,还需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其对就业市场的认知,合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熟悉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

3.2精准帮扶机制

就业的“快”与“慢”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焦虑感,面对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作为承担高等教育责任的高校应该建立分类、精准帮扶机制。对积极主动“慢就业”者,应以分类指导为主,例如就业目标锁定公务员、国企、银行、外企等职业的学生,学校应分类给予报考、考情分析等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对待自己的职业选择,同时向学生宣传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创业公司等基本状况、发展前景及用人需求,以便学生开拓思维,解除传统就业思想的束缚,让他们对就业做出更加合理、理性的选择,使他们认识到“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在是否选择“慢就业”的环节一定要理性。对消极被动“慢就业”者,要加强其就业心理辅导,可以设立专门的就业心理咨询室,采用团体辅导与“一对一”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就业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压能力,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调整择业期望值,扬长避短,帮助学生脱离消极“慢就业”。

3.3搭建校内“慢就业”缓冲机制

在“慢就业”现象已经成为就业现实的情况下,应该给学生“松绑”,在保证大部分人就业的同时,允许毕业生自主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营造良好的自主择业氛围。通过就业典型、课堂讲授方式,在精神上启发学生,已不能满足“慢就业”者的需求。高校可借鉴国外做法,在兼顾教育体制差异的前提下,引进本土化的“间隔年”作为缓冲机制,这将是缓解求职者“慢”心态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在校期间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资源和平台,增加游学、支边、支教、应征入伍、创业探索等机会,帮助学生缓解职业迷茫期,提早将被动变为主动。例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在校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开设创业类培训、提供免费场地设施、出台批准学生休学创业文件、提供资金扶持和创业补贴等做法,为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以有效缓解励志创业毕业生“慢就业”心态。对于其他类型“慢就业”者,学校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提前接触、经历自己心目中的选择。

3.4构建体系化的解困机制

以学校为载体,与政府、企业、家庭等各类主体共同协力,为“慢就业”大学生构建“一体三位”的解困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建立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反馈机制,建议改变就业GDP思维,改变以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等统计数字衡量就业的方式,给学校和学生更加宽容的环境。同时,高校为政府机构提供更为真实、有价值的就业状况反馈,为政府出台更加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供依据;建立校企主导的合作机制,高校在积极联合企业举办好校园招聘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平衡人才供需,引导企业转变传统的用人思想,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不是将大多数岗位的设置倾向于“有经验”的求职者,在校园招聘活动中坚持公平公正,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建立与学生家长的协同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积极引导家长关注了解国家、学校等出台的最新就业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动态趋向,帮助其摆脱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变化,为大学生择业提供理性、积极的引导。

4结语

总而言之,“慢就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慢就业”是必然,且越来越具存在感。慢慢来,未必坏,但是“慢就业”要有底线。我们在探讨“怎么看”这一现象的同时,更要冷静地聚焦于“怎么办”,如何缩短和缓解大学生的“慢就业”期,解决大学生“慢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6]。高校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应对“慢就业”这一新生代就业群体的兴起,做好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对高校是一个巨大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高校要在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课程的同时,建立对应的帮扶机制、缓冲机制和解困机制,以帮助学生早日找到突破口,走出迷雾。

参考文献:

[1]张莼波.“慢就业”折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及择业观教育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3):88-92

[2]“慢就业”一族:“让我先思考一下人生”青岛日报[N].2017-6-20(6)

作者:潘英 陈薇 刘玉锋 单位:滁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