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慕课下高校教学改革及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慕课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结构安排、学生学习策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为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移植慕课理念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学,需要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取向,建设具有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生态变革。
关键词:慕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还是采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发挥人际传播优势,如培养师生感情、密切人际交往、展现现场氛围等。然而,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必须面对全班学生始终讲授同样的内容,所有学生也必须接受同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缺乏个性化、自主性的教育,既不利于活泼多样的教学生态建设,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相当必要。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多媒体、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多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悄然“闯入”了大学教育领域。MOOC是英文massiveopenonlinecourse首字母的缩写,音译为“慕课”。慕课特点如其名所示:第一,大规模。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慕课学习者没有人数限制,一门慕课课程从几百人、上千人、上万人甚至十几万人都是可能的。第二,易得性。慕课学习者只要拥有能联网的终端设备(电脑、智能手机等),不管身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在线学习。第三,个性化。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进度等。慕课的出现和发展为当前大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契机和思路。
二、慕课教学分析
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慕课将传统教学中的内容设计、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监测评估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
(一)人性化的教学内容设计
慕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微视频、习题、讨论、小测验和考核等部分构成的。微视频是慕课课程内容的主体,也是广大学习者喜爱慕课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会持续进行45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这对授者和听者的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被编制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段落,每个段落分别解决某一个知识点和教学任务,所以慕课视频播放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大多在10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20分钟。另外,视频里又内置了大量的互动式习题、测试和讨论等。这种做法充分考虑到了网络学习的特点,也有利于学习者自始至终全身心地注意和投入。
(二)类似于线下教学的学习体验
“与传统的视频公开课不同,慕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而且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既可以进行学习、参加考试,同时还可以拿到认证证书,是一个学习的全过程。”[1]为了使学生能够产生如同线下学习那样的体验,慕课平台应做到: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不是仅仅观看视频、做互动游戏,而要像真正上课一样。例如,Coursera等慕课平台的学习需要按照课程要求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分享观点、互助协作、参加考试、得到分数,学习者全部通过后才能拿到证书。这些非常熟悉的教学环节设计使学生在网络世界里获得了一种类似于线下学习的体验和感受。
(三)基于社交媒体的教学互动
MOOC平台引入了社交理念,来自不同地域的授课者与学习者依托网络社区进行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多主体、多向互动的分布式认知结构——认知不仅发生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还发生在人与人、人与平台的交互过程中。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构建学习互助的亚群体,并随着学习者的不断聚集进一步衍生出课程的相关网站与资源库”。[2]慕课教学过程具有非常浓厚的互动性。分享观点、交流协作、互助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慕课的重要思想。教师通过平台系统解答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学生则借助虚拟教室、讨论组、社区论坛、QQ群、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主题讨论,或提出问题,或交流看法,或分享经验……这种具有网络狂欢色彩的教学互动非常有利于视野的开拓、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
(四)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慕课的每门课程一般都有比较频繁的在线测试,根据测试题目类型以及涉及领域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价办法是慕课教学常见的评价方式。“传统教学一般都由任课教师完成课程的考核和评价。但是作为学习人数规模如此之巨的MOOC在理工科类课程中大量运用了机器判分,人文社科类的课程,通过让学生之间遵守一定的规则来互相评价。互评者是系统随机匹配的,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每次评价都会从3到5个人的评分中取一个平均的分数,也可以有其他人对你的评分做出评价。”[3]也就是说,那些客观性的题目由系统程序自动评判,答题结束立即给出答案,回答不正确的还可以重答,直到正确为止;像文史哲、艺术等主观性比较强的领域,往往通过社交渠道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来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小组合作、相互批改的学生互动评价是慕课教学极具特色的地方,它有利于达成共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慕课对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从重教转变为重学
与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价值取向不同,慕课的核心在于“强调一个‘学’字,即学生的学习。这个特点从根本上挑战了以往强调‘授’的教学模式,它反映的是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现行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它反映出教师对教学活动绝对的话语权。一句话:授什么、怎么授和授多久均由教师掌握。这种模式较少顾及学生的需要和感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慕课’的革命性在于强调一个‘学’字,这样便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更适应时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4]由前述可知,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体验的设计,还是教学互动的强调、考核评价方式的探索等,慕课都在践行着“以学生为基础、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根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大学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热情。为此,教学理念的变革势在必行,那就是:从重教变为重学,还学生的学习自主权。
(二)教学设计的改革和创新——宏观把握与精细化设计相结合
慕课内容是由被分割的一个个10分钟左右甚至更短的微视频加上穿插其中的一些小问题组成的,所有的微视频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本课程全部的教学内容。这种设计和安排构建了“以课程内容为线,以知识点为珠,珠线串联”的“冰糖葫芦”式的课程知识体系。建构清晰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对于提升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是大有助益的。慕课给我们的启发是:教学中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宏观把握和精细化设计,即在总体内容上宏观布局,具体教学上精细化设计。为此,教师要非常熟悉你所教授的课程,包括该课程所属的知识领域和内部知识结构、框架体系等。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分割一个个知识点,慕课的每一次微视频和小测验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个知识点(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显然,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教学结构的改革和创新——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
传统教学结构是先教后学,即教师先在课堂讲解,学生再在课外练习、巩固。慕课的教学结构是先学后教,即学生先在课外预习,再到课堂研讨和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必要辅导。可见,慕课“翻转”了原来的教学结构。教学结构的“翻转”给我们提示了一些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班级QQ群或其他社交媒体提前公布下一次教学的相关内容(包括学习主题、学习目标、重难点、授课方式等)以及同学们课下自学的要求(包括教材的阅读、案例的搜集、学习提示等),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而在课堂上,则加强研讨环节,注重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分享和实际解决。这样,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变为激励者、启发者,学生则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索取者。
(四)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强调结果考核、教师评价转变为重视过程考核和学生评价
如前所述,慕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就考核方式来说,既有平时小测验,也有课程结束后的考试;就评价方式来说,既有程序自动评价,又有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作为教学效果的检验环节,考核评价的地位不容小视。我国大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向来比较重视结果,轻视过程;重视教师,轻视学生。其弊端有:一是学生只要通过期末考试,就能拿到学分,这样难以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学习劲头和热情。二是过程考核和评价的忽视也使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临机应变的教学调整也就无从谈起。三是如果评价的权力全由教师掌握,那么教师凭由个人喜好(对学生、对答题的方式等)打分的情况在所难免,这样考核评价就失去了客观性和公平公正性。慕课给予的启示是:把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结合起来,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和之间)评价结合起来。
四、结语
在我国,对慕课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并不是说一进入MOOC教师的教学能力就能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就会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慕课本身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学模式,其超高的注册率和很低的通过率就常常为人所诟病。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自由地选择适当的上课形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慕课方式或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方式等。笔者认为,MOOC在给传统教学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一种机遇和诱发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利用慕课理念,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具有主体意识、合作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贺志辉.慕课(MOOC)初探[J].时代教育,2014(4):222.
[2]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3]陈颖,陈献辉.对MOOC教学的探讨[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36-139.
[4]李志强.“慕课”不仅仅使课堂翻转[J].考试周刊,2014(40):162-163.
作者:陈昌勇 单位: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