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选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选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选择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社会当代人才培养方式的重点之一,目前仍存在理念滞后、创业实践平台短缺等问题。高校应该正确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在师资力量、校园培养环境、理论实践结合教学体系、多元评价系统等多方面加强管理,改正现存问题,为大学生营造更有锻炼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同时与国家相关方面的支持政策相辅相成,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使命,建设有成效、有保障的教育改革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现如今,我国科技迅猛发展,国家教育高度普及,高校学生人数呈跳跃式增长。为提高学生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7月,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制定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促使各高校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比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20世纪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首次提出创新教育理念,21世纪初,各大高校开展创新教育试点。2008年,教育部设立32个创新与创业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年后,教育部颁布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同时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本年的经验交流会期间提出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等改革思想。2018年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在北京中国工程院举行2018-2022年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又明确提出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线的观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的改革推动下逐渐被重视起来。我国一部分高校仍存在固有理念,过于看重书本学习,从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的重要性,过于死板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压抑了学生们的创新积极性与潜能。在当代应试教育下,学校没有做好灵活创新的引导,学生扎身于题海战术,单一化解决问题,同时又缺乏创新锻炼的机会,从而逐渐失去创新欲望。甚至一部分学生被书本上过于机械式的内容所“洗脑”,不认同自己正确的观点,彻底成为书本的“傀儡”。老师没有积极的创新认识,实行传统理念教学,追求过于严苛的标准答案,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为考试而学习,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学校的教育实践体系基本是空想,并未付诸于实践,甚至搞形式主义来应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认知上的误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面向学校以及社会大众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其中思维上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锻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一些学校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是只停留在了文字教育上,简单通过课程的方式向学生们灌输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只针对于当下的形势对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或是单纯的就业心理辅导,完全偏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思想,只是为了就业问题而服务。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没有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创新创业,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使很大一部分学生丧失创新创业的兴趣,而更看重于如何就业的问题。创新创业的确与就业息息相关,但并不代表它服务于就业,甚至两者从本质上就有很大区别。学校错误的引导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不重视,更难说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意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当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服务国家的新平台,是中国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贡献的新经验。”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对学生自身而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了解创新创业的结构与内涵,学生将创新创业与学校专业知识和个人素养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创新创业能够帮助学生改变就业思路,有效解决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学校与国家的支持是学生创业活动的保护伞,正确把握当代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大时代背景,能够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相对国家而言,建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途径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学生勇于投入社会创新创业的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可以适当解决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减轻国家压力,增高国民总收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的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国家进行建设,始终贯彻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思想,这些年轻“创客”终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创新创业教育也将是世界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3.1学校和学生应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之路

创新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现有的知识,提出有别于常规思路的见解,为满足社会需求并经此受益的行为。而创业是对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和组合,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行为。创新创业则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强调的是学生发挥开拓性与原创性,通过实际行动获取成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与课堂上的讲解,而是应该将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学校应该将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培养与学生学科课程融合到一起,学科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不仅能够提供有效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向。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又完善了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了解,双方互利互助,使得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开发都得到提升。

3.2学校应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改革引导

双创能力是学生未来必不可少的三本教育护照之一,在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思想开拓时期,正需要学校对其正确有效的引导,以及所提供的各方面帮助。

3.2.1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应该将在校教师培训与优秀技能人才引进相结合,对本校教师实行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素养,并要求教师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扩展教学内容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结合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做好教学准备,确保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并从中有所收获,从不同角度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于应对课程中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同时要在课程中引入实践观念,从书本中走出来,全方位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教学中反思,教师应及时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培养随时自我监控的习惯,在课程中及时注意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能够做到随机应变,而在实践方面要结合学生的想法,不拘束学生思想,让学生更彻底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获得更加自由的课程体验。教学后反思,随时审视修正自我,总结课程中的不足,建立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学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在加强校内教师培训同时,学校应该引进一部分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优秀教师、行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将更广阔的专业知识带到校园,让学生在校园中也可以学习社会相关的知识内容,为实践打好理论基础。引进人才教学与本校教师教学相辅相成,可以有效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不足。两者在互补的同时又得以互相学习借鉴,能够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从而打造出完整统一的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团队。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各种方式引进人才,在精不在多,深刻了解基本信息后选择更有能力胜任的人员,才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

3.2.2在学校环境方面。学校应积极提供比赛机会,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比赛方式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国家创新创业计划的主力军,在学生间的相互竞争中更彻底的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建立有关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小组配合等方式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到一起,小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建立或加入创新创业类型社团,并提供资金和师资力量等帮助,大力支持社团中学生自主的创新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参与创新创业,促使学生个人兴趣与自身创新潜能相结合,更高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校根据本校情况来组织校内小型创新比赛也是一种有效方式,例如举办宿舍或教室创意设计大赛,从学生个人生活中的创新形式来进行培养。比赛可以锻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锻炼了学生间的配合协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校园环境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的行列中来。

3.2.3在教育内容方面。学校应该将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教合一,改正创新创业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冲突的不正确思想,将三者融会贯通,进而建立出“融合型”教育体系,从学生各方面着手培养。学校应该建立更生动有趣的课程,提供线上线下协和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国内外思想联合教学等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让学生真正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受益。正确的教育方式绝不是把书本内容填鸭式塞给学生,而要从教育质量与学生受益等多方面考虑,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不只是学了知识。学校应理解加强创业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通过校内外联合的多种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社会,校园只是学生学习的一角,而社会实践则能为学生带来校园内所缺少的教学体验。与此同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明白适当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的重要性,否则再优秀的教育体系也只能付诸东流,学校可以开展相关内容讲座,宣扬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3国家与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

在国家方面,应重视对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的提供,不仅应为比赛提供充足资金资助,还要给予学生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在学生获得荣誉感的同时,又能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有所收获。国家应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行为,为学生建立更多的创业机会,在相关方面颁布优惠政策,同时加紧创新创业建设,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促使更多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在学校方面,应确保充足的资金和师资环境,随时提供咨询帮助,协助学生解决问题,也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创新空间,而不是将学校或老师的想法强加其中,或是直接为学生提供创新想法,这种让学生坐享其成的做法只会拘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任何锻炼和提升,从而失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意义。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合适的评价系统,公正严谨的对学生活动内容进行评析,让学生及时审视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

[参考文献]

[1]胡烨丹,陈正江,王玉龙.“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11):63-66.

[2]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63-66.

[3]张玉华.高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升级版”的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61-63.

[4]陈浩华.高职院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升级版"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8(21):71-74.

[5]韩光.吉林省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基础、主要问题与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6):59-62.

作者:范群鹏 马玉欣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