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全球教育改革探寻及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球教育改革探寻及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全球教育改革探寻及启示

一、全球教育改革的基本共识

一是共同主题:促进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各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路线和重要任务,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目前,各国都在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尊重国情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前提下,纷纷将其提升到重大战略或专项计划的高度,进行了科学的目标定位、规划设计、关系梳理和逻辑架构,并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地对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理性选择。二是逻辑架构:公平和质量相叠相接、互为依托。公平和质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公平的质量,也就没有高质量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而教育质量又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近年来,全球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存在两种不同的范式,即“以均等化为目标、以社会为中心”和“以多样化为目标、以人为中心”,二者既相叠又相接,构成了“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双重结构。但在政策层面,教育公平处于“先行”位置,而教育质量具有“先在性”,对教育公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多样化为重心的双重结构的教育公平和质量体系将是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使命。

二、全球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是科学定位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本质内涵和逻辑关系。由于在国家性质、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各国分别构建了不同的模式来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实践逻辑上可分为先公平后质量、公平与质量并行和以质量促进公平等方式。目前,部分国家重新对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本质内涵和逻辑关系进行了科学定位和精准诠释,纷纷从“公平与质量并行”甚至是“以高质量促进公平”的逻辑层面进行探索。二是突出政府主导下的多主体参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多年来,很多国家是通过增加投入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以弱势群体的补偿方式来增加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如泰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实行15年免费教育。这种行政主导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短期内是可行和有效的,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转到市场机制与多元主体相结合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上,这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关键。三是有效推进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弱化人为因素的影响。当前,许多国家结合国情、立足实际,有效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积极更新教育政策,免费开放教育资源,设立灵活多样的专项活动,如埃及的EKB(埃及知识银行)项目和美国免费的Discover数字图书馆网络平台等。这些国家在教育体系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和入学招生等方面进行了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弱化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四是加强教师教育改革,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发展。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素养发展,如匈牙利创新教师学习方式和完善教师学习运行机制等。五是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力发展。合作是基于理念认同和共同利益下的驱动。当前,许多国家都在立足自身需求而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借力发展。如泰国通过东部经济走廊、STEM教育、职业教育等,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为自身发展赢得了丰富的资源。

三、全球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建议

一是优化教育资源供给配置方式,从政策上明确参与主体的职责及相互关系。当前,我国教育资源供给配置采用政府兜底的方式,改革重心集中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规范使用方面,而不是在源头上增加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大范围筹措。鉴于此,政府应从政策法规层面对参与主体的身份、责权加以明确和细化,尤其要尊重参与主体的个体性、社会性和市场性,在主体的参与资格、过程监管和结果评估等方面重点把控,把科学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教育资源供给配置方式作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面向未来社会需求,创新学生培养方式,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在创新学生培养方式方面,要强调技术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如科学技术、劳动技术和职业技术等,构建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相接性的技术体系;要提供以能力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课程,并将其分为发现、学习和分享等实施环节;要革新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式,从学习者、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立体化设计;要充分发挥家长等主体的教育合力作用,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这些主体的责任和法定义务。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方面,要积极构建知识专业化、能力综合化和职培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注重师德教育和职业发展,成立知识密集型学习组织;要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设置培训课程、打通晋升渠道和引导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家国情怀和世界公民的教育和培训。三是更新教育政策和评价机制,注重贴切性、融合性、达成性和发展性。要在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原则下,实行教育政策周期调研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进一步理顺政策和实践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设立教育专项活动,适当调整学段并分级、分类、分部门管理,弹性管理学制,进一步下放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教师教学自主权,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增强内容的贴切性、结构的融合性、目标的达成性和结果的发展性,实现纵向互动、横向配合和高效互通的教育政策体系和评价运作机制。四是增进交流与合作,要精准切入、多点发力和持续跟进。在国际合作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要创新国际合作模式,找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切入点,如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多维联动、多点发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简化合作程序、实化合作项目和明化合作收益。依托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深化合作,打造一批操作性强的重点项目或亮点工程,快出、多出、优出成果。

作者:王敬杰 熊书来 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