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同时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存在一定的困境亟需解决。深入探讨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提升途径,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1.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1.1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被弱化

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导致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过于繁重。除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还承担着学校多个行政部门牵头工作,只要涉及学生事务的工作都要由辅导员落实和解决,如学费催缴、奖助贷、学生征兵、宿舍管理、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事务性工作俨然已成为辅导员的本职工作。辅导员带班的同时要把更多的工作时间放在学生请销假、考勤、安全、情绪、宿舍、学习、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无暇进行工作凝练,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困难。很多辅导员不能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大量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几乎全部时间和精力,在个人能力提升上存在困难[1]。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迫使其极少有充足的精力与时间进行细致的、深入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1.2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近年来,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历层次逐渐上升为研究生,综合素质有了一定提升。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思潮激荡、社会环境剧变,客观环境的日新月异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严重挑战,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高校辅导员的选聘标准之一即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是高校辅导员应当符合的首要条件。但就现实情况来看,高职院校部分辅导员仍存在个人思想政治素质有所欠缺的现象,如工作态度不端正,懒散、应付现象严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把辅导员工作当作“跳板”,忙于为过渡到其他工作做准备而忽视辅导员的本职工作;重安全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怎样都行;工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等。一些辅导员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了解,不能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善于处理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2]。知识结构亟需完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应该不断的补足“一桶水”,并且要常补常新,成为“长流水”。鲜明的职业定位、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要求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坚持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素养及学历水平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知识结构仍不全面,如有些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有些缺乏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辅导员只有坚持学习,不断完善个人知识素养,才能把握当下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心理素质有待加强。“白+黑”“5+2”每天24小时手机待机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强度给辅导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不比普通本科院校,他们学习积极性差,做事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特征迫使高职辅导员不仅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甚至要做“全职保姆”,掌握学生的考勤、卫生、安全、宿舍、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日常工作。尤其对辅导员心理素质有极大冲击的是心理问题学生和突发事件处理。对心理问题学生的重点关注、及时疏导和经常性关怀加之每一次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是对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辅导员自身心理素质过硬才能正视工作压力,转压力为动力,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亟需提升。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问题、新挑战,缺乏积极上进、勇于进取的意识,不能深入理解和把握学生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思想上放低自己对科研创新的要求,不能积极主动高效的投入到科研中;“保姆式”的工作模式,也使其很难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工作凝练和提升而形成科研成果。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亟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科研创新意识,掌握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理论,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积极投身科研,努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1.3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常见的困境

辅导员工作过渡性质较强。高职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辅导员工作过渡性较强。职称晋升方面缺乏可靠支撑,参与职业培训的机会少,学生管理工作内容琐碎繁杂,但责任重大、风险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因此一些辅导员工作成就感不足,满意度不高,仅仅将辅导员工作看作“跳板”,积极要求转岗,不能专心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不健全。一套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能够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激励辅导员工作创新,帮助辅导员指明努力的方向,对辅导员的成长十分重要。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有一套量化考核制度,分别从个人综合表现、班级管理成绩、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但是就目前来看每学年一次的考核犹如形同虚设,优秀者荣获荣誉证书,合格者继续努力,不合格者寥寥无几,导致很多辅导员工作只求安稳,不求创新与上进,更不用说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考核机制的激励效果甚微[3]。

2.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的途径

2.1辅导员自身努力方面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因此提升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必须从辅导员自身做起,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从思想上,坚定政治立场,重视辅导员职责,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放平心态,面对诱惑不动摇,自觉抵制错误理论,用自身坚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影响身边的学生。在学习上,坚持终身学习意识,紧跟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积极主动学习最新的科学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素养,创新工作理念,让自己拥有“一泉活水”。在心理上,辅导员要加强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积极探讨各种方法和途径排解工作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2.2高职院校方面

高职院校要把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养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讨多种途径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先进性,才能增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在制度保障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科学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的考评制度,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考核,要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普适性及相对公平公正性。在科研支持方面,高职院校应为辅导员开展科研提供一定支持,鼓励辅导员增强科研意识,凝练工作总结,沉淀工作思考,形成科研项目,可以设定辅导员专项科研基金,积极指导并开展辅导员科研团队建设等。在岗位调动上,高职院校应畅通分流渠道,使辅导员“能上能下”,通过公开竞聘,可以选拔工作能力强的辅导员作为行政干部储备,对于那些不能胜任辅导员职位的人也可以调整到其他职位,并且在职称评定方面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增强辅导员的工作动力。在培训发展方面,高职院校应重视辅导员的发展,增加辅导员的培训机会,入职后及时开展岗前培训,帮助新手辅导员们明确辅导员职责,尽快转变角色,适应辅导员工作节奏;定期开展专题业务能力培训,如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技能培训、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突发事件处理及危机公关培训、就业指导培训等;也可利用网络优势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网络培训,辅导员们可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俊衡.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5(4):89

[2]龚云平.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88

[3]周法荣.对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0(9):73

作者:黄慧鲜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