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意义及路径选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意义及路径选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意义及路径选择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农业教育则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林教育承担着培养优秀农业人才的重要职责,在“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通过发展高等农林教育刺激乡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城乡协同发展、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农林教育改革的重大时代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了农林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为不断提高农林学科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借鉴参考。

关键词:农林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一、新时期下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意义

(一)推动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需要通过重构城乡、城际和区域关系,建立区域共同体并优化区域间的资源配置,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高等农林教育能够通过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当前时代环境下,如何抓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遇,构建城乡与区域经济协同的发展格局,是当前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落实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我国各大高校通过组建协同创新联盟等方式,开展了农林教育的合作交流活动,从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高新技术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共同进步,并且各大院校通过建立教育平台的方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并在实验、教学、实习等方面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有效提升了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在高新技术研究的方面,高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了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主导,合作高校间资源互补的科研模式,承担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农林领域的科技水平提升提供了智力支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各大院校运用互聘共享、校际交流等方式,并通过深入合作有效革新既有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提升了农林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有效实现乡村脱贫致富从2013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以来,我国一直将脱贫致富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级战略。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贫困人口以每年一千万人的趋势逐年减少,全面小康时代正逐渐来临。对于农林教育而言,其面向农林业的学科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林教育不仅能够为“三农”领域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还能够通过发展科技刺激社会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降低城乡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同时起到扶贫作用。与此同时,农林高校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选调专家教授组建扶贫工作队伍等方式,能使高校成为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有生力量,让专家教授发挥出自身的专业知识,通过对贫困区的实地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策略,从而激活贫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将脱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并建立产业、技术、经济、思想相结合的扶贫模式。具体的扶贫策略包括以下几种:第一,产业扶贫。使贫困地区具备经济发展能力,需要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作为面向第一产业的农林教育,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种植、养殖等农牧产业,或乡村旅游、民宿旅游等旅游产业,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第二,教育扶贫。农林教育可以利用知识传播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转变思想,提升整体的知识水平,避免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与贫困地区政府合作开展培训项目,培养一批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的本地教师,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发展特色教育项目。第三,科技扶贫。高校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为贫困地区直接提供智力支持。第四,文化扶贫。高校可以研究贫困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挖掘,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条,使贫困地区摆脱以农林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新时期下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标,教育工作者需要肩负起为党和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的重大使命,明确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关键命题,才能确保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教育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具备明确的政治方向,从知识、技能、品德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首先,应建立“大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农林教育的范畴内,通过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情操,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要求。其次,需要革新德育教育方法,运用底线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精神,通过高尚引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将学生培养成道德情操高尚的优秀人才[1]。再次,教师应明确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严格遵循教师的职业准则,约束行为举止,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最后,高校应结合学校历史、学科特色,逐渐形成学校风格,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荣誉感与向心力。

(二)重视农林教育的内涵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实质上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育工作,提升育人质量,避免教育形式化的问题。我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高等教育的唯一标准,需要做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才能确保高等教育遵循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当前,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了“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要求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通过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2]。各大高校需要根据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所积累出的经验进行反思,在教育综合改革中着眼于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长期持续投入进入高等教育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一是需要改革考试方法,用科学方法使考试真正成为教育的助力,而非短期突击复习就能应对的表面功夫,使学生形成持续、全程的学习状态。二是需要革新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将农林专业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相结合。三是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2.0计划”“四新建设”等模式的基础上开拓新模式、新思路、新策略和新标准,提升农林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要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五是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与成果导向教育的对接。六是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农林教育水平。

(三)重构农林专业的知识体系农林学科知识体系需要注重学科交叉,结合我国农林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规划人才培养战略,并将传统农林学科与现代生物技术等学科相结合,构造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学科体系。如农林学科可以吸收生物学发展生物技术,吸收计算机科学发展大数据技术,吸收化学学科发展农业化工技术等。此外,还需要创新知识体系,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综合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科技教育的课程体系,遵循时代对农林学科提出的新使命和社会对农林人才的具体要求,与时俱进地创新农林专业的知识体系。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各大高校应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建立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并将其作为推动农林教育的重要战略支撑点。首先,在共享机制建设上,高校应深化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建立农林共享实习基地,为大学生野外实习与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教育场所,并通过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实践教育水平。其次,在基地建设上,高校应依托周边地区的农林资源建立信息化、标准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优秀人才的精品实践课程,并将农林教育基地建设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和农林实验基地,有效发挥其生态文明教育价值[3]。

(五)加强农林学科文化氛围建设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林教育需要积极提升教育质量,坚持一流意识与一流标准,从而提升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其一,建立尊师重道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教师对学生的表率作用,通过构建激励机制使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其二,要形成重视学习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对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其三,要通过科教融合的方式,将科学教育与农林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4]。

三、结语

新时期下发展高等农林教育能够有效推动区域与城乡的协同发展,实现农村人口脱贫致富,并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农林教育综合性改革的关键,通过学科交叉等形式加强知识体系建设,并建立共享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改善高校内部的农林学科文化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农林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5]。

参考文献:

[1]陈欣,王海香.“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3):187-188.

[2]吴普特.牢记重托、勇担大任,努力谱写一流农林教育新篇章[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5):1-2+14.

[3]王汉忠,等.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51-55.

[4]王强.高等农林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58-60.

[5]本刊编辑部.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建议——高等农林院校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高教研究,1994(3):56-62.

作者:李益欣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