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微信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微信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微信应用

[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然而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开展方式单一、影响力逐步降低以及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三方面问题。随着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表现在微信促使思政教育模式与方法发生改变、微信有利于延伸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但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表现为:微信严重影响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地位,微信改变大学生思维理念与行为习惯。为了确保微信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思政教育工作新思维、促进微信和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相互融合、围绕微信建立健全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新事物、新思想以及新形式具有非常高的接受能力,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以社交为核心的智能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非常高的关注度。微信在常规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突破了传统网络信息传播方法与途径,并对信息舆论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院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一方面要勇于面对微信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挖掘微信应用优势,不断提高和改善大学生政治教育实效性,帮助在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了更好地促进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教育部门、院校相关单位以及老师必须要对现有的教育方法与思维进行改变,大力开展实践改革,寻找微信网络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传统思政教育开展方式单一现阶段院校在进行思政内容知识传授时,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强制灌输法以及经典案例法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思政教学只能在固定地点、约定的时间进行,教育方式无法做到灵活应变。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网络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表现为思维活跃、喜爱追求新事物,但是传统的思政教育开展方式明显与当代大学生特征背道而驰,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真实生活与学习中,所以,院校思想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的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增加与当代大学生的吻合度,防止思政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思政教育开展的效果。

(二)传统思想教育影响力逐步降低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工程,思政教育开展的内容通常以爱国教育、道德教育等为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行引导。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接受思政知识主要从课堂以及书本上获得,接触到的知识也是经过了特别的挑选。然而,在互联网学习背景下,网络上充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包含了许多虚假、夸大的负面信息,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接触到许多文化与信息,不再仅仅依靠课本以及课堂听讲,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政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力,也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防止互联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三)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现阶段,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学习到不同的知识,而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教育工作开展方式也比较固定,教育内容相对枯燥,无法跟上现代化社会发展步伐,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喜好,更多的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从互联网中学习新知识,为此,必须要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改革和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积极面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新特征,确保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获得良性循环与发展。

三、微信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微信促使思政教育模式与方法发生改变现阶段院校思政教育开展方式与教育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创新与进步,这与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兴趣爱好背道而驰,极大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而微信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思政教育人员可以利用微信向大学生推动他们喜爱的、与其生活和学习相关联的思政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通过微信开展思政教育互动,不仅可以保证开展的思政教育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思政知识学习。微信可以将课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直观的方式,能够在其中增加大量与实践生活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生活点滴渗透思政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二)微信有利于延伸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微信作为一款专业的社交软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知与感悟世界。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依靠课本与老师,在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轻易阅读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尽管深处校园生活中,依旧能够及时地获取世界各地的实时信息,体会其中的不同观点与思想认知,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也要认知与感悟世界,这样才能具有宽广的胸襟。微信特有的运行模式不断鼓励着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大学生可以在微信中发表重要观点或者精彩短视频,并开展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与交流,促使各种思想融合到一起,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微信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微信严重影响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地位常规的思政教育开展时间、地点以及内容都是有计划性进行的,教育对象比较明确,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效果也是可以通过考核来体现,而在现代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网络上涵盖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但是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缺少辨别信息的能力与水平,容易受到网络思想的影响,对互联网上的一些“专家”深信不疑,当网络信息与思政教育知识出现矛盾时,大学生可能会错误的将“网络专家”视为正确的,从而影响到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及其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网络错误思想长期影响下,大学生无法正确辨别正确与错误思想与言论,造成自身价值观紊乱,政治立场不明确,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微信改变大学生思维理念与行为习惯微信具有信息量庞大、信息传播速度快以及范围广的特征,大学生在使用微信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由于大学生本身缺乏良好的鉴别能力,无法有效地将众多信息中的不良信息剔除掉,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性、虚拟性的,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也无法对微信资源进行管控,从而导致大学生接触到一些与思政教育知识相违背的信息。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逐步改变大学生的思维理念,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当下在智能手机中安装微信软件,能够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操作与浏览信息,更能够体现出微信的趣味性、互动性以及学习性,获得了大学生的普遍喜爱。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微信当中,不仅业余时间被微信占用,在课堂上也习惯性的查看微信;也有一部分学生热衷于微信内的娱乐项目,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等。由此可见,微信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较大影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五、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中的应用路径

(一)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思政教育工作新思维建立正确、积极向上的微信价值观,第一,思政教育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微信的优势与劣势,明白微信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动学习微信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微信应用技巧,以乐观的心态将微信应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第二,思政教育工作人员既要肯定微信给思政教育带来的优势,也必须要认识到微信不是万能的,不能够片面夸大微信的实际功效。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将微信教育与常规教育模式结合起来,采用“以及之长补己之短”的思想实现两者间的优劣互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微信教育与常规教育的优势。第三,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在处理微信舆论时,要端正自身的认知,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应对微信舆情,另外,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言行举止的监督,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对其进行引导与纠正,从而不断改善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

(二)促进微信和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相互融合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必须要促进微信与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相互融合,弥补传统思政教育方法中的弊端,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与素养。比如说大学生在进入到大四以后,需要到企业单位中进行实习,无法继续留在校园中,利用微信可以建立思政教育微信群,保证大学生身处在任何地方也可以进行思政知识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在工厂中继续实习,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步进行思政教育知识学习,从而提高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围绕微信建立健全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完善的微信教育保障制度。一方面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微信思政教育工作保障体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微信信息的与回复,充分发挥出微信教育的互动性与实时性;对微信注册人员实施实名登记制度,确保微信用户个人信息的真实与准确,有效提高院校微信思政教育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院校还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微信信息进行筛查和提取,并建立科学的微信信息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屏蔽微信中的不良信息以及与思政教育思想相违背的内容,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制止,防治这些负面信息产生较大的影响,不断营造出和谐、健康的微信学习氛围。

六、结语

微信在现代大学生当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一些大学生已经将微信当作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加强微信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相互结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好认识到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势,促使微信与传统工作方式的相互补充,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金斐,徐仙君.全媒体时代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6):123-126.

[2]李海波,旷晓霞.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缘由、限度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7,40(1):167-170.

[3]陈伟,熊静.微信圈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表现境遇及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5):80-84.

[4]殷科,唐文静.基于微信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68-69.

[5]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0(4):101-108.

作者:张雪梅 陈建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